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舞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舞龍俗稱舞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後二月「龍抬頭」、端午節時也舞龍。

舞龍時,龍跟着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裏面節目之一。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舞獅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

龍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的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是海中神物,人們把它看做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吉祥靈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時,便舞龍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龍驅蟲。舞龍歷史悠久,漢代已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關於龍的文字記載。

據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當時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龍,夏舞赤龍和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每條龍都有數丈長,每次5~9條龍同舞。經過勞動人民近2000年的創造發展,民間的舞龍不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

舞龍是中國極富民族色彩的民間藝術之一。逢有大節日,大慶典,及出會巡遊等,必有舞龍助慶。至於舞龍始自何時,已無可稽考。但上古時代,如遇水旱瘟疫,妖孽凶災之時,舞龍祈雨的儀式風俗,是可以意想得到的。

因為龍是生活於大海中神物,是風雨的主宰,有呼風喚雨的無邊法力,故此逢旱便逢澇則求它開恩庇佑。在儀式的巫師術士,模做龍的活動姿態,迴旋舞動,以「似因生似果」的法術原理,以求達至祈雨祈晴的效果,這就是舞龍的原始起源。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歷史百家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29/186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