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庫克來京 蘋果離國 人走樓空好荒涼 大勢所趨…

就在前不久,富士康還被報道將投資7億美元在「印度矽谷」特倫甘納邦建立新工廠,以提高iPhone的產能,並承諾在10年內為印度增加10萬就業崗位。

2024年,富士康目標要年產2000萬部iPhone,而現在年產量大約為600萬部,也就是要在兩年內翻三倍多。

為了與印度政府更好地達成合作,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親自去印度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兩個人親切合影,劉揚偉在照片中笑得非常開心。

兩個人見面後,劉揚偉很快發了推特,稱富士康會繼續在印度打造一個「生態系統」。莫迪隨後轉發了這條推特並說到,他和劉先生的會面很愉快,他們討論了加強印度科技創新、打造製造業生態系統的一系列問題。

除了果鏈企業自己的努力,蘋果也在積極地幫助他們掃清一些「障礙」。

比如前不久,蘋果親自代替中國供應鏈企業向印度政府提出建廠申請,其中14家都已經獲得了建廠許可,其中就包括立訊精密、舜宇光學等企業。而這些拿到許可的中國果鏈企業,需要儘快在印度當地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

不僅幫忙申請建廠許可,蘋果還在積極推動一些有利於蘋果代工業務發展的政策的落地。

比如最近在蘋果和富士康等多家公司推動下,印度卡納塔克邦就完成了勞動法自由化,通過新立法讓「兩班制生產」得以在印度實行。顯然,這早已是在中國大陸行之有效的生產方式了,蘋果只需要「讓印度變得和中國越來越像」。

不僅是印度,蘋果供應鏈向越南轉移的動作也十分迅速。

去年8月,富士康宣佈斥資3億美元在越南江北省光州工業區建立新工廠,該工廠預計將容納3萬名工人,而最近富士康計劃進一步擴大該廠區的規模。

目前越南主要承接了蘋果AirPods的生產,而AirPods的主要生產商之一立訊精密正在將AirPods製造的重心轉移到越南的工廠。

根據國內一些論壇上的員工討論信息,立訊精密已經向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開出了「調任邀請」,該邀請要求員工在越南工作至少3個月,而接受要求則能夠獲得5000元以上的加薪福利。

未來,蘋果的Apple Watch、iPad以及iPhone都將會進一步在越南落地生產,這些訂單必然還會創造出更多的用工需求。

此外,和碩、仁寶等蘋果代工廠均已在越南建廠,歌爾股份也在今年年初宣佈將投資2.8億美元在越南新建工廠。

除了這些老牌果鏈企業,一些新入局果鏈的中國廠商也已經開始了海外建廠佈局。

比如京東方已宣佈計劃投資4億美元在越南建設兩座工廠,專門為蘋果生產OLED屏幕。

可以說,不論是印度還是越南,不論是富士康、立訊精密還是其他果鏈企業,蘋果供應鏈的轉移大潮已經勢不可擋地影響了每一個參與者。

三、蘋果為何「急着」轉出?政治經濟雙重因素均不容忽視

為什麼蘋果會將供應鏈從中國大陸轉出?為什麼蘋果如此「着急」轉出?

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從美國人的視角審視了蘋果供應鏈面臨的深層次危機,同時也清晰地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美國的政客、蘋果的股東們都在大力向蘋果施壓,向庫克施壓,要求其儘快與中國「脫鈎」。

或許一家企業與一個國家「脫鈎」,聽起來有些不對等,但以蘋果供應鏈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蘋果與中國製造業深度綁定的程度來看,這樣的用詞實則並不過分。

最近幾年,中美關係一直維持緊張態勢,美方「去中化」意圖也十分明顯,站在美國的立場,自己國家市值最高、技術創新實力最強的一家企業被中國牢牢把住生產的「命脈」,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

這種來自於政治層面的壓力,是蘋果供應鏈轉移的深層次因素之一。

為了減輕對中國大陸產業鏈的依賴,近年來,蘋果一直在催促果鏈企業去印度、越南以及東南亞等地佈局建廠,轉移產能。

富士康鄭州廠區

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開始,這種轉移的趨勢就在不斷凸顯,轉移速度也不斷加快。有分析人士稱,中國1998年加入世貿協議,而世貿協議有20年的「保護期」,結束時間剛好是2018年。保護期結束,貿易戰山雨欲來。

客觀來看,三年的疫情,起初提升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經濟貿易中的地位,很多國家都需要採購中國生產的商品,而印度、東南亞等地也因疫情停工,產業轉移放緩。如今疫情基本結束,製造業轉移的浪潮也開始愈發猛烈的捲土重來。

當然,除了政治因素的影響,從蘋果自身商業利益角度出發,押寶印度市場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家,印度消費市場在快速增長,印度消費者對於各類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印度的GDP已經超過英國,與德國和日本的差距也在快速縮小。

雖然印度貧富差距大,但隨着印度中產階級的快速成長,印度未來的巨大增量消費市場空間絕對不容小覷。根據IDC數據,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遇冷大背景下,2022年印度智能手錶出貨量同比大漲151.3%,全年出貨量超過3000萬塊。

對於目前業績增長乏力的蘋果來說,印度市場無疑是一塊潛在的「大蛋糕」,只不過這塊蛋糕現在還是個「坯子」,需要進一步「加工、點綴、烤熟烤香」。

中國市場為蘋果貢獻了五分之一的營收,如果印度市場能夠發展到相近規模,必然會給蘋果的財報帶來實質性的漂亮數據。

再者,不論是土地成本還是人力成本,印度目前的優勢都十分明顯,印度工人的人均工資水平僅有國內的六分之一不到,並且印度建廠的土地成本也顯著低於國內。越南、東南亞等國雖然不具備與印度相當的成長潛力,但在土地、人力成本方面也具備類似優勢。

