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孫立平:即使二舅是真的,我們看到的二舅也是假的

—附:苦感的麻木,很多問題的深層根源

作者:
二舅這個形象的核心,是苦難以及在苦難中的掙扎或抗爭。這是一種生活的經歷,同時更是一種精神和心態。而作者要傳達給人們的是後者。而就在這種傳達的過程中,扭曲與失真發生了。這種扭曲和失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有句老話,叫有苦說不出。說不出有兩種,一種礙於某種因素無法或不想講出來,還有一種是我們沒有一種能把苦難如實講出來的能力。

世事變化真快。離開北京的時候二舅還在刷屏,回到北京時二舅就已經銷聲匿跡。前後不過三五天。

有人告訴我,是因為人們找到了生活中的二舅。據此,人們發現那個視頻中有不少失實之處,甚至有生編亂造的嫌疑。甚至,外甥也不是真的,而是外甥女婿。

其實,我倒不太關心其中一些細節的真假。我相信,中國十四億人口,在現實中找出一個與視頻中的二舅更接近的原型,是完全可能的。

問題不在這。問題在於,即使視頻中所有的細節都是真實的,我們看到的二舅也仍然是假的。

二舅這個形象的核心,是苦難以及在苦難中的掙扎或抗爭。這是一種生活的經歷,同時更是一種精神和心態。而作者要傳達給人們的是後者。而就在這種傳達的過程中,扭曲與失真發生了。

這種扭曲和失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有句老話,叫有苦說不出。說不出有兩種,一種礙於某種因素無法或不想講出來,還有一種是我們沒有一種能把苦難如實講出來的能力。

在農村做口述史研究的時候,我曾經訪問過一位老年婦女。我知道她曾經受過不少苦。但她在回憶和講述的時候,卻只有婆婆曾經用針扎她這一個情節。其他的,她表達不出來。因為平時生活中的那些苦,太庸常,太不成形了,沒有情節,沒有故事,甚至沒有語言表達所需要的具體元素。她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我是說,有些感受,尤其是有關苦難的感受,即使是自己,有時都很難表達出來。疫情中,有的地方封城,有人說,都要憋瘋了。那種感受應當是刻骨銘心的。但你想用語言表達出那種感受的時候,往往是乾癟而平淡的。據說某演員在這時候發瘋地砸家具毀收藏。從這些動作里我們或可猜想出他的一些感受,但讓他自己講,即使他是個老戲骨,很可能也無法將自己當時的心情完全傳達出來。

自己不能,周圍最親近的人也不能。

有時我會想,假如二舅結婚了,有了一個二舅媽。二舅媽對二舅的苦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她能真正走進二舅的內心世界嗎?她能夠如同二舅本人一樣體味到殘疾給他帶來的內心的磨難與創傷嗎?恐怕也不能。二舅媽能夠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種生活的磨難。當然,她會對二舅內心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但即便如此,這和二舅自己的感受還是兩碼事。

其實,二舅心中的苦難和心靈創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黑箱。二舅有自己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不是別人甚至包括他自己能夠講述出來的。冷暖自知,難以為外人道。

能夠講述出來的,那是文學。那個視頻一開始就吸引那麼多的人,與其說是由於二舅本身,不如說是由於作者講故事的能力。一個講述的事情要讓人能看下去,要有元素,要有情節,要有故事,要有跌宕起伏,要有引人入勝,甚至還有能讓人心情起伏的東西。

但要知道,這已經是提純和重新編排了的故事。事情成了故事,就不再是事情本身。苦難成了文學,就蒙上了一層玫瑰色。為什麼?現實中的苦難與故事中的苦難不是一回事。現實中的苦難往往是平庸的、無趣的、乏味的、煎熬的、難受的,沒有激情,沒有感天動地,甚至都沒有具體元素。而故事中的苦難給人們的,則不僅僅是苦難,同時也是文學的美,或者說這是用文學美包裝的苦難。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牧馬人》,講述的是一個叫許靈均的右派的故事。海外歸來的富商的父親,美麗溫柔體貼的妻子,周圍熱情的鄉親,讓你感受到的與其說是一種苦難,不如說是一種幸運。然而,如果真的有一個許靈均的話,他會是這種感受嗎?

人生不幸詩家幸。與人類形影相隨的苦難,無疑是文學創作的源泉,甚至是一種富礦。苦難可以成就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學作品,但我們一定要知道,現實中的苦難沒有文學的光環。苦難是一種乏味而難受的煎熬。

從某種意義說,苦難是人類的一種宿命。我們無法完全消滅苦難,苦難有時也可以成為精神財富,但那都是迫不得已。我們需要的不是歌頌苦難,我們需要的是,反思苦難,儘可能地減少苦難。

附:

【這是幾年前的一篇文章。可以作為思考二舅爭論的一點背景】

苦感的麻木,很多問題的深層根源

孫立平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是羅振宇的,他講到一本書,意大利的兩位記者,根據實地調查和訪談寫了本書叫《不死的中國人》。

他們採訪的都是在意大利生活的中國人。他們發現,這樣的一個群體非常有特點,這些人辛勤的勞作,但卻不融入當地的文化,到老了的時候就回到故鄉,落葉歸根。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什麼呢,都是為了掙錢。

