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歷:
覺得身邊的人不喜歡,或是針對我;
總感覺領導話中有話,眼神意味深長;
犯錯後,腦子裏一直重複犯錯的過程......
其實現實什麼都沒發生,但內心裏卻上演了一場大戲,導致心累。
想太多,就是精神內耗的最大表現,這也是毒害自己最嚴重的一個習慣。
而當精神內耗,這個壞習慣達到嚴重地步時,危害不容小覷。
我就曾是一名精神內耗的受害者,翻看了許多心理學的書籍,也諮詢過心理醫生。後來慢慢改善了。
經過系統地整理、驗證、總結,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才寫出這篇文章。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壞習慣,請認真讀下去,相信這篇文章一定能幫你擺脫精神內耗的煎熬。
01
什麼是精神內耗?
首先澄清一點,內向不等於精神內耗嚴重。
我們常有一個觀念: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快樂。
其實不是的。
性格內向外向與快不快樂無關,它們的區別,集中體現在社交興趣上。
如果把一個外向和內向的人,分別關在家裏待上一周:
內向的人可能聽歌、看書、寫字,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間。
外向的人可能會先刷手機,然後開始在房間裏坐立不安,最後忍不住敲門:「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相反的,如果把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分別放進熱鬧的社交場景中:
外向的人,就像魚兒在快樂的海洋里暢遊。
內向的人則多少有點:「我在哪裏,這裏不屬於我,出口在哪……」的鬱悶感。
所以,內向的人不是不快樂,只是快樂的來源不同。
而且,內向和外向只是一個人某段時間的狀態。
沒有完全內向的人,也沒有完全外向的人,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流動的。
內向的人只要能保持內心平和,也沒什麼不好的,甚至還有很多優勢,比如思維縝密、承受能力強,想像力豐富等等。
02
精神內耗的表現和危害
關於精神內耗,最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胡思亂想。
精神內耗嚴重的人,通常會想太多,要求太高。
然後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感覺自己做不到,從而導致行為難產。
而且,在內耗過程中,會體會到一種隱形的疲憊。
比如說:
在無所事事的狀態下,也會感覺緊張、焦慮。
和人說話時,對方一點點的表情變化、語氣變化,就會讓自己在心裏琢磨很久,容易猜疑臆測對方對你的看法、對事情的想法。
不能心平氣和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只要有一點點的疑問,在你心裏就會放大很多倍,甚至感覺羞愧,自我懷疑。
如果把人的身體比做一塊電池,平常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工作,會消耗一部分的能量。
這些焦慮、猜疑、自我懷疑會讓你在什麼都不做的狀態下,持續地往下掉能量,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01從心理上
輕則,讓你感到持續性的不安、低落,使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2倍不止。
重則,像一顆隱藏在外表之下的「情緒炸彈」。
慢慢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爆發,讓人陷入崩潰,稍不注意還可能導致重度抑鬱。
02從身體上
如果精神內耗長期存在,會引發多種常見的身心疾病。
一些失眠、頭疼、沒胃口、經常做噩夢的反應,也都與精神內耗有很大的關係。
03
為什麼會形成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的原因很複雜,性格因素、遇到變故、身體變化等原因,都會讓人產生嚴重的內耗。
而所有的原因中,最最最根源的是性格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4點(如果內耗對你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困擾,建議你及時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
01完美主義傾向,輕微強迫症
已經定下來的事情,要反覆確認好幾遍,沒有問題才放心;
看到一樣東西,總覺得是有瑕疵的,會左思右想找出問題;
一個新出來的想法,會設想這個想法因為很多因素不成立,而遲遲不行動。
02不自信,畏手畏腳
接到領導指派的新任務,總擔心做不好,低估自己的能力;開會討論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擔心說錯話。
戀愛中,總是擔心自己配不上對方,其實你哪也不差,但就是總有一種自卑心理在作祟,讓你患得患失。
從小到大,因為對自己的不自信,給周圍的人留下了一個沒什麼想法、能力一般、普普通通的印象。
03壓力大,不懂怎麼緩解壓力
最近,去參加了同學會,發現大家都處在一個高壓力、低欲望的狀態。
工作經常要加班,下班之後只想休息,平時周末就是待在家裏玩遊戲、睡覺,也不想戀愛的事,感覺很累。
現在年輕人壓力真的挺大的,如果不懂得釋放壓力,就會不停地向內吸收壓力。
這是各種造成精神內耗的原因中,最危險的一種。
我身邊的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有個同學因為家裏的一些事情,把所有的壓力和重擔都攬在自己身上。
因為自尊心比較強,也不和別人說,沒有及時疏導情緒,最後得了抑鬱症。
04高敏感、想太多,卻不敢表達
高敏感的人,能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各種細節。
從別人一個躲閃的表情,一句岔開話題的話,就能察覺到肯定有事瞞着他,猜想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關。
對於既高敏感又想太多的人來說,這些猜疑就像在心裏撕扯一個打結了的線團,越扯越緊,消耗心志。
04
如何從嚴重的精神內耗中解脫出來?
既然精神內耗嚴重的危害這麼大,我們該如何解脫呢?
