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賣的什麼藥?重置外交和經濟政策

—分析:經濟和外交改弦易張?習賣的什麼藥

1月10,《金融時報》發表標題為「習近平打算重置中國經濟並贏回朋友」的長篇報導,文章說,退出清零政策後,習近平正在對外交和經濟政策進行根本調整。 據中共官員和政府顧問稱,中共政府正在制定政策,對中國經濟進行重置,改善嚴重惡化的外交關係。原因是來自經濟、社會和外交各方面的壓力,已經達到了臨界點。
專家:中共玩兩面派手法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主任鄭欽模告訴大紀元,「最近的諸多動作,似乎顯示中共正在採取兩面手法,希望利用歐洲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謀取利益。」

「目前仍看不出習近平會有調整中俄關係的意圖,一來中共希望能挾俄羅斯來向歐盟要脅,因此仍需要維持與俄羅斯的准聯盟關係;二來俄羅斯仍是中國(中共)在面對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經濟、科技、戰略圍堵時的主要盟友;一旦俄羅斯戰敗,中共將成為西方的頭號對手,因此維持目前的中俄關係,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玩兩手策略,是目前比較符合中共的作法。」

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Jung-Chin Shen)認為,習近平目前的做法大概是把軍事和經濟分開,很明顯在玩兩手策略。一方面,中國跟俄國的經濟來往,可以說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另一方面,一些歐洲人認為跟中國更密切的經濟往來,可以降低中國(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從而減緩對歐洲的威脅。在這件事情上,中國(中共)的確是打了俄羅斯牌,來拉攏跟歐洲的關係。

美國去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IRA),對美國制的產品進行補貼,比如對電動車的補貼只給在美企業,這令歐盟擔心歐洲產業外移,也使大西洋兩岸出現裂痕。

沈榮欽認為,「當歐盟因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使得大西洋兩岸產生齟齬時,中國(中共)見縫插針,獲取外交利益,並增進與歐盟的經貿往來。」

圖為秦剛資料照。(China Photos/Getty Image)

對於秦剛的任命,新加坡管理大學高樹超副教授在推特上寫道,「對於那些認為秦剛的任命,表明(中共)外交軟化姿態的人來說,只要看看他的頭兩個星期就知道了。中國(中共)已經終止了對韓國和日本的簽證,並以類似日本二戰時的手法威脅澳大利亞。戰狼並沒有消失,只是越來越年輕。」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秦剛是習近平推行的強硬外交策略的主要支持者,與秦剛打過交道的人認為,與其他擁有戰狼精神的外交官相比,秦剛在運用強硬手段時顯得更加圓滑和細緻。

中共會繼續哄騙、欺凌、施壓但會裝得更禮貌一點

沈榮欽表示,「習近平在最近這段期間所展示的是跟世界各國比較友好的態度。但是我想說,在本質上是不會變的,不過做法上,當然會有一些調整。」

他表示,從習近平的成長經歷、他過去的行為來看,本質上他還是採取那套共產主義鬥爭為主的意識形態,尤其在強化權力上,他是絕對不會放鬆的。但是在手段上,習近平最近做了一些比較寬鬆政策的表態。

對於《金融時報》的報導,馬修斯亞洲基金的投資策略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評論說,這是在中共經歷了近年來的國家主義傾向後,北京的經濟政策制定將回歸「實用主義」。

鄭欽模認為,在結束三年的動態清零封控政策之後,西方許多人似乎對中共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中共將回歸「實用主義」的改革開放政策。對此他有不太一樣的觀點:

一是造成中共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習。習為了打擊政敵鞏固權力,不惜摧毀電子商務、教培產業等民營企業,疫情封控只是加速經濟衰退。

二是戰狼外交。習當局讓中國人接受「東升西降」「中國可以平視世界」這些假象,目的仍是為習的極權製造藉口。

三是習近平雖然已經在二十大完成三連任,但習家軍全面上位,恐將使反習勢力群起反抗,這將使黨內鬥爭更加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習當局恐將更加強對內部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的控制,最近對馬雲的處理及傅政華的電視認罪,似乎都證實了這個趨勢。

趙立堅資料照。(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些外交政策分析人士也表示,這些只代表了北京的戰術轉變,而不是完全偏離習近平的風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中國外交政策的助理教授迪倫‧洛(Dylan Loh)說:「從戰略上講,它們仍然會盡其所能地哄騙、欺凌、施壓,但可能會裝得更禮貌一點。」

中共外交戰狼風格未有本質改變的一個實例,是中共1月10日宣佈暫停向韓國和日本公民發放短期簽證,以回應這些國家為遏制COVID-19的傳播而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邊境防疫措施。日本和韓國政府均指控中共此舉屬於政治性的,和COVID無關。

歐洲不會再對中共抱有幻想

儘管中共大舉向世界展開魅力攻勢,但歐中關係可能只是經濟層面上的,歐洲對中共已有清醒認識,不會再對中共抱有幻想。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業務部的執行編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MGF)高級訪問學者諾亞‧巴金(Noah Barkin)撰文說,中共正在對歐洲進行新一輪的魅力攻勢。在2022年的最後幾周里,中共新任駐歐盟大使傅聰熱情洋溢地通過一系列會議、採訪、推特和專欄文章,向布魯塞爾保證,中共政府致力於改善關係。

但與巴金交談過的歐洲外交官中,沒有一個人說中共在實質性問題上表現出讓步的傾向。「他們(中共)已經調整了他們的言辭,這是毫無疑問的」,一位歐盟高級外交官告訴巴金,「但中國(中共)會在對我們很重要的問題上真正採取行動嗎?這就是2023年的大問題。」

這位外交官談到了歐洲已經清醒,不再抱有過去的幻想,「沒有人再相信中國(中共)的雙贏宣傳」。他說,「中國人(中共)必須認識到,(歐洲)不會再像往常一樣做生意了。但這並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即一些歐洲國家會對北京新的輕聲細語,解釋為更有意義的東西。」

巴金還談到了歐洲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更加強硬,比如德國教育部長貝蒂娜‧斯塔克-瓦茨金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正在考慮於2023年初訪問台灣,這將是近幾十年來德國部長的首次訪問台灣。一位德國外交官說,「如果你(中共)繼續走對抗的道路,那麼將看到與台灣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接觸。」

巴金也了解到,去年11月份朔爾茨在北京與習近平的談話中,非常坦誠地談到了中共入侵台灣對雙邊經濟關係的後果。一位外交官告訴巴金:「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在一個關係到北京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從來沒有一個中國(中共)領導人從德國總理那裏聽到過這樣的話。」

歐洲理事會主席在會見習近平時,也就台灣問題發出了類似的信息。這反映了歐洲大國首都越來越感覺到,台灣的未來對他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5/185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