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有一種衝突,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青春期,父母有沒有察覺能力非常關鍵,如果家長能夠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察覺到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那麼親子間的衝突可以大大減少。
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諮詢為特色的家庭教育機構,我們的1×10森林工作法有這樣一個觀點:
想要青春期的孩子變好,就要察覺到他們的情緒。
有人問一座森林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張老師:和孩子相處,要遵守什麼規則嗎?底線是什麼?
他回答說:我沒辦法給你一個清晰的底線,因為道理始終是道理,具體情況還要因人而異。
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知道,但實踐在孩子身上時,還是有點摸不着頭腦。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不按套路出牌,所以這很考驗家長的教育能力。
美國學者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青春期早期由於大腦發育變化引發了青少年獨特的心理特徵:
情緒敏感、好奇心強、社交積極、具有創造性。
和人生大部分階段相比,青春期的大腦很情緒化。
進入青春期以後,大腦邊緣系統變得活躍,各種情緒的起伏會影響青少年的內在感受和日常判斷。
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哪怕在平靜狀況下,青少年的情緒腦也比成年人更容易激活。
這代表即便沒有任何事物刺激,青少年也更容易爆發強烈的情緒。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青少年會對父母以及他人的話,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
一座森林家庭教育在開展線下座談會時,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女兒的青春期表現:
房間又髒又亂,地上全是散落的衣服,進房間需要把東西都推開。
她對着孩子斥責:哪有人房間是這樣的?你住在這環境裏,吃得下、睡得着嗎?
「哪裏髒了,我明明什麼也沒做,你就這樣說?你不想進來就出去!」
孩子一邊回答,一邊把媽媽推出房間。
專家老師指出,這樣的對話不是溝通,而是指責、批評,她沒有察覺到孩子背後的情緒和壓力。
後來這位媽媽通過學習了解到:
青春期孩子的環境反應了腦部的狀態,比如,當孩子壓力過大時,內心和腦部狀態混亂,房間也隨之亂七八糟。
當把交流重心放在關心孩子情緒上時,和孩子的相處也就和諧很多。
一座森林的青少年心理學指導專家組形成的一致觀點是: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困難的,但只要接受孩子的情緒,並加以引導,他們的行為就可以得到快速修正。
假如父母先看到孩子行為產生的後果,而不去觀察他們的情緒,並試圖直接來修正的時候。
孩子就會展現更激烈的興趣,來反抗父母。
而父母又以更加激烈話語和行為來鎮壓孩子,由此形成持續的惡性循環。
在家庭中,如果孩子的情緒長時間不被接納和回應,孩子就會隱藏或者壓抑真實感受,負面影響也會隨之而來。
有覺察力的父母,懂得和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他們關注孩子的情緒,貼着孩子需求進退。
父母擁有敏銳的察覺力,是孩子一生的幸運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