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申請耶魯等12所大學全錄取 她分享心得

就讀台北市北一女的混血女孩Emily紐瑩姍,從小就熱愛閱讀,自會認字開始,就連去Costco都可以窩在購物車內看完一本書,求學過程從國小到高中從沒補過習,且一路念的都是公立學校,壓力大就靠閱讀來放鬆,最終申請上美國耶魯大學,作家王蘭芬也在臉書分享採訪紐瑩姍的過程。

坐在賣場購屋車裏也可以看完一本書

紐瑩姍的童年在父母親的期望下開心成長,除了吃喝玩樂外,她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做最愛的事就是「閱讀」。「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遺傳」,母親Gena透露自瑩姍會認字開始,坐着看書,躺着看書,連去Costco都可以窩在購物車裏讀完一本,Gena笑說「閱讀」給了女孩寬廣的視野,也造就她在台灣一路念公立學校,最終得以申請上耶魯大學的卓越能力。

母親分享有次一家三口吃完飯要走路回家,她與先生過馬路時突然發現紐瑩姍沒跟上來,嚇得趕緊回頭去找,才發現她剛在等紅綠燈時,站在便利商店前看手上的小說,沉迷到完全沒注意周遭的事物,讓母親笑說,「到底什麼書好看成這樣?」,而自上了國中後,當發現紐瑩姍壓力大時,「閱讀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紐瑩姍的爺爺是二次大戰時從德國至美國避居的猶太人,同時也是兒童文學方面的權威,因此不管是紐瑩姍還是瑩姍爸,都十分熱愛閱讀。一提到父親,紐瑩姍滿臉燦爛笑容,「我爸爸滿有趣的,他喜歡看書,也喜歡運動,還很會煮飯,我們家幾乎都是他在煮,我們還一起聽60至80年代的老歌,我在車上聽披頭四聽到他們都煩了。」

父母沒空管課業女兒上資優班嚇一跳

由於母親認為中文比英文難學,因此決定讓女兒從幼稚園到國小都念一般學校,「我工作很忙,出差時聯絡本都是爸爸簽的」,有天老師告知母親,紐瑩姍考上資優班,讓她當場嚇了一大跳。紐瑩姍也表示爸媽真的都沒在管她的課業,「直到最近申請學校,同學才知道我爸爸不會看中文」,便詢問以前作業都是誰幫她看的,沒想到紐瑩姍卻回復「為什麼作業需要爸媽看過,這種東西不是本來就是自己要做好嗎」。

紐瑩姍從小就養成負責的態度,連副科像表藝這些作業都要求自己認真做到最好,爸媽勸她「差不多就可以了」,她卻不願交出僅僅是差不多的成果。國小到高中這12年,紐瑩姍也從來不曾補習,母親說「她覺得那些時間可以拿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上了國中,紐瑩姍卻第一次面臨文化衝擊,「有一個什麼組長,非常喜歡大聲罵學生,很兇,不分青紅皂白一起處罰,我覺得那樣很不好,很沒有禮貌」,後來進了數理資優班後,果然令紐瑩姍非常感興趣,「我覺得裏面的老師,尤其是化學老師,改變了我的人生」。見到女兒上國中數資班那麼快樂,連父親都忍不住跟太太說「我懷疑老師餵她吃了什麼,才讓她那麼興奮,不管那是什麼,都給我來一箱!」。

紐瑩姍進了北一女科學班後,更是快樂到瘋狂,「班上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別人跟自己不一樣」。高一下科學班學生需要自己去找研究室參與研究並做出論文,因此紐瑩姍在台大的生物結構學研究室待了兩年半,「看看什麼基因可以轉變成什麼蛋白質,最遠大的夢想是找到可以分解環境毒素的東西」,並在高二下學期開始準備美國大學的申請,結果得到包括耶魯、布朗、柏克萊等12個頂尖大學的入學許可。

自認「學習熱情、關懷弱勢」是被青睞關鍵

紐瑩姍透露自己錄取多間國外頂尖大學的關鍵,「我覺得應該是我表現出強烈的多元學習熱情,還有跨文化的興趣,關懷社會與弱勢的態度。他們重視對弱勢的尊重,希望從大學出來的人可以照自己的興趣發展,並且擁有領導能力,做出社會貢獻。學校還非常在意,你在大學會是一個好的學生,好的朋友,好的同學。」

另外,紐瑩姍也坦言各校最重視的就是「作文」,而通常名校要求的英文程度,她表示「就是托福,滿分120,大概考100以上就可以了」。

然而,紐瑩姍從小不僅愛好閱讀外,也具備多項才藝。紐瑩姍在很小的時候就跟媽媽說想德文,並一路學到大,此外她還喜歡跑步、摺紙,甚至喜歡自己養酵母做酸種麵包,也會彈鋼琴跟結他。就讀北一女期間,她也參加熱音社,同時還是「青少年去塑聯盟」的一分子,成立視訊家教平台幫助原住民兒童。

而最終決定去耶魯,紐瑩姍表示是因為喜歡該校的「讀書風氣」,「他們會鼓勵你多修課,隨便修什麼都可以,直到你找到真正有興趣的東西,大二下才正式選系,他們認為大學新生大腦仍在成長,還需要時間探索,師生比是夢幻的一比四,80%的課是在小教室上。」

儘管當初第一間申請的斯坦福拒絕了她,紐瑩姍卻開心表示,「雖然很失望,但他們的通知書仍盡全力安慰落榜的人,上面寫誰也曾在18歲時被斯坦福拒絕,但最後拿到諾貝爾獎,成千上萬像他一樣的人,即使沒有進到斯坦福,也擁有充實美好的人生。」並誇讚這個「落榜信」真的寫得太棒了。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聯合新聞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28/176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