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千萬不要這樣嚇唬你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你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來抓你」

「小心,外面有大灰狼哦」

「你再鬧,你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

昨天和朋友聊天,跟我吐槽,家裏的老人總是在孩子不聽話、不配合,尤其是犯錯的時候,會選擇「嚇唬」的方法來逼孩子乖乖就範。

面對隔代撫養出現的育兒矛盾,雖然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也不明白如何科學引導才好。

其實,這種不經意間的嚇唬孩子,對他的傷害遠比你想像中的要深。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採用這種育兒「套路」,請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這樣嚇唬你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孩子,你大膽去「犯錯」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吼。

「你怎麼這麼不小心,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我跟你說的話,你沒聽到嗎?怎麼不長記性?」

一提到孩子犯錯,很多家長就會嘆氣,光說孩子根本不管用,不吼不叫,孩子不會長記性的。

吼叫和懲罰,才能讓孩子記住所犯的錯,真的如此嗎?

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受到處罰或者獎勵才會停止偏差行為,那麼孩子聽話是因為怕被打或被罵,而不是自我控制的舉止

蒙台梭利博士吶喊道:獎賞與懲罰在精神上是奴役別人所用的工具,它們只會誘使兒童勉強去做非自然的努力。

如果總是使用獎勵或獎懲的方法,這樣的孩子除了不主動以外,也會缺乏自信。

1、犯錯是孩子成長必經之路

當你的孩子犯錯了,你應該高興才對。尤其是對於0-6歲的孩子,當孩子出現了所謂的「犯錯」,不要第一時間急於阻止,要看他「犯錯」的程度

對於那些不會傷害到自己、傷害到別人的「小錯誤」,就讓他盡情去做吧,這正是孩子學習探索的必經階段。

孩子會在「錯誤-學習-嘗試-糾正」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總結。

如果一看到孩子「犯錯」,就立刻進行呵斥和制止,會影響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孩子畢竟處於成長期,犯錯是常態,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可以適當通融,不要什麼錯誤都要拿出來教育孩子一番。

2、有效犯錯利於孩子自我教育

心理學家卡普爾教授曾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做「有效犯錯」。

家長們不要認為孩子犯錯了就是不好的,要客觀看待孩子犯的錯誤,當孩子犯錯之後得到的結果是正面的且有效的,這個犯錯才會更加有意義。

孩子就是通過這樣「嘗試-錯誤-修正」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變他們的思考模式和行為舉動。

在蒙台梭利教學中,很多教具都有「錯誤控制」的屬性。

錯誤控制這一特性,並不是注重讓孩子改正錯誤,而是讓孩子在可控範圍內,不斷進行試錯。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錯誤控制是一種最高程度的智力活動,它將引導兒童正確地使用教具,並能讓兒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樣不僅有助於幫助孩子意識到錯誤,自我校正,還可以由此而進行自我教育。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樣做更好

教育孩子,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很難。

每天面對孩子製造的各種小驚喜,都要付出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滅火」,儘管每天都是苦口婆心的說教,可孩子還是表現不如人意。

當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就事論事,不評價、不指責孩子。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思考如何解決,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教育孩子,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父母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影響非常大。

父母的性格和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作為一名家長,保證自己的情緒平和,這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當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做的首先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次要通過適當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裏做錯了,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平和而堅定的語言和語氣跟孩子溝通問題,而不是通過斥責、吼叫或威脅的方式,否則,孩子只會關注到大人的情緒,而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行為。

2、給孩子愛和安全感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再氣再急,父母也千萬不要採用「威脅式育兒」,被威脅後變得乖巧和聽話的孩子,內心往往會有一種心理負擔。

要知道,孩子所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都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認同。

尤其是對6歲以下的孩子,孩子越小,越是要父母給予無條件的愛和關注。

學齡前階段的孩子,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父母的愛、尊重和鼓勵,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富足,時刻感受到「我是被愛着的」,這也是孩子自信心的來源。

3、幫助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培根說:「責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它若早早地播種在孩子心田裏,將會收穫一生一世的幸福。」

孩子犯錯後,最有意義的教育就是讓他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只有讓孩子去承擔後果,他才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給別人帶來了怎樣的麻煩或者傷害。

而只有親自感受承擔責任的過程,孩子才能真心地認錯並糾正自己的行為。

父母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犯錯了就可以不計較,在孩子犯錯之後一定要有原則,可以摒棄懲罰的措施,但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所給別人帶來的傷害和後果。

這樣能夠讓孩子明確是非觀念,培養起自己的責任心。

因此,當孩子犯錯時,一定要從正面的方向去引導孩子思考自己行為的後果,這樣下一次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明白應該怎麼去做,這樣孩子才會有進步。

4、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育兒專家王人平曾說:「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怎樣對待自己,怎樣對待生活,怎樣對待世界,就會怎樣對待孩子。」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直接決定着他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蒙台梭利博士說,教育即環境,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模仿、學習。

吸收性心智的力量,不僅決定着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影響着父母未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因此,想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得首先成為那樣的人,最好的教育方式,莫過於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懂得和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是智慧的。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會一點一點地發生改變,成為更好地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每日蒙台梭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01/165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