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突制裁正風光中共科企;猛料!5G燒錢全因王滬寧;多國狂踩中共紅線;

陸演藝圈改吃大鍋飯?中共明訂片酬標準;陸1598元羽絨衣驚揭成本才75元;中共國航同意支付美國罰款;不怕北京報復,立陶宛經濟2022年成長率曝光;歐盟向WTO告中共脅迫,6國力挺立陶宛尋求加入諮商

日前美國宣佈將33個總部在中國的實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名單」,其中包括剛剛發佈首台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的上海微電子研究所,此外,中芯國際高管承認,美國的制裁清單對中芯國際的生產運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哈佛大學學者黃萬盛透露,美國反對華為5G,是因它使用的微短波波長,沒達到5G技術要求。

最近立陶宛遭中國經貿脅迫,以美國為首的6國力挺立陶宛尋求加入諮商,此外,立陶宛經濟2022年成長率樂觀,中共的經貿脅迫將重蹈對澳洲制裁的覆轍。

近日衣念時裝貿易有限公司遭到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罰,意外揭露其一款標價1598元人民幣的羽絨外套,成本竟然只要75元人民幣。

中國演藝圈也要搞共同富裕,改吃大鍋飯?最近廣電總局明訂片酬標準,堅決反對「天價片酬」。

美國最新清單,正風光的中國光刻機公司遭制裁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當地時間7日發表聲明,宣佈將33個總部在中國的實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名單」。

報道稱,被列入這一清單的公司必須接受更嚴格的出口管控,因為美國官員無法對其進行例行式核查。

根據美媒報道,被納入這份名單的多數是電子公司,但是也有光學公司、一家風渦輪葉片公司以及大學的國家實驗室和其他公司。納入這33個中國實體後,該名單榜上實體總數大約達到了175個。其他有實體被列入名單的國家還包括俄羅斯和阿聯酋。

制裁的大多數公司都是電子企業,但也包括光學公司、渦輪葉片公司、大學實驗室和其他企業。

值得注意:第21家制裁公司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SMEE),2月7日消息,上海微電子舉行首台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發運儀式,這標誌着中國首台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正式交付客戶。

7號舉辦光刻機發運儀式,8號就傳來被制裁的消息。不得不讓人懷疑,上海微電子裝備是否臨時加上,遭制裁的?

中芯國際跳腳:美實體清單影響很大

中芯國際代理董事長兼CFO高永崗周五(2月11日)在本公司舉行的會議上表示,實體清單對中芯國際的生產運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首席執行長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我們能提供的不到客戶需要的10%,他們都很擔心」、「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部分市場的晶片供過於求,但大部分市場仍會出現短缺」。

全球晶片短缺嚴重,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廠商投入晶片製造,反過來又引發對供過於求的擔憂。

爆猛料!哈佛學者黃萬盛在中國的談話錄音流出

近日,網絡上流出一段哈佛學者黃萬盛談話錄音,收錄他在今年1月在中國國內一次私人聚會上的驚人爆料,其中包括中共搞「清零」防疫背後的意圖,及中國在5G、量子電腦和基因工程等高尖端技術方面如何大大落後於美國。

大紀元報道,對於5G,黃萬盛說,5G應用不是民用通訊。作為手機,4G就足夠了。而5G真正用途在於遠程自動化控制。4G是中短波,它的盒子是長的;而5G是微短波,它的盒子是方的。微短波特點是傳播功率大但傳播距離短。因此在每平方公里裏面,5G盒子數量是4G的50至100倍。

他說,美國反對華為5G,是因它使用的微短波波長,沒達到5G技術要求。這樣就導致其明顯的延時效應,如是自動駕駛就可能發生危險。雖然華為投很大精力在搞5G,但它在遠程自動控制上簡直是零應用。這時旁邊有人笑着說:「也不知道是誰搞的。」

黃萬盛表示,他所讀到的美國和歐盟的相關文件,都是以科技指數來說明的。不過中共當局卻把這作為一個政治問題、一個卡脖子問題來對待。

一起討論的幾個人稱,習近平之所以這樣認為,就是因他有想稱霸世界的情結,而華為的5G自稱全球第一,所以習周圍的人也按照這個思路去加強他的情結。

其中有人明確說,這都是因有專門搞馬克思列寧共產主義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不斷在習近平旁邊給他加強這個情結的信息。

歐盟向WTO告中國脅迫,6國力挺立陶宛尋求加入諮商

立陶宛遭中國經貿脅迫,歐盟1月底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中國,世貿首部程序要求雙邊先行諮商,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及加拿大都對外表態尋求加入諮商。

而據世貿組織11日最新公佈,日本及台灣正式要求加入諮商,使得力挺立陶宛增至6會員國,其中前5國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陣容浩大。

根據世貿規則,在第一階段因屬雙邊諮商,因此中國可以拒絕其它國家加入諮商的要求,因此歐盟在與中國60天諮商期滿後,若諮詢未成,可以進入第二階段請求成立爭端解決小組,屆時第三方會員國就可以參與。

立陶宛因與台灣關係升溫,遭到中國在外交及經貿上強力施壓報復,近月以來中國海關拒絕清關立陶宛貨物,拒絕立陶宛的進口申請,也向其他歐盟成員國企業施壓,要求向中國出口時從其供應鏈中移除立陶宛產品。

歐盟因此在1月27日向世貿組織對中國提訴,強調中國對立陶宛採取的「歧視性貿易」已影響整個歐盟供應鏈。

不怕北京報復,立陶宛經濟2022年成長率曝光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9日報導,立陶宛最大銀行的首席經濟學者波維勞斯卡斯(Tada Povilauskas)表示,儘管立陶宛因台灣議題而遭到中國大陸貿易報復,但短期內維爾紐斯的經濟成長卻絲毫不受影響。甚至,2022年立陶宛的經濟預計將成長3.5%。不過,隨著投資者害怕受牽連的預期心態,可能會對中長期的成長前景帶來風險。

圖為立陶宛的沃福斯酒廠

波維勞斯卡斯解釋,北京的貿易報復對立陶宛經濟的損害不構成問題,是因為立陶宛出口到大陸的數字,僅占立陶宛總出口額的1%,相較之下實在微不足道。

但對立陶宛經濟成長而言,維持大陸商品的進口,遠比出口商品到大陸來得更重要。由於立陶宛是依靠採購自大陸的中間商品,生產出口用商品來維持經濟成長。換言之,如果立陶宛進口大陸的商品大幅減少,才會帶來經濟重大風險;所幸立陶宛自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數量仍成長5倍。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12/170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