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無效醫療」需曝光!專家坦言:很多藥無需服用,很多手術不該做

你遇到過無效醫療嗎?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當疾病來臨,積極治療無疑是有利於疾病恢復的,但無效治療、過度治療反而可能害人不淺,傷錢又傷身

媒體曾經曝光過輔助藥物濫用的情況,在一次檢查中,調查人員發現一位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輔助用藥花費9700元,而實際起到治療效果的藥物僅需約1000元即可,也就是說,醫生無端給患者多開了8000多元的藥物。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史錄文表示:不合理用藥的現象在如今十分常見,這對於老百姓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傷害,同時也是對醫藥衛生資源的極度浪費。

然而,無效醫療不僅僅存在於藥物的濫用上,很多病人吃着不該吃的藥,做着多餘的治療,有些手術做了之後,不僅沒有減輕病症,反而會讓病人更痛苦,卻也在繼續做。

一、無效醫療之惡:從仁術到「賺錢術」

01.小小的傷風感冒,檢查費高達1500

天氣多變,小張不慎感冒,吃了許多的藥後病情依舊沒有好轉,於是就醫。

接診的醫生在問了小張的病情後,要求他進行一個全身檢查。對此小張覺得莫名其妙,自己不過是感冒而已,有必要做全身檢查嗎?

醫生告知他感冒可能是一些大病引起的。說得小張很害怕,沒辦法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了全身檢查,其中包括有血液檢查、腦CT、核磁共振等,最終的結果顯示他就是普通的感冒。

而這一圈檢查下來,花了他1500元。回去後小張發朋友圈「訴苦」,一名懂法的朋友認為他是被醫院坑了,建議小張去找醫院退款,但醫院稱這是正常的診斷流程不同意退款。

於是小張將醫院告上了法庭,法院最終判決醫院全額退款檢查費用。

02.因頭暈就診,治療後卻留下了偏癱

老劉快50歲了,近期頻繁的出現頭暈症狀,在兒子的陪同下去了醫院檢查。經過檢查,醫生告知他們病情危急,需要進行腦血管支架介入術。兒子對此沒有疑義,很痛快地簽了手術同意書。

本以為術後父親可以恢復健康,令人沒想到的是術後老劉出現了異常的血壓升高。經過治療命是救回來了,但卻留下了永久的左肢偏癱後遺症

對此,小劉覺得難以接受,在與醫院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將醫院告上了法庭。

經司法中心鑑定,認為醫院對於老劉病情的診斷不夠嚴謹,存在過度治療,應承擔40%的過錯責任,被判賠償老劉父子各項損失19萬元。

二、常規手術也可能存在過度治療

在生活中,過度醫療的例子屢見不鮮,很多常規的手術也存在過度治療現象。

1.心臟支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介紹道,2000年我國心臟支架手術約進行了2萬例,到2011年時增長了20多倍,達到了40.8萬例。

國外對於心臟支架的放置非常生長,比例大約在7:1左右,而我國的比例可達到15:1。且很多患者體內被放置了超過3個以上的支架。

對此時任山東省胸科醫院醫學工程部主任毛樹偉覺得十分痛心,他說「心臟支架放置3個以上就失去了臨床意義,7個以上的純粹是在賣支架。」

2.甲狀腺

柳葉刀-糖尿病內分泌學》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但甲狀腺癌的死亡率仍保持在低位,全球的死亡率數據都非常接近,這表明甲狀腺癌存在過度診斷的現狀。

之所以有這種情況,和近年來影像學檢測技術越來越成熟相關。檢測技術成熟後使得很多甲狀腺癌被檢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在近年來不斷攀升。

但大部分的甲狀腺癌患者罹患的是微小甲狀腺乳頭狀癌,這類癌症具有生長慢、惡性程度低的特點,直徑一般不超過2cm。很多患者一生都可以和這個癌症和平共處,在去世後沒有進行屍檢的話並不會得知其罹患了甲狀腺癌。

對於一些沒有甲狀腺癌相關疾病風險因素的人群,不建議進行頸部超聲檢查。在檢查後發現病灶小於1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人群,應該定期進行檢測,當發現腫瘤存在進展時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3.肺結節

現如今胸部CT的普及應用使得很多微小的肺結節被人們發現,這中間有很多結節是良性或陳舊病變,長期伴隨着我們的成長。

很多人在查出存在肺部結節後,第一反應就是要趕緊進行手術治療,害怕結節演變成癌。事實上,肺部小結節中超9成為良性結節,不需要進行干預,只需要定期隨訪即可。

對於查出肺部存在結節的人群來說,日常要注意定期隨訪,觀察肺部結節的變化特徵後再配合其他的檢查明確誘因,最後才需要考慮是否進行治療。

4.腫瘤

現在腫瘤的治療非常多,包括傳統的放化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等,不同的治療方案適合於不同的患者。但很多癌症患者由於求生意願過於強烈,為了延續生命會嘗試各種治療手段。但很多時候這些方案並不適合他們,更甚者會加快他們病情的發展速度,導致患者死亡。

對於罹患癌症的患者而言「不走彎路就是捷徑」,選擇專業的醫生為自己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是延續生命的最佳方案,而不是盲目地嘗試大量的治療方案,反而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雖然存在過度治療現象,但隨着醫療制度的完善,這種現象也在不斷減少,要相信醫生。

比如心臟支架是心臟狹窄程度過高患者的「救命稻草」,預防結節也能降低癌變風險,積極治療腫瘤,即使到了晚期也能延長生命,提高生質量。

三、無效醫療危害大,醫患雙方如何儘量避免「無效醫療」?

無效醫療不僅會讓患者多花費很多的錢財,且對患者的健康無益,如何預防無效醫療成為全社會都要重視的問題。那應如何避免呢?

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席骨科專家李佛保教授認為,預防過度醫療需要醫患雙方都做出努力。患方要切實的了解病情,不要病急亂投醫,過分迷信一些高端的藥材、器械等。在查出病症後也要保持心態的冷靜,不必過分緊張。

醫方則要確立切實可行的約束機制,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意識,從患者自身的病情和經濟承受能力出發,制定適合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同時,國家、社會層面也需要對醫德醫風建設進行監管,當發現醫德喪失者,要及時進行批評、懲罰,樹立正確的醫療觀。

無效醫療的情況的確存在,但隨着醫療制度的完善,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少。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日常被查出患病後,一定要持有好的心態,切不可並且亂投醫。選擇正規醫院,專業醫生,才能有效避免無效醫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09/180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