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今年已經60多歲了,隨着年齡的增加,身體小毛病不斷,眼神越來越差,腿腳也不利索了,每次上下樓梯都累得氣喘吁吁。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奶奶每次買菜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多買一些囤在冰箱裏,想着反正有冰箱也不會壞,免得每天都得下去買菜。
子女每次回來看她的時候也會給她帶很多的食材,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因此,王奶奶一直有吃凍肉的習慣。前些天,她看到一篇文章說,吃凍肉致癌,嚇得她把家裏的存肉全都清掉。
一向惜命的她,還花大價錢去醫院做了全面體檢,結果除了三高,沒有其它疾病。
這讓王奶奶覺得很奇怪,自己也吃了好幾年的凍肉了,到底文章里說的是不是真的?凍肉還能不能吃?
一、長期吃久凍的肉會致癌,是真的嗎?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吃過凍肉,特別是在過年時期,家家戶戶都會備很多的食材,吃不完的自然只能凍起來,然而吃這些肉真的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山東電視台《生活大調查》曾走訪了當地的幾戶家庭,找到了冷凍了一年的豬肉、兩年的魚肉,對肉類內的物質進行了檢測。
結果發現,冷凍一年的豬肉內揮發性鹽基氮比正常的新鮮豬肉高出了一半,而魚肉內的值更是高出了120%。
雖然兩種肉類的指標均沒有超過臨界值,但該指標增加時在提示食物有腐爛的風險,人在攝入後出現食物中毒的幾率也會增加。
還有就是一些人日常凍了肉之後會反覆解凍復凍,這樣做容易導致細菌大量滋生,甚至會因此而產生致癌物,這類肉在食用之後可能會增加身體患癌的風險。
部分人家裏冰箱的溫度不夠低,導致肉類無法很好地儲存,食用後可能會誘發腹瀉、腸胃炎出現,威脅健康。
但這並不代表攝入凍肉就一定會致癌,癌症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長期作用下形成的結果,並不是單一吃凍肉就能導致的。
不科學的儲存或時間過長,導致霉變,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這不等於吃了就會患癌,凍肉致癌存在多種前提條件。
因此,日常正確食用,對此也無需過多擔心。
二、長期吃久凍的肉,真的危害是這3個
《生命時報》曾做過一次實地調查,發現我國家庭存放肉超過半年的比例達到了42.2%,其中存放>4~5年的比例為5.5%。長期攝入冷凍肉,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這些危害。
首先,肉在冷凍的狀態下不會有大量細菌繁殖,但在化凍時則比新鮮肉更容易會滋生細菌,特別是一些經常化凍、復凍的情況。再加上,冷凍時的低溫雖然可以抑制細菌繁殖,但卻無法阻止脂肪、蛋白質出現氧化,肉類的變質不會因此而延緩,很多肉在放久了後會逐漸變成褐色、發黃,產生大量容易加速人衰老的脂肪氧化產物。
其次,長時間冷凍肉製品,容易讓肉的口感發生變化,吃起來會非常柴、硬,肉類原先的鮮味和鮮嫩的口感將不復存在。
最後,冷凍肉內含有的B族維生素、蛋白質等成分會大量流失,導致食用後也無法補充到營養,還可能有一定的健康隱患。
三、冰箱裏的肉凍多久就不能吃了?為你講清楚
那麼,這是否說明冷凍肉就不能吃了呢?跟隨小妙一起來具體地了解這個問題。
1、不同肉類在進行冷凍前需要進行的處理也不同,家禽、海鮮類食物應該要掏乾淨內臟後清洗乾淨後再進行冷凍,肉類和其他食品在放入冷凍之前也要清洗乾淨表面,避免細菌殘留。
2、豬牛羊肉等紅肉的保質期一般在10~12個月、雞鴨鵝等禽肉的保質期一般為8~10個月、海鮮建議最好在4個月內食用、玉米板栗以及豆類這些蔬菜建議在5個月內食用完、速凍的主食一般建議在1~2個月內吃完。
3、冰凍肉類之前,可以將肉類分成小袋,根據實際需要,分成一次食用的量,避免反覆解凍。注意,不同的肉類要分開存放,建議用保鮮袋、保鮮膜包裝仔細,避免讓水分流失影響食物的口感。
四、科學吃凍肉,做好這3點
日常建議肉類還是現買現吃最好,但有些時候還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吃不完的情況需要凍起來。食用凍肉時要注意三個細節,做到健康吃肉。
1.不要解凍後又冷凍
解凍肉類時最好先在冷藏室放一夜,自然冷藏進行化凍,這樣做可以減少風味和肉汁的流失,同時也能減少細菌的滋生。注意,在化凍之後要及時烹飪食用,不要再次進行冷凍。
2.存肉時建議貼個標籤
儲存凍肉的時候最好貼個標籤,讓自己可以明確知道肉的保質期和購買日期,先存放的要先吃完。如若放置時間過久的話,也要及時丟棄。
3.採用紅燒或燉煮的烹飪方式
儲存時間較長的凍肉,可以選擇紅燒、燉這類的烹飪方式,肉類內含有的微生物會在長時間的烹飪下被殺滅,且這種烹飪方式可以幫助提升肉類的口感。
新鮮的食物不論是在口感還是營養價值上都會比冷凍的食物要好,但不可避免的有時候會需要吃凍肉,吃的時候注意上述的幾件事即可,偶爾而為之也是無傷大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