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導稱,美國政府已停止批准美國企業向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出口大部分產品和技術的許可證。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在繼續收緊對中國出口技術的法規與政策。
華盛頓此前曾指責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與中共合作。華為和北京方面一再否認上述指控。
國際媒體中首先報導美國進一步收緊對華為出口限制的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已告知一些美國公司,將不再為向華為出口技術頒發許可證。
報導稱,此舉正值華盛頓採取行動、逐步全面禁止向中國電信設備巨頭出售美國技術之際。
美國「不斷評估政策和法規」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告訴BBC,「我們與能源部、國防部和國務院的跨部門出口管制合作夥伴密切合作,不斷評估政策和法規,並定期與外部利益相關者溝通。」
發言人還說,對與特定公司的對話或相關考量不予置評。
《金融時報》報道還援引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技術專家拉瑟爾(Martijn Rasser)說,華盛頓的最新舉措是「相當重要一步」。
他說,(美國)商務部的舉動部分原因是,華為公司與四年前專注5G時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華為向海底電纜、雲計算等領域擴展業務。
圖像來源,AFP
中國譴責「科技霸權」
華為尚未對有關報道發表評論。
發言人還指責美國的行為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拜登政府一直在收緊對華為的限制。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政治緊張在台灣問題上升溫,而世界上大多數晶片(晶片)都是台灣製造的。
10月份,美國負責工業和安全的商務部副部長艾倫·埃斯特維茲(Alan Estevez)表示,「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並防止具有軍事用途的敏感技術被中國的軍事,情報和安全部門收購。」
毛寧在31日的記者會上還說,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打壓中國企業,她還譴責這種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有損國際社會對於美國營商環境的信心」,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華為和美中博弈
幾年來,總部位於深圳的華為一直面臨美國對5G電信設備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口限制。
2019年,在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美國官員將華為公司列入所謂的「實體名單」。
這意味着美國公司需要從政府獲得出口或轉讓某些技術的許可證,特別是在擔心這些技術會被中共軍方使用的情況下。
但是,此後,包括英特爾和高通在內的一些美國公司也獲得了許可證,向華為提供與5G無關的技術。
有分析曾經形容,中國的科技巨頭華為公司已成為美中貿易戰,甚至是美中全球博弈的一個重要籌碼。
陸媒:4G晶片、WIFI、AI都要禁?華為最困難的時刻,可能要來了
眾所周知,自2020年9月份之後,華為麒麟晶片成為了絕唱,同時華為也無法向美國廠商採購5G晶片了,包括但不限於5G射頻,5G手機Soc等。
所以我們看到後來自P50之後,華為就只能推出4G手機,因為高通提供的是閹割掉5G的4G晶片,這是多麼的讓人無奈,作為5G領導者,卻只能推出4G手機。
但大家也清楚,美國也沒有真正的痛下殺手,畢竟美國的一些廠商也需要華為的訂單,所以除了5G之外,美國的其它晶片還是能夠得到部分供貨的,所以華為還是推出4G手機,MatePad平板、Matebook筆記本等等,這些產品因為不涉及到5G。
不過,今天外媒報道稱,拜登政府已停止批准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口大部分產品的許可證,這裏面不僅僅是5G晶片,還包括5G級別以下的產品,涉及到4G產品、Wi-Fi6和Wi-Fi7、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產品。
如果消息為真,那麼後續華為要從美國廠商那採購到晶片,越來越難了,即便是4G晶片,X86、ARM晶片、GPU、AI等等都會受影響
這會對華為造成什麼影響?首先是華為手機,如果得不到4G晶片,只怕手機推出都會變得困難,還有MatePad系列平板也會受影響。
另外華為的筆記本電腦,以及台式機等,由於都採用了INTEL/AMD的晶片,估計也都要受限了。
還有一些伺服器、基站、路由器、交換機等,其中也或多或少採用了美國的晶片,可能也會受到影響。畢竟4G、Wi-Fi6、Wi-Fi7、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雲計算等等產品,牽涉太廣,而這些也是華為業務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當然,這些產品可能會有一些替代方案,但要想全部替代掉美國的晶片或技術,短時間之內基本上不太可能。
自2019年以來,美國的制裁是步步緊逼,越來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