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其實,普通家庭出現這些信號,預示了兒孫後代的大吉

有人說過,家庭是福氣的源頭,也是每個人最後的歸宿。

家庭,就像是土壤,而每一位兒孫,都是土壤當中的種子。這土壤好不好,會影響到種子生根發芽的過程,也會影響到樹木後來的情況。

哪怕這些花草樹木「零落成泥碾作塵」,結果都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罷了,歸宿依舊是這片大地,這塊土壤。

這種「家庭福氣論」的觀念,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原生家庭的問題。

一個人品行端不端正,做人有沒有正氣,做事夠不夠勤奮,跟他天生的性情有一定的關係,但他的原生家庭,會給他造成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會持續到人歸去的那一天。

有些人做作不堪,陰謀詭計一大堆,那他們的父母,就肯定也是這樣的人。有些人三觀端正,做人踏實,那他們的父母也不會是大奸大惡之人。

家庭對於普通人的影響,那是巨大的。要想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就生活於家庭當中,難以置身事外。

要堅信,家庭中出現這些信號,暗示了子孫的大吉。

一、家中風氣端正,兒孫不會差到哪裏去。

一個社會,需要良好的風氣;一個世道,需要積極的風氣;一個家庭,也需要端正的風氣。風氣,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它是一切事物的靈魂。

道家的老子,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以無用為用,才是大用。

大致意思是,我們重視看得見的一切,就等同於關注表面,那是不夠深入的。唯有把看不見的部分也重視起來,才能從靈魂深處,去重塑一個人的品性。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他家庭的風氣,就是以陰謀算計為主。這般陰狠的風氣,讓他的兒孫奪取了天下,同時也讓他的兒孫很快失去了天下。

過分陰狠,過分厚黑,那是有問題的。一切走極端的行為,都是沒有好結果的。更何況,算計到了最後,就只能是害人害己罷了。

家庭最好的風氣,莫過於腳踏實地,勤勞守信。如此,這個家庭將長久不息,生機不絕。

二、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人,那是子孫之幸。

有道是「修德齊家,成事之基。」

修養自己的德行,然後治理好家庭,這才是做成一番大事業的基礎。就是這麼一個「德」字,看似沒有錢財重要,可實際上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

家中的長輩重視錢財,而不重視德行,那你就算把上億的身家留給子孫後代,他們也都會迅速敗光,整個家庭逐漸走向衰落。

反之,家中的長輩重視德行,永遠以好的品德來教育兒孫,那他就算沒有錢,家庭環境一般,兒孫後代也不會差到哪裏去,終究有興旺發財的那一天。

更何況,老人有德,三代興盛。老人無德,禍害一家。

人之德行,其實是可以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的。它就像一個保護符,庇佑着你的後人,在關鍵的時刻助他們一把。

三、家中有讀書的好習慣,那是後代之幸事。

談到家庭,就不得不提到這麼一個問題——讀書。

讀書,不是跟學校有關嗎?為什麼能扯到家庭呢?現實的情況是,家庭是每個人一生的學校,而普通的學校,不過是暫時學習的寄居地罷了。

難道說,離開了學校,我們就不讀書了嗎?當然不是。無論是誰,要想家庭興盛,就得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最好一家人都好好讀書,讓知識來滋潤頭腦,不讓自己的大腦成為知識的荒原。

謂「書卷家中蘊,萬世傳不息。」這書卷氣,終究可以提升家族的底蘊,以至於家庭可以長久地傳承下去,不會出現斷代的情況。

哪怕不談及傳宗接代,一個人經常讀書,也會讓他逐漸看透這世間的真相,明白世界運行的規則是什麼,不至於迷迷糊糊,在漫無目的過程中度過這一生。

如果你身為長輩,不妨從你開始,就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這種做法,短時間內也許沒有什麼效果,可從長時間來說,會讓人一生受益。

寫到最後

一個家庭的興盛,到底要依靠什麼條件呢?物質上,要靠錢財;精神上,要靠風氣;長久上,要看修德和讀書的習慣。

物質,終究有消散的那一天,本質上來說毫無價值。精神風氣,以及修德的原則,能讓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前者,無法造就後者。而後者,卻能造就前者。

一個有德之人,再搭配上終身讀書的好習慣,相信他的後半生,將如同玉石一般,晶瑩剔透,閃爍光輝,讓人欽佩。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8/181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