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癌症的源頭找到了?科學家發現:剔除ATAD2基因,細胞就無法癌變

1912年,一名法國醫生發現了癌細胞,拉開人類與癌症的「戰爭」序幕;

1969年,Huebner和Todaro提出「致癌基因假說」,人類離癌症的真相更近一步;

隨後幾十年來,手術、放化療、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等抗癌方法相繼出現,但人類始終沒能確定癌症的真正源頭。

來到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數高達1930萬,死亡數逼近1000萬。面對癌症,人類還能做些什麼?

癌症的源頭到底在哪裏?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癌症的源頭可能找到了。

一、顛覆:科學家或找到癌症源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醫學界已經達成一個共識:正常細胞在分裂的過程發生基因突變,激活致癌基因,抑制抑癌基因,最終發展成癌細胞。每個人的體內都存在成千上萬的突變細胞,但它們不一定會導致癌症,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時,癌症才會發生。

但是現在,這個共識可能會被顛覆

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Richard M. White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在黑色素瘤斑馬魚模型中,ATAD2基因是控制黑色素瘤形成的「必需基因」。

排除 ATAD2基因後,即使存在其他致癌因素,細胞也無法癌變,難以形成腫瘤。只要加入ATAD2基因,細胞的癌變能力就會迅速上升。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基因突變是促使癌症形成的主要因素,但並不是所有突變都致癌,只有細胞環境和基因突變協同作用,才能產生致癌能力。

因此,我們可以靶向破壞ATAD2基因,抑制致癌能力,達到治癒癌症的作用。

早在2010年,正在攻讀博士後的Richard教授就發現,在斑馬魚黑色素瘤模型中,許多癌細胞的基因特徵更偏向於胚胎細胞,而不是成熟的黑色素細胞。Richard教授最終證明:單單存在基因突變,不足以讓正常細胞癌變

經過十幾年的潛心研究,Richard教授終於帶領團隊發現了ATAD2基因——細胞癌變的關鍵因素,顛覆了現有認知。

這次發現,給治癒癌症帶來了新的思路。

二、癌症疫苗橫空出世,生存率提升3倍

既然很多疾病可以研發出疫苗,那麼癌症為什麼不可以通過疫苗進行治療呢?

實際上,不同腫瘤有自己獨特的突變組成,患者之間「共享」的基因改變只是很小的部分。想要通過疫苗治療癌症,就要針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定製。

EGFR是最常見的致癌基因大家族,目前,針對EGFR研發的靶向藥已將近20種,在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癌症的治療上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但靶向藥也存在難以解決的耐藥問題,為了走出靶向藥的耐藥困境,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癌症疫苗。

作為靶向EGFR信號通路的癌症疫苗,CIMAvax-EGF在5年前就完成了三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注射CIMAvax-EGF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從9.43個月延長到12.43個月,5年生存率從6.2%提高到16.62%

目前,CIMAvax-EGF已在古巴上市,並且在美國展開當地的臨床試驗,有望在美上市。

不過,科學家研發EGFR突變疫苗的腳步從未停止。

近期,美國科學家宣佈針對EGFR突變研發的一款特異性疫苗安全性良好。臨床試驗中,24名EGFR突變的難治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注射疫苗後,有3名患者出現皮疹、乏力和發熱等症狀,7名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1名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初步療效讓人看到了希望。

延伸科普:癌症基因檢查有必要嗎?

從本質上來講,癌症是一種基因病,先天性遺傳性腫瘤佔全部腫瘤的5%~10%。

研究發現,有害突變基因遺傳給後代的概率平均約為50%。遺傳性乳腺癌和遺傳性卵巢癌,致病基因是BRCA1/2,攜帶者的患病風險分別為56%~87%、27%~48%;遺傳性胃癌,致病基因是CDH1,攜帶者的患病風險為80%;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是APC,患腸癌風險為90%。

想要預防遺傳性腫瘤,臨床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基因檢測。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黃珊表示,基因檢測不適用於所有人,絕大多數人不需要,一般適用於有家族遺傳性腫瘤史的人。

例如:

1、家族中同時有幾位一級親屬得癌;

2、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胃腸道多發息肉;

3、家族成員具有已知的遺傳突變;

4、家族成員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患癌;

5、近親患有與遺傳密切相關的罕見癌症;

6、不同家族成員患癌與同一個基因突變有關。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0/165747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