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別只知道《滕王閣序》,王勃僅憑這一首詩,便可不朽!

作者:

曾看過一部武俠劇《怪俠一枝梅》,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建華飾演的主人公離歌笑,他是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的:

「離歌笑,就是要為離別而高歌歡笑。

那時候我不懂,後來我發現,為離別而哭、內疚、痛心,是因為在一起的時候,為了沒有做好而哭,為了自己的不懂珍惜而心痛。

擁有的時候懂得珍惜,離別的時候才不會有遺憾。

離別,不就是為了迎接另一個全新的未來的開始嗎?不是值得高歌歡笑嗎?」

字裏行間,是千帆過盡後的灑脫與豁達。

而早在1300多年前的大唐,早已有一位詩人,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0個字,詮釋了「離歌笑」三字的真意。

他的名字叫王勃,這首詩便是送別詩里的千古絕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當是杜少府將要出任蜀川少府的時候,王勃所贈。

杜少府,在歷史記載中,名不詳,只知道他是王勃的知己好友。

在電影《王勃之死》裏,杜少府有了一個名字:杜鏡

他時常一身紅衣,瀟灑俊逸,陪在一身白衣的王勃身旁。

▲《王勃之死》杜鏡

王勃因擅殺官奴判罪入獄,杜鏡前去看望,苦勸無果,他一把扯下髮髻,動情地說:

「我恨不能與你同去!」

刑場上,鼓聲如雷,鍘刀已高高架起。還是杜鏡,手捧着一個美人風箏,為王勃送行。

「黃泉路上,有此美人相伴,子安,你便不孤單了。」

而最詩意、最美的一個場景,莫過於王勃獲赦,杜鏡也將去蜀川任少府,兩人分別。

是在長安城外,寂寂古道。

白衣少年與紅衣少年,席地飲酒。

杜鏡說:「我將深入蜀山,你也將遠渡南海,此刻一別,天高水遠,不知什麼時候,我們能再同飲這菊花之酒啊。」

王勃望着好友的面容,情不自禁地說道: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之死》王勃杜鏡劇照

話一出口,彼此都怔住了。

杜鏡拿出紙來,請王勃將這首詩寫全相贈。

風大,紙被吹跑了。

杜鏡索性將身上披着的紅袍一揮,露出內里的白底。

王勃蘸着墨,一字一字,一首千古名篇,就此橫空出世。

「如此絕句,定當流芳萬世而不朽。」

 

 

長風何其渺渺,天涯何其遙遙。

暮色漸深,風吹草長,一對知己好友相對而拜,轉身上馬。

那種豪邁灑脫的意境,美得不可方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詩人說: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即便彼此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我們呀,絕不要在岔路口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衣襟。

白落梅曾說:

「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信仰和宿命,所有的相聚都是因了昨日的萍散,所有的離別,都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歸宿。」

超脫的人,把一切離合聚散,視作浮雲來去,看開看淡。

五代後梁時期,有一位僧人,名叫布袋和尚。

他時常手持着錫杖,身背着布袋,行走在山水田野間,與許許多多的人擦身而過,或並肩前行一程。

有一個叫蔣宗霸的人,和布袋和尚交情深厚,甚至拜了他為師,跟着布袋和尚在外雲遊了三年多。

這一天,到了分別的時候,蔣宗霸很是不舍,忍不住傷感起來。

布袋和尚見他憂心忡忡的樣子,就語重心長地告訴他:

「吾與汝相聚三四載,可謂大有因緣。吾當去,汝勿憂也!」

豁達的人,則懂得人生走到最後,終是別離,他們選擇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有一部紀錄片,記錄了一對相濡以沫76年夫婦的晚年。

89歲的仍有少女情懷的奶奶,和98歲依然浪漫紳士的爺爺,他們一起住在一個平靜的小村落里。

春天的時候,他們會摘下花朵插在對方的頭上;

夏天的時候,他們會坐在河邊,用腳敲打水面;

秋天的時候,他們會互相丟落葉玩耍;

冬天的時候,則會一起打雪仗,品嘗積雪。

白髮耄耋之年,他們每一天卻都過得如同新婚般甜蜜幸福。

後來先是兩人心愛的小狗走了,爺爺也去世了,奶奶仍是如從前一樣,穿着漂亮的衣服,懷揣着對爺爺永恆的回憶與愛,認認真真地生活下去。

也許就像紀錄片裡的爺爺所說:

「人生和花與樹葉都是一樣的,我是樹葉就在春天茂盛生長,在夏天享盡雨水的拍打,到秋天就隨着寒霜掉落,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紀錄片《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山河故人》裏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人生到最後,終是別離。

我們能做的,我們可以做的,唯有經營好當下的每一刻。

擁有的時候懂得珍惜,離別的時候才不會有遺憾。

但願離別到來的那一刻,我們都能坦然地吟出王勃那句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都能真正地為離別而高歌歡笑,去迎接人生新的開始。

與君共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詩詞世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26/172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