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深度!俄烏戰爭,已轉化為美國「根」之戰!

誰的戰隊更具智慧,誰才會贏得最後勝利。

最終,仍然是人才之爭。

以英國的 QS排名為例,美國依然穩坐榜首,排名前三的學校全都來自於美國,分別是 MIT、史丹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在 QS今年前200的排名中,一共有46所美國大學上榜,其中5所進入前10,29所進入 QS排名 TOP100。

而這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3月移民超388萬人,民眾稱等局勢好轉再回!

再舉一個例子,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優秀年青才俊,最終紮根於美加世界,這次就表態支持烏克蘭

如果這樣的優秀人物都往歐美世界走,那俄羅斯未來讓人擔憂。

失去了最優秀的人才,那就失去了競爭的根本。

08

法律之根:長臂管制中的程序正義

文化之根,已是過往。

人才之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人才擁有安全感。

所以,如何保證當權者不破壞規則,便涉及到法律之根。

制定嚴密的法規行為來約束當權者,才能保證自己立於文明高地。

只有讓更多人相信正義,相信法律存在的力量,才能擁有說服世界的邏輯。此次俄烏戰爭中,美國想方設法地針對俄羅斯,但仍然是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

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此次聯合國五常一票否決權被限制,美國表態支持。

這一舉動美國不可能沒有在其中攪渾水,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可能直接去廢除一票否決權,依然需要在聯合國的規則內進行。美國在實施國際法中經常談到「長臂管制」,是要遵循自己的法律。

如果沒有了程序正義,那麼文明將面臨巨大災難。

09

經濟之根:SWIFT的金融威力

沒有經濟的支撐,別說打仗,吃飽肚子都難。

先不說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它的主體還是掌握在歐美世界。

可以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SWIFT支付體系,便掌控在美國手中。

1977年 SWIFT發佈,當年全世界就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日處理 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現在日處理的金融電訊達到了三千多萬條,資金以萬億美元計算。

今天,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接入 SWIFT平台,SWIFT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而現在運行在 SWIFT平台上的主要貨幣是美元,美國可以通過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 SWIFT交易。

所以,當俄烏戰爭爆發時,美國一聲令下,就可以將俄羅斯銀行踢出 SWIFT。

當美國扔下這枚金融核彈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時,俄羅斯儼然成為了一座金融孤島。

因為支付體系被切斷,便再無法與世界進行貿易。

所以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國家在美國指揮下紛紛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掌控在美國手中,難道哪個國家願意閉關鎖國,成為金融孤島?

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大難題。

目前在 SWIFT系統之中,如果想要擺脫經濟的控制,必須重構一張支付網絡。

結語

透過俄烏戰爭,要構建自己的「根」力量

當俄烏戰爭剛剛打響時,不少人認為,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烏克蘭。

甚至於有人說出了1小時22分佔領基輔的「神話」。

然而當戰爭長線拉長後,俄烏戰爭背後,是美國打響的一場「根」的戰爭。

技術之根、開源之根、經濟之根、法律之根、文明之根……

這哪裏是軍事的對抗,最終是「根」的較量。

簡單的敲擊鍵盤宣洩情緒是無能的顯示,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全球任何一台第五代戰機,都有數十萬行代碼;

任何一枚制導導彈,最終都由各種軟件在控制;

每一枚 IC晶片背後,是全球頂尖人才的智慧;

……

現代戰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鍵盤上。

當然,此鍵盤非彼鍵盤。

透過俄烏戰爭,必須時刻警惕:該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根」?

成為更強的「根」的國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擁有更多「根」。

這決不是靠嘴炮或者軍事可以戰勝的,靠的是什麼呢?

一個智慧民族,一定會知道答案。

如果不知道,那你得反思一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擺古論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9/18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