這本書里就講到,一些中國人在稻田裏打工,按照小時計算工資。農場主發現,有些人一天干十幾個小時,甚至是徹夜地干,甚至有的一直干到脫水住醫院。

這當然是給僱主造成了一定的麻煩,而且和當地的文化也不一致,所以當地的僱主就想了一個辦法,做一個規定,一天不能超過多少個小時。

這個規矩一出來,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在那裏打工的人幾乎跑光了。他們就找到兩個正在準備走的,正在收拾行李的,問他們為什麼要走?僱主說,這個新的規定是為了你們好,你們得有充足的體息時間啊。但是這些要走的人,他們不是這麼來理解的,他說我們出來是幹什麼的,是為了掙錢的,你規定我們一天只能幹10個小時,剩下的那些時間除去休息和睡覺的,那不就是浪費了嗎?

他不覺得有休息的這種必要性,他覺得不掙錢這時間就是浪費了。

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人們對於苦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其意義是什麼?

於是,我就想起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們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做社會調查的時候,發現人們經常用的一個詞,叫受苦人。受苦人指的是什麼呢,不是說他經歷了多少苦難,而是指他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他們經常說我們受苦人,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干體力活的人。

從這種稱呼當中,或者從他們用平淡的語氣來說這個詞的表情,你能感覺到的是什麼呢,能夠感覺到的是受苦和人生的一種密切的關係。就是在其他的場合,我們也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一些人說起他過去的某些苦難的經歷,甚至不是他個人,而是一個群體苦難的經歷的時候,他都是那麼的自然,好像那就是他生活當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他生活當中這樣的苦難,他把它看作是一種宿命,甚至看作是一種使命。我生下來是幹什麼的,其實命中注定的就是要受苦的。

在稻田裏打工的這些人,如果從理性上來說,是為了掙錢,但是你從他的做法當中可以看出什麼呢?就是他不把這個受苦挨累看作是掙錢過程當中的一種代價,他甚至把這個看作是掙錢過程當中的一種自然的伴隨物。甚至有的時候可能掙不到多少錢,或者是根本掙不到錢,他付出的這種辛苦,他付出的這種勞動,他經歷的種種的苦難,甚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就是我生活當中應當經歷的。

從這裏我們首先能夠感覺到的是什麼呢?是人們對於苦感的麻木,也就是說他不覺得這東西是一種苦。或者換句話來說,我們可以假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它對於苦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比較敏感的,有的是比較遲鈍的,我們可能就是屬於比較偏麻木偏遲鈍的那一端。

那麼,一個群體或者是一種文化,它對於苦難是比較麻木還是比較敏感,這是哪兒來的呢?可能和社會文化的訓練有着直接關係。它的差別就在於有的文化可能強調的是這種敏感,有的文化可能造就的是麻木。

比如說有這麼一句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段話強調的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不自由"這樣一種苦難的敏感性,說這個東西是不能夠容忍的,它甚至比生命和愛情還要寶貴。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文化當中,它可能強調的是對於苦、對於苦難的遲鈍或者是麻木。

在塑造這種麻木的時候,宿命無疑是一個最好的理由,反正我們也改變不了,還能怎麼樣呢?好死不如賴活着,日子總得過下去。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承受苦、忍受這種苦,就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人生態度。甚至有時候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有的人說我不想理所當然的來承受這些苦和苦難,別人都會覺得你太不懂事了,多少人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怎麼你就不行呢,你怎麼就這麼特殊呢?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在這當中的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文化還為人們如何忍受苦難提供種種的技巧。在這些技巧當中,最常用的就是苦中作樂和以苦為樂。苦中作樂比較好理解,你可以看到,有的人日子過得確實很苦,但是他也要努力來尋找這當中的一些樂趣,要不然的話這日子確實是沒法過,這應當說是人們應對苦難的一種智慧和技能。

但是比這個更高級的是就是以苦為樂,甚至他對苦形成一種迷戀,形成一種愛好。這裏又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情形,一個是他從外部給苦難賦予一種意義,這樣你就找到了一種以苦為樂的理由。比如過去說,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古人也告訴我們,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樣都為苦或者是苦難蒙上了一種玫瑰色。這個時候你一邊經歷着苦,一邊憧憬着那些偉大的意義或者是美好的前景,你心中就充滿了快樂。

以苦為樂的最高的境界,是把對於這種苦的快樂體驗內化。也就是說他在經歷某種苦的時候,經歷某種苦難的時候,他自己能感受到一種快感,久而久之,苦難成為他本身的一種追求,甚至對苦難產生一種迷戀。這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上面說的都是對於苦的麻木感形成的機制。

最後我想談談對苦的麻木感所具有的意義。

首先的一點,就是對於苦的麻木可以有助于于形成一種順從、服從這樣的性格。因為他什麼都可以忍,他對這個苦不是那麼敏感。第二,一個社會,如果對苦比較麻木,這個社會的方向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模糊了,也就混淆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快樂,如果這個都有點分不清楚的話,我們怎麼能夠想像這個社會的方向是清楚的、明確的呢?第三,涉及到我們通常說的為什麼沒有記性,為什麼缺少反思?這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其中的一點也是對於苦的這種麻木和遲鈍,它不能夠刻骨銘心。

所以,對於苦的感覺和意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05/178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