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離開香港,我們一家搬去了東京

2022年8月31日,我去東京都港區的區役所辦移入登記,之後又去了softbank辦理手機號……折騰了四五個小時,終於拿着有信號的手機走在了六本木的街道上。

抬頭一看,紅白相間的東京鐵塔在兩棟高樓之間探出頭來,晴空萬里,耳邊響起蟬鳴。幾個月來繃緊的神經突然放鬆下來,心裏有個聲音在說:我真的在東京住下了。

01

港區是東京最國際化的一個區,28萬常住人口中間有大概2萬外國人。

在港區的區役所時,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和聽到多種語言。辦理移入登記時,櫃枱後面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年紀的女性,穿着合身的紅色套裝。確定我不會講日文後,幫忙找來了翻譯:一個穿着米白色套裝,看起來五十多歲的中年女性。翻譯姐姐講流利的漢語,有明顯的日本口音。

紅衣姐姐先問我們為什麼一家人要分三次遷。要說清楚我們這複雜的行程還真不容易:我們一家五口分別拿着三種不同的護照。先生H帶着兩個娃和婆婆從台北飛到東京;而我獨自回了香港辦日本簽證,比他們晚幾天才到;菲傭姐姐是從菲律賓轉香港,入境隔離之後再飛東京,又比我晚了幾天。

好在紅衣姐姐見多識廣,很快幫我們搞清楚了順序:要先辦娃的遷入,再我的,再菲傭姐姐的,然後要更新住民票(類似戶口本,用於申請銀行賬號,社保之類的),再帶我去申請小朋友的醫療和補助。

接下來是複印各種證件,填各種表格。細節中可以感受到,日本公務機關的流程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申請小朋友醫療卡和補助金的表格是同一份,只要多勾一個選項就一起處理了;申請戶籍證明可以要求隱去一些個人信息,或者只顯示個別家庭成員的信息;稅務諮詢的窗口額外增加了門板和不透明的隔離,讓諮詢人可以多一些私隱。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求你第一次來就備齊所有文件。比如我沒有帶小朋友的出生證,也還沒有銀行賬戶信息,但役所依舊收了所有的申請,然後給了我一份複印的申請書,下方寫清缺少哪些文件,以及如何補充文件(可以直接寄過去,不用再跑一次)。

流程辦完了,紅衣姐姐又從背後的柜子了拿出一個袋子給我,「welcome pack」。打開看一下,是一本厚厚的雙語「港區生活指南」,一頁「港區外國人協會」的宣傳單,再一頁詳細介紹港區垃圾分類要求的彩色宣傳畫。真好,至少目前看來,這個社區是歡迎我們的。

很多年來都對日本社會有「保守排外」的刻板印象,但到目前為止,在這裏遇到的人都格外友善,政府和社區似乎也為外國人移入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就是靠自己學習日本的語言文化,找到自己的社群了。

02

搬來日本住的想法其實四年前就有了。

當時我在香港創業,而先生在上海的創業告一段落,暫時在香港休息。H先生是個國際遊民,成年後從未在一個城市住過五年以上。東京一直在他的bucket list上(這輩子要去住一住的地方)。

隨着疫情到來,香港封關,越來越多的朋友離開香港,有些去了西方,有些回了大陸。入境的航班上人越來越少,而離境的航班永遠是滿滿的。在我們「接下來去哪裏」的討論中,東京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而留在香港的理由也不再那麼充分。我終於妥協了:「好吧,我們去東京。但不用那麼急,你先把房子學校都找好,我和孩子再慢慢過去」。

2022年初,我們一家卡在美國西岸,香港嚴厲的隔離政策成了催我們離開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和H先生討論後,決定先回到隔離政策相對寬鬆的台灣,同時把搬到日本的計劃提前到2022年夏天。

縱然是如我和H先生這樣,習慣於幾年搬一個地方的人,也預感到了新冠期間國際搬家的困難。首先,日本當時沒有開放旅遊和短期訪問簽證。H先生要先找到一個能sponsor(贊助,或者說是擔保)他工作簽證的公司,給自己爭取一個高管的名號,申請到高級人才簽證,才可以給我們一家老小合法的身份。其次,2022年初的香港,台灣和日本都還有着嚴格的隔離要求。所以我們去任何一個地方一趟,都是離家一個月的旅行,而留在家裏那個人就要獨自照顧兩隻幼崽,還是在學校時不時停課的狀態下。

