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大潤潮 大亨紛紛跳船 劉強東套現離境;突破美國禁令 中共還剩9個月?

尷尬了!中共炫耀半導體業績,結果被打臉 破10年紀錄!中國青年就業難 250萬人報考公務員 中國大潤潮 房地產大亨紛紛跳船 新希望混改 劉強東套現離境 突破美國半導體圍中 中國還剩9個月? 矽谷2熱門企業傳裁員 亞馬遜也凍結人事 潤出中國 ,鴻海之後,和碩也在印度組裝iPhone 14 習總連任效應 老虎環球基金傳暫停投資中國股票

中共官方稱中國半導體產業取得了創紀錄的成就,不過真相令外界大跌眼鏡,中共又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中國房地產大亨紛紛跳船,中國房地產行業徹底沒救了。

繼騰訊、京東和阿里之後,新希望集團被四川省政府接管了,中共二十大上堅稱的對外開放,已經淪為一句空話。

老虎環球基金今年以來持續減持中概股,並將焦點轉向在印度和南太平洋地區的機會。

中國今年畢業生遭遇最差經濟與最難就業雙夾擊,報考明年公務員的總人數突破250萬,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更差。

尷尬了!中共炫耀半導體業績,結果被打臉

今年度,中共中宣部與工信部都在重點宣傳一組數據,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全行業產值首破萬億元、集成電路產量3594億個創下國產晶片產能新記錄。

但官方從來沒有提供這些產能(或產值)的細分數據,例如,沒有按技術節點分類成熟(低)製程和先進(高)製程,或按企業性質區分中國大陸本土公司和在華外資工廠生產的。

在廣州2021年集成電路製造年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理事長、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技術總師葉甜春發表主題報告時,現場同步播放了20多張投影片當中2張披露了關鍵數據。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業前十大企業及分佈情況」這張表中,整體來看,2016年以來的五年,中國大陸晶片製造業Top10變動不大,如2020年排名依序是:三星、英特爾、中芯國際、SK海力士、華虹集團、台積電、華潤微電子、聯芯∕和艦晶片(母公司台灣聯電)、西安微電子一所、武漢新芯。

這10大晶圓廠(包括IDM,不含Fabless)被指是中國大陸當前產能最高、也是出貨量最高的晶片製造企業,有5家是外企(含2家台企),大陸本土的企業也佔5家,在家數上平分秋色,但是,「舉國」力挺的本土龍頭中芯僅位列第三。以此類推,2021年中國IC晶片產能實現了日均生產10億個的水準,而這大部分產量有賴於美、韓、台的企業在中國所建立的半導體工廠。

另一張圖表,從「『十三五』期間中國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業前十大企業(銷售收入)按企業性質分佈情況」可以看出,中芯等5家內資2016-2020年營收(佔比)依序是:364.4億元(44%),416.2億元(41.1%),464.3億元(39%),457.9億元(29%),567.4億元(27.7%)。三星等5家外資與台資2016-2020年營收(佔比)依序是:463.1億元(56%),596.1億元(59.5%),725.3億元(61%),1122.6億元(71%),1480.1億元(72.3%)。這數據又說明什麼?

在當前中國大陸晶圓廠Top10中,5大國際晶片巨頭在華子公司比5大內資國產半導體的產能更多、產值貢獻同樣更大。以2020年為例,5家外企貢獻了超過70%營收,其餘不足28%份額由5家內資企業銷售。特別是,在2016年的時候,Top10的晶圓企業中,本土企業同樣是中芯等5家,但這5家在當時的份額佔到44%,而如今已低於30%。換句葉甜春的話說,雖然內資晶圓廠這幾年擴張的很快,但事實上遠遠低於外資和台資企業的增長速度。

2021年中國IC製造業總產值,有超過一半仍是TOP10中的5家外企在中國大陸擁有晶圓廠所貢獻的。

在所謂「十三五」時期,「大基金」和「科創板」一哄而上帶動超萬億的社會資金湧入中國的集成電路行業,包括中芯等5大本土晶圓廠,經過「十三五」巨大投入之後,國產晶片,從量的角度看,市場佔比不增反減,從質的角度看,產業沒有獲得突破性成果。

中共工信部號稱「十三五」期間中國集成電路年均增速為全球4倍,葉甜春報告主題「政策引領蓬勃發展──十三五發展回顧」,一個「十三五」所有功勞歸於「黨」的領導,若按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很大程度上中國國產半導體產能、銷售額增長的驅動者,卻並非都是中國大陸本土企業,更多是借力眾多的外資廠。

破10年紀錄!中國青年就業難,250萬人報考公務員

中國今年畢業生遭遇最差經濟與最難就業雙夾擊,北京日報報道,報考明年公務員的總人數突破250萬,比今年增加50萬人,增幅25%,創近10年新高,最大競爭是超過5800人爭一個職位。

報道說,2023年國家考試3日截至報名,報名結束前5分鐘,已有223萬7453人通過資格審核,比前一天增加近60萬人,北京地區職位的報名人數達到25萬5134人,居各省市之首,廣東省緊追其後20萬6902人,第3是雲南省12萬8055人。

國稅系統仍是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國稅系統資格審核通過人數已突破百萬,達到155萬2326人,佔總通過人數的69.3%,國稅系統過審佔比從第2日開始持續增加,職位熱度已超今年。

明年中國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最多的職位是青海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只有1個空缺,通過審核符合應考資格者達5872人。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16至24歲多為應屆高中及大學畢業生,這個年齡層失業率從1月份15.3%增至7月份19.9%,平均每5個社會新鮮人就有1個啃老,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當時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率僅9.6%。

中國大潤潮,房地產大亨紛紛跳船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現在房地產大亨選擇跑路的愈來愈多,但也愈來愈困難。

首先是龍湖集團的董事長吳亞軍潤了。這位中國女首富稱她患有糖尿病,到美國去養病,大家趕緊清查哪些房企大老闆跑了。

他說,最早跑到美國的是SOHO中國的潘石屹夫婦,老闆跑了,SOHO中國股價從4.78跌到1.13港元。再來也是中國首富榜上的碧桂園楊國強、楊惠妍父女,賬上負債逾2兆港元的碧桂園,股價從19.16跌到剩下1港元,市值剩下283億港元,幾乎只剩下一個殼子,現在他們父女也在大潤潮的榜單上。

謝金河表示,中國大潤潮也在榜上的,還有股票停牌的世茂房地產的許榮茂,富力的李思廉也走了!富力地產算是中國績優地產公司,過去幾年,每年獲利都超過百億人民幣,這回股價從23.85港元跌到1.08港元,看起來也是快挺不住了。沒有跑的,像中國恆大集團及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可能是跑不掉了。

他說,這幾天他把中國地產公司股價看一下,像在上海掛牌的華夏幸福從64.5跌到2.14人民幣,綠地控股從42.98跌到2.55人民幣,在香港萬科集團從42.85跌到9.87港元,大多數地產股股價都跌80%到90%,大多數的公司都頂着龐大無比的債務,但股價市值剩下一點點。在一般正常經濟體系,這些資不抵債的企業老早就倒了,但在中國卻仍撐着,這是中國特殊的官商體制。

謝金河說,大多數地產大亨都不是從經營獲利,而是透過良好的政商關係向銀行搬錢,借得愈多,企業滾得愈大,弄到的錢,再匯至海外。這個大洞先是王健林被堵住,現在許家印就近看管還債,他們該倒不倒,只是在清理資產而已。現在看企業快頂不住,選擇跑路的愈來愈多,但也愈來愈困難,吳亞軍的出逃,勢必又吹起中國房地產業的漣漪。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07/182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