我通過自身經歷,並且查閱了大量的書籍,總結出4個超級管用的方法,相信看完能夠幫你迅速擺脫精神內耗。
下面的內容是重中之重。
01降低心理預期,將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容易完成的小目標
人都會有一種看到一個大目標,就害怕完不成的心理,就像公司定的高kpi,很少人會覺得自己能達到。所以在行動開始前:
①降低主觀上對結果的預期。
不強求自己一定要達到某個結果,在行動的過程中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②將目標細化。
拆分成當下馬上就能着手行動,輕易就能完成的事情,並設定一個具體的完成期限。例如:
大目標:這個月我要看完3本書,工作太忙了沒時間,我肯定做不到。
小目標:每天用1小時看XX頁書,看完打個卡,一個月我看完了3本書。
因為難度低,所以不會拖延,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獲得一份成就感。
隨着時間的推進,不知不覺中,就把先前覺得很遙遠的大目標拿下了。
02找出壓力的根源,養成樂觀的心態,合理釋放壓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情緒ABC理論」,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後果;
B(Belief)指因自我和外界的評價而產生的信念。
有前因必有後果,但是前因A,可以產生好的結果C1,不好的結果C2。
因為前因到後果之間,一定會通過一座橋樑B,所以B才是影響後果的根本因素。舉個例子:
所以,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解釋才是壓力的根源,心態不好的人更容易壓力爆棚。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平時學習挺好的,一到考試就發揮失常,主要還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
既然找到了根源,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合適的渠道,釋放壓力。
①養成樂觀的心態,只需每天堅持「寫」、「贊」、「動」三個習慣。
寫:記錄每天發生的美好的事。
贊:多誇讚身邊的事情,多鼓勵身邊的人。
動:沒事多運動。
②試着在空閒時間冥想,能減少你的內耗,保持精力充沛。
③找到一件喜歡做的事情,形成壓力的出口。
感覺心累的時候,聽聽歌轉移注意力,或者選一部喜劇電影,跟着電影的情節哈哈大笑。
03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心裏的事情別憋着,大方表達出來
精神內耗的人,遇到問題首先是向內消化。
①要解決這種困境,首先要修煉「被討厭的勇氣」。
不要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別人的評價是你無法左右的。
而且我們都不是人民幣,做不到人人都喜歡。被討厭是一種常態化,是規避不了的,那就要試着去接受被別人討厭。
下次因為擔心別人的評價而自我折磨的時候,試着在心裏默念下面這兩句話:
關我什麼事,反正快樂是我的。
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②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需做到這三不:「不聽」、「不看」、「不猜」。
不聽:每次要開口前,大腦里都會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勸你算了吧,別說了。我知道你很難抗拒這種聲音。
所以你只需要集中勇氣,堅持30秒不聽,把你要說的話用最快速度說出來,大腦里的逃避聲音就會立馬消失。
不看:當面沒法說出來的想法,就微信說,只要看不到對方,你的恐懼心理就會減少很多。
不猜:說完之後,不要猜想對方的反應,先轉移注意力做別的事情。你會發現有的事情,就是自己臆想的太多,意識到這點後,下次就不會那麼害怕表達了。
04用「優勢視角」看待自己,培養「成長型思維」,變得更加自信
①優勢視角
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的優勢和所擁有的資源上。不要去想我很自卑,不要總是提醒自己:我精神內耗嚴重。
當你陷入內耗狀態的時候,越是想着,我精神內耗嚴重怎麼辦,就越是解決不了問題,進而陷入內耗的死循環。
這時候,可以拿出一張紙,寫下:我現在有哪些資源?我有哪些優勢?
這能幫助你建立自信,減少自我懷疑,就不會總是進入內耗狀態。
②成長型思維
接受自己現在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是一個內耗嚴重的人。堅信只要我不着急,努力去慢慢改變,我就會變成一個低內耗、自信滿滿的人。
將改變後的好處列舉下來激勵自己,比如:
以後我就能好好睡一覺了;
我不會再做事拖延了;
和朋友、同事交流會更開心了;
我不會總是患得患失,擔心別人不喜歡我了……
將成長型思維和優勢視角結合起來,知道了自己的優勢和資源、知道改變後的種種好處。
如果你想事情總是先從優勢出發,先想着改變後的好處,至少你的行為在方向是對的。
方向對了就不會糾結、不會害怕,就沒有滋生精神內耗的土壤,這其實是一種根源性的解決辦法。
05
寫在最後
最後,我想說一個很重要的心態。
它是生活中所有問題的答案,叫做「帶着症狀去生活」。
很多人都不知道,心理諮詢的一個「真相」:帶着問題去尋求幫助的人,一般都不會真的解決問題,心理諮詢師教你的是讓你接受現狀,即「放棄治療」。
「放棄治療」=自我和解=帶着症狀去生活。
如果不信,你看看這兩句話:
不存在沒有問題的人和事。
人不可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如果你認同以上觀點,說明你也知道問題是永遠會存在的。
因此,只要接受了「問題是永遠解決不完的」的觀點,你就會與問題達成和解。
然後,再秉持着這種與問題和解的心態,結合我上面說的方法,一定能減少精神內耗所帶來的痛苦。
放鬆點,別想太多,你也不差,真的。
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告別精神內耗,鬆弛有度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