最終,H先生的革命樂觀主義(雖然麻煩,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搞定的。等到了日本就有好吃好喝,春天櫻花,秋天紅葉的好日子了!)戰勝了我的失敗主義情緒。我們兵分三路,H先生負責搞定一家老小的簽證,找到日本的學校和租房;我負責香港家裏的打包,退租,處理帶不走的車和家具。兩隻幼崽臨時送進台灣的幼兒園,再請婆婆小姑一起幫忙照料。

我們離開香港時,只帶了三個箱子,每個人的衣物不過三四身。誰想到靠那三個箱子過了西雅圖的冬天和台北的夏天。但這種顛沛流離也最能建立革命感情。我們都知道對方忙得焦頭爛額,反倒互相體貼起來:你今天有重要的電話會要打,我把那兩隻小的抓出去轉轉,順便買回全家的晚餐;我明天有三件事都到deadline,娃的學校申請你就默默填完交掉。

我和H先生開玩笑,說我們從疫情前的周末夫妻變成了二十四小時在一起的室友,要不是有疫情搬家這個「外敵當前」,我們恐怕有吵不完的生活細節。但在無數deadline壓力之下,我們變成了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每到夜幕降臨,白天的工作結束,孩子聽完第N個故事沉沉睡去的時候。我們就很有默契地開上一瓶酒,把電腦搬到餐桌邊,一邊繼續做白天沒做完的工作,一邊暢想一下到東京後的美好生活。

03

過了個手忙腳亂的禮拜一,處理完白天的事情後,下午,又急匆匆跟H先生去涉谷置辦新家需要的電器。

以前來東京多數是出差,集中在六本木地區,對涉谷沒有太多印象。最近為了買東西,密集來了幾次涉谷。從地鐵站走出來,隨着洪水一樣的人流,進入那個被十幾層樓高的電子屏幕包圍的廣場,還是感到一陣陣的暈眩。

日本社會給人的印象通常是有禮貌,體貼,邊界感強。但那些閃爍的電子屏,合成器音樂,和帶着高八度聲線的廣告人物卻帶着強烈的入侵感。不管你看哪個方向,你都無法躲開它們。不知道是廣告的誇張語氣,還是三層樓高的卡通人物,或者不合人體工學的比例,每次到這個街口,我腦袋裏總有一個「假的,假的」的警報在BB做響,連腳下的路面都踩得不紮實了。

轉過一個街角就到了高樓後的小路上,這裏的氣氛更像香港的鬧市:五六層高的小樓窄窄地擠在一起,每一棟門口都掛着四五個招牌:拉麵店,居酒屋,燒肉店……順序像隨意堆砌出來的,沒有什麼邏輯。街頭的氣味也更複雜:新鮮的食物味,濃重的酒味,老舊房屋帶來的霉味,甚至某些牆角可疑的尿味,再蓋上藥妝店裏傳來的脂粉氣味。

每一座城市大概都有這樣的A面和B面。A面是緊繃的未來感,要用潮鞋潮服的光鮮亮麗,顯示緊跟時代的決心;而B面是懷舊和鬆弛,讓疲憊的人群不再顧慮別人的眼光,只做自己。

期待忙完這段,有時間輕鬆地逛逛這些小街小巷。端一杯啤酒或者咖啡,坐窗邊看看往來行人,猜測一下他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過一個空閒又奢侈的白天。

04

我們在東京租的房子終於交房了。

一進屋裏,發現中介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一共有四個員工在屋子裏等我們。房間已經打掃乾淨,他們不光自己帶了拖鞋,還幫我們準備了一次性拖鞋。

先是交接鑰匙,然後一一確認房間裏的水、電、煤氣、空調、電器設備都可以使用。為了方便我們,所有開關上都貼了英文的標籤。另外有三本厚厚的「房屋使用手冊」:第一本是常用的內容,包括本區垃圾分類規則,垃圾收集時間等。第二本是大型設備的使用手冊,比如空調和熱水器,還有房子的平面圖,水電管線位置。第三本則是比較小型設備的使用手冊,從自動沖洗的馬桶到有感應功能的過道燈,應有盡有。