總體來看,蘋果供應鏈的轉移既有「不得已」的政治因素,也有實際利益的切實考量,產能轉移印度、越南,大力押寶印度,對蘋果來說是必須要做的,坦白來講,蘋果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四、果鏈轉移、中國製造「外溢」,產業升級加緊提上日程

既然果鏈的轉移已經是必然大勢,那麼蘋果的中國供應鏈企業要做的,或者說中國製造業企業要做的,就是在順應大勢的前提下,謀求更好的生存。

對於該如何看待產業鏈的轉移,以及如何面對並做出調整,很多行業資深人士以及這些供應鏈企業的從業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首先,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這種產業的轉移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正如當年屏幕顯示產業從日韓流向中國台灣,再從台灣轉移至中國大陸。

一位電子產業分析師認為,國內製造業企業在發展過程遇到利潤無法覆蓋成本時,低毛利產業的轉移將成為必然,今天國內很多消費電子企業都在印度、越南等地建廠,就是從現實角度出發實現降本增效。

《溢出:中國製造未來史》一書認為,中國的超大規模製造能力決定了中國在世界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推動着中國與世界秩序的共生演化,製造業向越南的所謂「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

據統計,富士康每組裝一個售價萬元的iPhone,產線工人只能拿不到10美元的利潤。這種最末端、利潤最低的製造環節,適度轉出,也可以讓更多的勞動力分配至價值更高的產業環節中。

就連人民日報都發文稱:「要減輕蘋果依賴症。」隨着產業升級、製造業的智能化加速,未來這種整機組裝領域對工人的需求還會越來越少。供應鏈企業必然要在利潤空間更大的高端製造業領域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短時間內仍然難以撼動,供應鏈企業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調整、轉型。

雖然富士康等廠商已經在印度設廠,但生產所需要的關鍵部件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印度、越南等地在供應鏈體系建設方面仍然不完善。目前蘋果新品導入環節(大規模量產前最重要的環節)仍然要在中國大陸進行。

此外,隨着京東方、舜宇光學等廠商打入屏幕、鏡頭等關鍵零部件領域,中國供應商在蘋果核心零部件供應中的比重會進一步提升。

彭博行業研究硬件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蘋果只會將10%的iPhone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如果蘋果行動更積極的話,這一比例最多可能會達到20%。也就是說,短期內中國的「蘋果工廠」地位仍然十分穩固。

富士康勞工研究院預測,隨着媒體關注度的下降,蘋果後續很肯能還會悄悄增加在華投資。

當然,除了看到積極的一面,供應鏈企業更要以審慎的態度來看待蘋果供應鏈的「去中國化」。

在一些果鏈廠商員工看來,其實組裝本來就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對工人素質的要求並沒有一些媒體報道中說的那麼高,「技術含量並不高,吃的是熟練度」。

雖然現在印度、越南工人平均素質不及中國工人,但加以時日培訓,也完全可以上崗。並且印度工人工資更低,工資差完全可以彌補富士康培訓工人的成本。

目前印度已經成功生產了iPhone14,越南也在推進iPhone製造的落地,iPhone是蘋果所有產品中組裝要求最高的產品,能夠生產iPhone的廠商,理論上來講就可以承接全球任何一家手機廠商的代工訂單。

據媒體報道,十幾年前,富士康第一次來大陸設廠,台灣高管指着在陰涼地里偷偷睡覺的物流司機說,「都是這種人怎麼能幹好活?」,但十餘年過去了,富士康生產了全世界70%的iPhone,而富士康的iPhone工廠幾乎全部位於中國大陸,也為大陸培養了一批製造業熟練產業工人。

一位長期關注蘋果產業鏈人士認為,蘋果產業鏈轉移已是必然,果鏈企業能做的,就是「用時間換空間」,抓緊進行產業升級,只有做好蘋果一定會離開的準備,才能在未來不陷入被動。

當然,如何解決好轉型期的陣痛也是關鍵。正如那句話所說,「時代一粒塵沙,便是壓在每個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除了鄭州富士康工廠的三四十萬名工人,放眼全球,蘋果150多家供應商當中,中國企業有50多家,整個產業鏈涉及企業可能有數百甚至上千家,蘋果供應鏈牽動的,可能是數百萬人的飯碗。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都在「對標蘋果」,從產品技術角度來看,國產手機與蘋果iPhone的差距的確在不斷縮小,未來中國手機廠商中是否會走出一家或多家「蘋果」,對國內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打造的「世界工廠」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可以輕易取代的,在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轉型的雙重浪潮下,不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要做好準備,一起度過這個陣痛期。

結語:果鏈轉移勢不可逆,全球科技產業格局面臨重構挑戰

蘋果產業鏈的變動始終牽動着科技產業每一位從業者的心,也關係到數百萬從業者的切實利益。今天,果鏈轉移之勢已不可逆,蘋果也在積極推進着這一進程的加速,所有參與者都要面臨產業格局重構的挑戰。

庫克用二十多年打造了蘋果供應鏈日不落帝國,讓供應鏈創新能力成為蘋果的核心優勢,二十多年過去,蘋果成為了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巨頭,中國果鏈企業也隨之成長,帶動着中國高端電子製造業的發展。

我們也能看到,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大國博弈對科技產業的影響不斷加深,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生存環境,不論是蘋果還是每一家果鏈企業,都要做好充分準備,面對任何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挑戰。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智東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8/188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