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深度!俄烏戰爭,已轉化為美國「根」之戰!

引言變異的戰爭

俄烏戰爭的第1天,可能與軍事有關。

俄烏戰爭的第10天,已經是科技的 PK。

俄烏戰爭發展到今天,這已經是「根」的較量。

前線的每一次爆炸,絕不僅僅與 TNT當量有關,而是在科技之根、金融之根、文明之根、法律之根的全方位較量。

時代變了,不能再沉迷於冷熱兵器的「亮劍」。

大國之間的博弈,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根」力量的綜合較量。

俄烏戰爭中,每一次「鳳凰幽靈」無人機的出擊,每一枚「縞瑪瑙」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發射,後面是晶片製造、電子作業系統、電腦超算、衛星導航、雷達跟蹤、光學感應、軟件集成等多方面技術的 PK。

如果不從底層邏輯來理性探討,僅僅逞口舌之快是看不到真相的。

01

看不到的「根」力量

俄烏戰爭剛一開打,有三件事值得思考:

第1件事:甲骨文 Oracle用3個小時「屏蔽」了俄羅斯的所有用戶,甲骨文擁有全球最大的關係型數據庫,佔據俄市場半壁江山。

第2件事:全球統一金融結算系統 SWIFT系統將俄羅斯許多銀行從中移除,在金融上切斷俄羅斯對外貿易。

第3件事: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宣稱啟動「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系統,烏克蘭可以通過「星鏈」衛星連接上因軍事行動而被中斷的互聯網。

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根」力量展示。

數據庫是互聯網技術的「根」,SWIFT是金融系統的「根」,星鏈是通信系統的「根」。

在和平發展的時代,這些根被埋藏在「全球化」表象下,被包裹在城市的繁華夜色里。

但一旦出現戰爭情況:「根」的力量展露無遺。

從俄烏之間的這場戰爭,梳理美國的八種「根」力量。

看這些根,是如何影響戰爭的走向。

02

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對抗

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門的晶片製造為例。

沒有晶片的現代武器,基本就是一堆廢鐵。

擁有高精晶片的武器,越是在戰爭中處於金字塔尖。

美國的「彈簧刀300」,電子系統集成化程度很高,使用了精密晶片和電容原件。

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Kh-47M2 Kinzhal),同樣也密佈微電子電路及超算晶片操控。

如果最後失去了精尖晶片的支持,戰爭怎麼打?

誰是晶片技術之根,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幾家明星晶片企業,例如三星、台積電等。

美國的晶片企業有多少?包括英特爾、高通、博通、microchip、霍尼韋爾、IM Flash、IXYS、Skyworks、TowerJazz。還有 Vishay、TSI、Skorpios、X-FAB、TowerJazz、TI、Kokomo、MACOM、Elmos、Skywater、Sanken、NXP等。

就算台積電這樣 TOP1的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 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

這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在俄烏戰爭如此謹慎小心的原因,這是真正的現實困境,不是由鍵盤俠能夠改變的。

若沒有高能晶片補給,武器不過是移動的標靶,俄羅斯晶片一旦消耗太多,沒有根的支撐,戰爭越打到後面越被動。

所以晶片技術,一定是需要努力開拓的。

03

作業系統:現代科技的軟體基石

除了硬件基石,軟體基石同樣重要。

而軟體中最核心的技術,那就是作業系統。

每一個硬件後面,總有軟件代碼在後面支撐。

沒有優秀的軟件系統,再好的肉體也沒有靈魂。

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美國的 Android與蘋果的 IOS系統,構成了現代手機應用平台的兩大基石,它連接着整個代碼和數據終端。

優秀的作業系統可以讓軟件流暢的運行,流暢運行的軟件可以讓硬件多出1秒的打擊時間,這1秒的時間可能就決定某次戰術的成敗。

為什麼俄羅斯戰士的手機,在戰場上成為被對手定位的可怕機器,而烏克蘭的手機則是一個特別好用的分佈式通信終端?這後面就是作業系統和各種軟件在共同作用,俄羅斯有些高級將領被清除,正是因為有 AI軟件和計算終端協作完成。

作業系統的落後,軟件體系的缺乏,可謂錐心之痛。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極光 AuroraOS流動作業系統。

可誰又知道 AuroraOS流動作業系統基於開源 Sailfish OS。Sailfish OS是哪裏的?它是俄羅斯此次的對手之一的芬蘭 Jolla公司開發,真是悲哀且荒謬。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擺古論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9/18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