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高爾泰: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作者:

高爾泰簡介:著名美學家、畫家、作家,旅美學者。著有《論美》、《美是自由的象徵》等。本文選自其散文作品《尋找家園》一書,原名《沙棗》。《尋找家園》被譽為中文世界的良知作品。

【一】

新添墩作業站,是夾邊溝農場的一個分場。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之間遼闊的荒原上。荒原里除了小塊的沙漠和戈壁,大部分是鹽鹼地,望出去白茫茫一片。不是雪原的明淨潔白,是恆久地積澱着大漠風塵的慘白。近看斑斑駁駁,烈日下,蒸發着一股子苦澀重濁的鹼味。

我們的任務,是在這上面挖排鹼溝。每隔約一華里挖一條。據說讓鹼水從底下流走,不往上冒,地面上就可以耕種,溝面寬度不變,大約五米左右。溝底寬度也不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深度和坡度隨地勢高低從兩到五米多不等。挖到有水出來為止。

土抬上來,就倒在溝渠的兩邊。四個大隊一千多人,分段包幹。交叉着轉移工地。集中挖通一條,接着再挖新的。

何謂通?一溝有多長?要挖多少溝?都不知道。我們只是叫在哪裏挖,就在哪裏挖。一天挖到晚,一年挖到頭。

挖好的溝,有時會被風沙堵塞,必須及時挑開。如不及時,幾場風沙過去,有些地段就填平了。

曾經有人說,這是無效勞動。在每天晚上的"政治學習"會上,曾經有一段日子,各隊都集中火力,批判這無效勞動論。

大家都說勞動不光是改造自然,首先是要改造人,不能光算經濟賬,首先要算政治賬。

有人說,誰要是幹了一天思想沒得到改造,那才是無效勞動。

有人說,不,不是無效勞動,那是抗拒改造。

晚上的會一般是小隊會。一小隊八九個人或者十來個人,同一號子,通鋪,各坐各位。

點一盞墨水瓶子做的煤油燈,如螢如豆。微光中輪流發言。反省自己,檢舉別人。

誰磨洋工,假裝大便到工地外蹲着。誰有不滿情緒,踢倒了石灰線上的小木牌。誰怕吃苦,結了冰就磨蹭着不下水……諸如此類。說到哨子響了,熄燈睡覺。

這樣,我們白天勞動,晚上學習,天天一個樣。無窮的日子來了又去了,所有的日子都像是一個日子。

【貳】

除了晝長夜短的幾個月,我們總是天不亮就出工,黑了才收工。除了颳風,總是在星光和月光底下,吃早飯和晚飯。

早飯和晚飯一樣,都是白菜蘿蔔之類煮熟了,攙合進包穀面或其他雜糧面攪拌而成,我們叫它糊糊,很稀。要是稠些,就成了豬飼料了。每小隊半桶,抬回來自己分。

小隊長掌勺,每人一勺,約半加侖。如有剩餘,再分配一次。

中午飯是乾糧,通常是包穀面窩窩頭或者高粱餅。有時也有白面饃頭。拳頭般大小。早飯時發給,每人一個。是讓帶到工地上吃的。

可沒人帶到工地,都到手就吃掉了。吃完再喝糊糊。喝完糊糊,舐完盆,就去刮桶。刮吃那空飯桶壁上沾着的薄薄一層。

起先大家搶着刮,後來相約輪流刮。管教幹部們都不干涉。桶是木桶,比汽油桶矮些粗些。

我把它傾側過來,轉着用小鋁勺刮,隨刮隨吃。刮下來的湯汁裏帶着木纖維、木腥氣和鋁腥氣,到底上還有砂土煤屑,一併都吃了。

吃了仍然很餓,就像沒吃一樣。只有期盼着十幾個小時以後晚上的那一頓了。

工地如不太遠,中午可以有水喝。各中隊派回去抬水的人一回來,哨子就響了。大家放下槓子、籮筐、洋鎬、鐵鍬,都圍到桶邊。

沒飯吃,喝點兒水,也長力氣。有時候排鹼溝挖出去很遠,出工和收工都得走兩個多小時,就會一連十幾天中午沒水喝。

到時候,午休的哨音遠遠地叫那麼幾聲,聽起來像一隻失群的野鳥在風天中哭泣。

人們放下工具,緩緩爬出溝渠,隨地躺下。直到開工,都不再說話,也不再動彈。

那年我二十二歲,進來以前,剛從大學畢業不久。在校時愛運動,是校隊田徑代表,曾破江蘇省紀錄,平全國紀錄。

現在也躺下去就不想動彈。起來得要慢慢撐,因為腰和腿,都不能一下子伸直。多次想,這樣下去不行。

有一次下了決心,硬是把中午的乾糧留到了中午。但是在工地上我剛一拿出來,,就聽到了遠遠近近尖利如錐子,燒灼如炭火,固執如釘的目光齊朔朔掃過來的聲音。慌忙幾口咽下,從此不敢再試。

【叄】

一天,在一處新工地上午休,我枕着籮筐望遠。望見一棵孤樹,忽然眼睛一亮。離得遠,看不清。但我相信,那是沙棗。

沙棗是多年生沙漠植物,大西北常見。暮春開白花,香氣濃烈。晚秋棗熟,大小如杏仁,顏色金黃。皮厚核大中有澱粉,微酸微甜,多食澀口。

從前在蘭州,曾見村姑用紅柳筐子提着沿街叫賣。一碗三四十顆,價一角。

戈壁灘或鹽鹼地上不長別的樹,唯此偶或有之。眼下深秋,棗應已熟,整個下午,我一直在琢磨,怎麼得到它。

收工時,日己西沉,我耽誤了一下下,排在了隊伍的末尾。瞅准沒人注意,跳到低處伏下。等隊伍走遠了,起來貓腰,向晚霞里那個模糊的小黑點兒跑去。雖然貓着腰,遠處隊伍里只要有人回頭望,也還是有可能發現我的。好在這種事,沒有發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尋找家園》/卡夫卡的信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30/174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