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既怕錯過又怕選錯?用一用麥穗理論的三分法

選擇有兩難:一怕錯過,二怕選錯。

選擇有兩難:一怕錯過,二怕選錯。

以結婚為例,要麼一見鍾情怕錯過,結婚後卻懊惱自己選錯人;要麼怕選錯遲遲不定,多年後卻發現錯過合適人。

面對選擇兩難怎麼辦?我們來看古希臘智者蘇格拉底的解決方案。

2000多年前,據說有三個學生困惑於「怎樣才能找到理想人生伴侶?」問題,向蘇格拉底請教。

蘇格拉底帶着學生們來到一片麥田前,說:「你們走進麥田,一直往前不要回頭,途中摘下一支,只能摘一支,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學生走進麥田。他很快就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麥穗,於是就很高興地摘下這支麥穗。可是,他繼續往前走時,發現有很多麥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得多。他很後悔下手早了,只好遺憾走完全程。

第二個學生吸取教訓。每當他要摘時,他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不知不覺,他就走到終點,卻一支麥穗都沒摘。他也很後悔,沒有把握住機會,總覺得有更大的在後面,最後錯過全世界。

第三個學生吸取前兩者教訓。他把麥田分為三段,走過第一段麥田時,只觀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走過第二段時,他還是只觀察不下手,驗證第一段判斷是否正確。

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後三分之一時,他摘下遇到的第一支,屬於大類中的麥穗。這可能不是最大一支,但他心滿意足地走完全程。

麥穗理論是源於前述故事的一種決策方式,意思是:採用先觀察、再定標、後選擇方式,遵循「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原則的滿意決策理論

第三位學生採用的就是滿意決策方式,運用三分法,將決策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觀察,在麥田的第一個三分之一,只看不摘。

定標,在麥田的第二個三分之一,確定標準。

選擇,在麥田的第三個三分之一,一有即摘。

所謂「不求最好」是指,觀察定標階段,或者摘後行走階段,都可能有比摘的更大更好的麥穗,對這種錯過不遺憾、不後悔。

所謂「但求更好」是指,摘下的一定屬於大類,肯定比中小類更好,能夠保障相當滿意度,像第三位學生那樣心滿意足。最終效果是滿意,而不是最好、最優,故稱為滿意決策。

第一位學生,採用的是「一見鍾情」決策方式,第一眼看中麥穗就摘下。

如果一見鍾情,鍾意一生,皆大歡喜,但如果因為操之過急,後面看到更大、更好麥穗,就很容易出現遺憾和後悔,覺得早先決策標準偏低。

第二位學生,採用的是「完美主義」決策方式,總以為還有更大更好麥穗。

如果更大更好麥穗,在臨近麥田終點處,那自然是好結果。但問題在於,屆時才發現最好麥穗早已錯過,最後都只是一般、看不上眼的,只好空手走完全程。

這兩位學生如果運氣好,決策效果也能令他們滿意。可惜的是,出現好運氣概率通常並不高。從決策效果來看,第三位學生滿意決策原則和流程,得到滿意結果概率最高。

世界充滿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明天從根本上無法預測。這意味着,完美主義者追求最優決策,只能是一個妄想。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指出,人只是有限理性,不是完全理性。追求滿意化而不是最優化,是綜合較好選擇。

麥穗理論價值正在於此,通過提供可資參考決策流程,讓我們更容易實現滿意決策,「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以婚姻為例,如果一個人打算在20-40歲之間,也就是20年尋找理想人生伴侶。運用麥穗理論可以分成三個7年。

第一個7年,先觀察,什麼是自己理想人生伴侶;第二個7年,再定標,確定自己基本滿意標準;第三個7年,後選擇,追求符合自己基本滿意標準的人,邁入婚姻殿堂。

不僅是婚姻,其它領域也可以運用麥穗理論。

以購房為例,如果你想在1個月內買房子,同樣可以分成3個10天。

第一個10天,先觀察,什麼是自己理想房子;第二個10天,再定標,確定自己基本滿意標準;第三個10天,後選擇,看到滿足自己基本滿意標準的房子就可以談判購買。

當然,劃分階段變量未必就一定是時間,次數等其它標準也可以。

例如,你想在看30套房子內就買房,就可以在第一個10套房時觀察,第二個10套房時定標,第三個10套房時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三分之一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參考,具體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例如,有的人一見鍾情就決定廝守一生,如果這個人已經對自己滿意標準早有定見,前兩個三分之一階段時間就可以縮短,一見鍾情也不算武斷。

相反,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依賴性較強,很少自我反思自己真正需要,三四十歲可能仍然對自己滿意標準不清晰,那麼,這個人即便談了多次戀愛、有過多次婚姻,婚姻決策仍然是很隨意。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精讀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5/188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