管理人員對房子檢查得非常細心,甚至冰箱裏的某一層隔板上有裂痕,也會在交接書上標識出來。後來,還幫我們約了煤氣公司上門開通煤氣,以及安保公司來教我們使用安保設備。所有這些都在兩個小時之內搞定了,效率很高。煤氣公司的員工特別交代:地震時煤氣供應會自動切斷,我們需要在地震結束後,自己去屋外按一個重置按鈕。

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大家都有很強的避險意識。我們送小熊去讀書,第二天老師就給了我們一個緊急聯絡卡,裁成信用卡大小,上面是港區政府的緊急電話,下面有一行數字代表了這個學校。如果發生地震的情況下,老師可能會帶小朋友去其他場地避災。而家長打那個緊急電話,輸入學校的代碼,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小孩在哪裏。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日式的房屋大都裝修得平實低調,很少有羅馬柱大理石牆這類「豪裝」,內部空間也都很緊湊,顏色都是大地色系。但每一處硬件設計都會有安全的考量,避險程序也很合理。

正式住進了自己(雖然也是租)的房子,家裏兩隻小鬼非常興奮,在空蕩蕩的屋子裏上躥下跳,一會兒笑一會兒叫。

這是過去八個月里他們的第六個「家」,還不算中間住過的酒店。小朋友其實還沒有很好的時空概念。小熊經常把「昨天」和「剛剛」混着使用,也搞不清台北和西雅圖哪個離東京更遠一點。所以在這個年紀,頻繁搬家應該不太影響他們的安全感——只要有父母在身邊,生活規律不要打亂,就可以照樣吃得好睡得好。

05

H先生這兩天在買車,簽合同時才發現:日本簽合約之前需要先登記印章。於是,在一個暴雨颱風天,H先生騎着他的爸爸自行車,拿着他新刻的印章去區役所登記。

區役所的人態度很好,幫他取號,拿表格,填完表格拿到他的印章,一看,登記不了。因為他的印章上是中文名字,而在留卡上是英文名字。雖然我們的護照是中英文都有的,但在留卡和印章要保持一致。

H先生問,附近哪裏有印章店?公務員姐姐很為難地說「附近有好幾家印章店,但我們不能推薦某一家給你」(大概是為了廉潔考慮)。H先生請求無效,用Google map搜又搜不出印章店,只能騎着爸爸自行車,頂着大雨一路找起來。第一家店,20分鐘可以做完,但是不做英文印章;第二家店,可以做英文印章,但要七天後才能取;找到第三家,終於可以做英文印章,第二天取貨,這時候從他離家已經快要三個小時了。

晚上跟一個日本朋友吃飯,H先生大力吐槽了一下奇怪的印章制度。我們的結論是,日本人太擅長制定規則了。為了讓一線的公務員少做或者不做判斷(減少犯錯,也減少貪腐機會)制定規則的人就要事無巨細把所有可能的情況,以及如何應對都固定下來。但實際上任何一套制度都不可能把所有可能性窮盡。規定過於細緻,工作人員失去了處置權,那些「特殊情況」的人就只能在一個四面是牆,迷宮般的系統里來回打轉,需要無窮的耐心才能找到出路。

06

兒子小熊的學校舉辦「家長日」,邀請家長去參觀他們的教室,聽老師講解「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

幫小熊申請蒙氏學校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之前也自己了解過一些關於蒙氏教育的理念。Montessori教育強調美的環境、教育者對於孩子的信任,會基於對孩子觀察來設計活動,開發了大量適合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具。

Montessori, Piaget和他們同時代的先鋒教育家距離我們都100多年,一個世紀來經歷爭論和改進,在西方社會(包括日本)已經算是主流觀念了。但對我們兩還是全新的。有些理念我會本能地贊同。比如Piaget講身體發展是智力發展的前提,而知識是有層次的——當小朋友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都還沒有形成,就要求他們背誦大段文字;或者在他們對世界還沒有感官上的理解時就要求他們做邏輯判斷等——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和挫敗感。

