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在沙漠中遇到死去的駱駝,為什麼不能碰?碰了後果有多嚴重?

駱駝,身材高大,頭小頸長,耐飢耐渴,最大的本領便是從不迷路,而且擅長在茫茫沙漠中「嗅」到幾公里外的水源。

千百年來,駱駝一直是人類運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動物,既能馱着貨物行走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或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也能在沙漠裏給人們帶路,是沙漠裏重要的「交通工具」。

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

駱駝主要分單峰駝和雙峰駝兩種,前者適應於寒冷氣候,後者適用於沙漠氣候,其中雙峰駝又被稱為「大夏駝」。由於人類亂捕濫殺的行為,目前野生單峰駝已經瀕於滅絕,而野生雙峰駝的數量也越來越稀少了。

駱駝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即使幾天不吃不喝,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在沒有水的條件下,駱駝依舊可以生存兩周,而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駱駝也可以繼續生存一個月之久。

這主要是因為駱駝能大量飲水並加以儲存,它們能一口氣喝下100L水,並且在數分鐘內恢復之前正常的體重。

駱駝背上高高的駝峰,很多人都誤以為裏面儲滿了水,其實駱駝的駝峰內儲存的並不是水,而是豐富的脂肪組織。在惡劣的沙漠中,駱駝之所以能夠幾天不進食,正是靠駝峰里的脂肪維持身體機能。

那麼,駱駝將水儲存在哪裏呢?駱駝的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pāo),駱駝喝進去的水儲存在水脬中,其血液含有一種高濃縮的蛋白質,水輸送到血液中後很快存儲起來。

這些特殊的生理機能使得駱駝耐飢又耐渴。此外,由於嘴巴的特殊構造,駱駝幾乎可以食用沙漠中的任何植物,即使是帶刺的植物,也能一口吞下去。

休息的時候,再將匆忙吞下的食物重新反芻回來,然後重複咀嚼咽到第二個胃裏。當長時間找不到食物和水時,則會消耗駝峰中的脂肪轉化為營養和水分,補充身體,駝峰也會因此逐漸乾癟。

一頭成年駱駝可以背負上百公斤的貨物,一天能行走幾十千米,性格溫順的駱駝,被人們稱作是沙漠中的「航船」,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譽。

不過,如果在旅行途中遇到死去的駱駝,最好離得遠遠的,死去的駱駝,屍體相當於「生化武器」,並非危言聳聽。

小心死去的駱駝屍體

沙漠中遇到死去的駱駝,大多都是死於意外或病死,駱駝死後,身體內的微生物並沒有死亡,大量繁殖的細菌會從內部開始分解駱駝的屍體,屍體快速腐爛。

在無氧條件下,駱駝體內的脂肪會變成二氧化碳、甲烷、有機酸,蛋白質會被微生物分解產生氨氣等有毒氣體,裏面的水分更是繁衍着大量的細菌。

因此,駱駝屍體裏水是不可食用的,如果喝下會導致人體產生脫水症狀,嚴重的話會引起中毒,威脅到生命。

而炎熱乾燥的沙漠環境中更有利於細菌的繁殖,屍體腐爛得非常快,厚實的皮膚將大量的氣體困在體內,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內部的壓強越來越高,屍體不斷膨脹,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產生爆炸。

屍體一旦爆炸,裏面的有毒氣體和血漿將會濺射屍體旁邊,對周圍的生物來說簡直猶如「生化武器」。

駱駝屍體內部高度腐敗物奇臭無比,更可怕的是,腐物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它們可以通過人體粘膜或者受損部位進入人體,造成細菌和病毒感染,威脅人體健康。

沙漠中資源十分匱乏,屍體附近往往會引來一些不速之客,一些食肉動物會對屍體虎視眈眈,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會攻擊靠近食物的人類。

為了自身安全,在沙漠中見到死去的駱駝屍體,務必要格外小心,不要心存好奇心靠近,以免惹來災禍。

大自然的「炸彈」,動物屍體爆炸威力不小

動物死亡後,細菌的繁殖就失去了控制,細菌腐敗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在體內不斷堆積、膨脹,達到一定程度或者受到外力的刺激,爆炸的威力不不容小覷。

鯨死了也會爆炸

鯨魚生前吃的食物,經過多個胃消化後,會產生大量的甲烷、氨等氣體,死亡的鯨魚內部微生物分解也產生大量的腐敗氣體,腹部與腸道的壓力加大,一旦爆炸會導致鯨魚的血和內臟四處散落,猶如一場突如其來的「血雨」襲擊。

擱淺的鯨魚屍體對人類來說,就像是大自然的「炸彈」,然而,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千米深的海底,供養無數生物,隨之也會誕生一套繁盛的生態系統。

生物學家將這一過程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鯨落,死去的鯨魚,在未來的十幾年裏,仍會滋養着深海里的萬物。

別靠近大象屍體

大象的屍體也會產生大爆炸,若在野外發現大象的屍體,最好不要靠近,特別是那些肚子非常膨脹的。大象死後,體內食物來不及消化,大量細菌會在內部快速發酵,聚集大量易爆氣體。

如果移動或不小心刺破大象的屍體,屍體就像泄氣的氣球一樣爆炸,噴湧出綠色的液體,這些液體同樣充滿着大量的細菌等微生物。

大多數動物死去後會被微生物分解,慢慢腐爛,最終會被土掩埋。在我們生活的區域裏,一般很難見到大型動物屍體。

不過若是到野外遊玩,遇到死去的動物屍體,應當提高警惕,最好不要近距離接觸。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科普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5/16596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