我跟H先生討論了很久,一致同意我們更希望孩子們有對世界的好奇心,跟人打交道時的同理心,敢於冒險的精神,再加上比較好的自理能力(既包括基本生活技能,也包括照顧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最終讓我們選擇這所蒙校,是被校長的一段演示所打動:校長給我們看了一組蒙氏的數學教具,是一個彩色的正方體,裏面有8個小方塊/長方塊組成。所有的正方體/長方體只有兩種邊長,分別是a或者b,而把他們組在一起,其實就是用幾何的方式驗證了(a+b)3= a3+3ab2+3a2b+ b3的兩元三次方程。(在YouTube上搜索Montessori trinomial cube可以看到具體過程)。我從沒想過數學可以用這樣直觀的方式來學,但這比我當年硬背公式的方法有趣多了。

小熊到這所蒙氏學校上學有三周了,他很喜歡。

蒙氏學校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所以老師要一直觀察學生,找到他們能力的邊緣,鼓勵他們自主學習。這種形式要求老師在每個學生身上都花費大量時間,所以師生比不能高。此外,對老師的判斷力和知識儲備也有要求。

學校有用一個和家長溝通的網站,老師每天放學後會放一些當天活動的照片,每個家長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部分,平均每天2-3張。老師還會在照片下面寫上她們對學生的觀察。比如昨天有兩張照片是小熊坐在桌前練習穿珠子。老師在其中一張下面寫到:「小熊開始對這項(穿珠子)活動本身感興趣了。他先是把珠子放桌上用一隻手穿,很快就開始把珠子舉起來在空中穿,這說明他的左右手協調性有進步,可以做比較複雜的配合動作。」

有了這樣的觀察,今天老師就給他介紹了更困難的雙手協調工作:洗盤子。平時在家我們不敢把陶瓷盤子給他洗,家裏的水槽也太高他夠不着。看得出照片裡的小熊對於能自己洗盤子非常開心,一隻手把盤子按在小水槽里,另一隻手拿着刷子刷刷刷,像模像樣的。

我們也很高興他能在學校玩得開心,同時學到實用的生活技能。這所學校有自己的菜園子,小熊很快就可以去摘蔬菜了。再大一點,他還可以跟老師去郊區的稻田裏種水稻,我們也是很期待呢。

07

9月28日,我們的100多箱個人物品在漂流了五周之後,終於送到了我們的新家。

這次用的日本搬家公司很給力,來了七個年輕人,有男有女。他們進門先查看了動線,確認了每個房間需要放的家具,把所有的轉角和地面都用紙板保護起來。然後在門口貼上了一張單子,上面列着所有箱子對應的號碼,每進一箱,就劃掉一個號碼。八個小時裏,他們不光幫我們把所有東西拆包,衣物酒杯瓷器一一放進柜子,還在沒有說明書的狀況下,把各種家具重新組裝起來,臨走前還收走了所有包裝材料和我們不要的雜物。

不過送走了搬家公司,我們依然要花大量時間,把所有東西分類,整理。碗碟杯子床單衣物都需要清洗,書籍CD要分類上架,文件要分類處理。

第一天我們只是把大類的東西分好,洗了兩缸床品,晚上睡在了沒有床單的床墊上。第二天我整理完了廚房和儲藏室,洗了所有鍋碗瓢盆和餐具,把所有的衣服分類掛好,把小熊和妹妹的玩具分類;H先生曬了被子枕頭,用我們自己的鍋煎了牛排,煮了雞肉蔬菜鍋做晚餐。晚上我們睡上了有陽光味道的床,夢裏還在拆包洗衣服。

第三天,終於只剩下小物件要處理。上午,我一邊打工作電話,一邊收拾了書桌;H先生出門去處理銀行賬戶和交各種水電賬單。下午我們兩個決定給自己放個假,約了理髮師去修剪快兩個月沒處理過的頭髮。

從代官山的髮廊出來還只有下午四點多,陽光斜斜的從山背後照在乾淨的街道上。我們兩個坐在街邊小店點了兩杯啤酒,看着路邊穿制服,滑着滑板放學的中學生走過,舉杯碰了一下:搬家終於完成了,We made it!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三明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2/181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