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十萬億財政缺口與恆大的最終宿命

中國新浪網報道,中國財政科學院近期發佈了關於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藍皮書,對中國未來的財政收入和支出情況做了一個預測。結論是到2025年,中國財政的缺口將達到10.7萬億元。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25萬億,所以差10萬億,等於有40%的財政缺口。這個可怕數字預示着什麼?中國第二大房地產恆大面臨破產,年底之前它會引發一場中國的金融海嘯嗎?

財政收支缺口巨大中共出昏招

中國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財政收入減少,支出情況惡化。2020年收支缺口達到了6.27萬億元的歷史峰值。也就是說,2020年它的財政缺口達到了最高點。2021年會有所好轉,會縮窄到4.7萬億元,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中長期的預測就非常糟糕。

黑色的柱子是財政收入情況,基本上穩定在24、5萬億的樣子。支出情況(淺灰色的柱子)則一路飆升,從26萬億、28萬億、30萬億,最後飆升到2025年的35萬億。這樣到2025年,收支缺口(深灰色的柱子)就達到了10.64萬億。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不光財科院的最新報告這麼說,財政部部長劉昆去年也曾經撰文指出說,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整體上面臨著收入減少和支出增加的壓力。

根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的報告,缺口的規模是逐年擴大。

原財政部長樓繼偉去年年底也公開表示說,從中長期來看,受疫情衝擊、經濟潛在的增長率下降,以致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預計未來5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將成低水平運行時態。意思就是說,收到的錢會低水平運行,不會增加太多,但是財政支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他說,財政困難不只是近期、短期的事情,中期也會非常困難。

當然中共一向是甩鍋了,說中國的財政壓力是跟全球的經濟下滑有關係。但其實主要原因是中國的人口現在下降,貧富差距太大,有錢的很有錢,沒錢的非常窮,房價又太高,結果把居民的收入都卡死在房地產上。這樣就造成了民間缺乏消費能力。

過去地方政府靠賣地還是能夠有些收入的,但是當時中共有收入的時候,它基本上很快就花掉了、分掉了,而且還拿房地產做抵押,從銀行借出了龐大的債務。

在8月份有一個新聞,對中國所有的省市、直轄市進行盤點,只有上海地方財政是有盈餘的,地方財政平衡壓力上升,其它30多個省(估計香港、澳門不在統計中)的地方財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地方的財政支出。所以各個地方的地方財政都是靠中央轉移支付來完成。也就是說,其實中共央行這邊的財政壓力也是特別特別地大。

現在面對越來越大的財政缺口,中共除了割韭菜,幾乎沒有什麼別的辦法。

習近平最近一段時間,不斷宣傳所謂的「共同富裕」、「三次分配」,這些詞其實就是割韭菜的一種更文雅的說法。

我們以前曾經解釋過什麼叫「三次分配」,就是企業和個人通過努力獲得了個人收入。這個收入是第一次分配,跟你的努力是成正比的。第二次分配就是通過稅收調節,你交了稅之後,政府可能會把這些稅款給一些需要幫扶的企業或者是給一些貧困的人口。第三次分配就是慈善事業,就是富人給窮人的救濟。

中國的慈善事業之所以沒有前途,它實際上跟中國整個的法律和政治體系政策的設計是有關係的。

美國的慈善事業是非常發達的,2019年,美國人總共的慈善捐款額大概達到了4500億美元,而美國的財政收入大約是400億美元,也就是說,政府能收400億,民間各種各樣的捐款還有4500億。當然民間捐款的使用比政府使用效率要高很多。

美國是靠基督教建國的國家,所以作為信教的人來說他是有捐款的意識的,特別是有一些虔誠的教徒,他們真的是給教會捐款是「什一捐款」,就是收入的10%是要給教會的,這種都是屬於慈善捐款。所以美國因為信教的人多,所以這種慈善捐款的金額很大,這也是不奇怪的。而中國它沒有像基督教「什一稅」這種概念,所以中國沒有一個捐款的社會氛圍。

其實美國的捐款很多一部分是出於富人避稅的需要。比如我有一個企業,這個企業價值10億美元,如果我把這個企業留給我的兒子,那麼他就要交50%的遺產稅。你想想,我這個企業值10億,我兒子要交50%的遺產稅,就是5億美元。那怎麼可能,除非把這個企業賣了,拿出一半交稅,否則怎麼能交得起50%的遺產稅,哪有5億美元的現金。

所以在美國,很少看到民間把一個企業留給後代時,他變賣企業,把錢給兒子,兒子再拿50%去交稅,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因為美國的富人有美國富人的避稅方法。他把他大部分財產交給一個基金會管理,管理人可以是自己的兒子,實際就是變相交給自己的兒子了。而美國的基金會有一個要求,就是你必須每年捐出收入的5%做慈善。所以做慈善是很多人或者是企業避稅的方法。如果你成立一個基金會,就等於你把收入的5%捐出去了,比要交40%所得稅給政府好很多。因為美國有這樣一個法律規定,所以很多人就通過這種方式來避稅。

中國人本來就沒有做慈善的傳統,也沒有政策激勵慈善,所以現在很多大企業家做慈善,完全是為了跟政府搞好關係。比如現在這地方修一個養老院,企業說,我幫你修吧,我出錢。這樣他可能跟政府的關係搞得很好,因為這算政府的一個政績。

還有一種可能,現在越來越清楚地表明,很多企業家做慈善,那筆錢實際上是向中共交的保護費。

最近一段時間,阿里巴巴被打之後,很多科技巨頭就很識相地開始往外掏錢,像騰訊,就為社會慈善項目撥出150億美元,拼多多說要投資100億幫助中國農業發展等等,這些捐款,其實都具有保護費的性質。記得一個新聞上說,好像阿里巴巴要捐出1000億人民幣,這些錢都是保護費。

但是中共所說的第三次分配或者慈善捐款,不僅僅是針對這樣的企業。

今天五月份是第六個所謂的中華慈善日,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的會長宮蒲光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說,要發揚「人人慈善」的現代慈善理念,打造「全民性」慈善活動。

聽着非常好聽,什麼叫「人人慈善」?什麼叫「全民性慈善」?簡單說就是人人都要捐款,全民都得捐款。這就不是慈善了,這其實就是一個稅收,只不過是掛了一個慈善的名,聽着還挺好聽的。就是因為中共的財政收入緊張到這種程度,到2025年這個缺口能夠達到10萬億,中共政府也沒有那麼多錢拿出來再救助一些金融暴雷的機構了。

恆大的最終宿命

金融時報》刊登一篇文章叫「恆大的最終宿命」。恆大是中國房地產第二大公司,它的債務負擔是最重的。現在恆大集團首次承認,它可能會在部分債務上違約。

這種情況在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它就等於是賴賬了。《金融時報》報道說,恆大的債務是890億美元,因此今年它的股價下跌了73%,2025年到期的美元債券的價格下跌到面值的25%。比如我借了100個億,發行了100億的美元債券,我現在要把這個美元債券賣出去,我只能賣25億。就是這個面值已經下跌到3/4都沒有了。

《金融時報》的說法,恆大的債務是890億美元,實際上恆大到底有多少債務,這是一個謎。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實際上恆大的負債總額是19665.34億元。恆大的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加在一塊大概是2400億。這麼看起來好像它的資產是可以抵消債務的。但是實際上,因為它沒有那麼多現金,所以它還錢就還不起。

如果恆大的資產真的值這麼多,它是可以把資產抵押給銀行,從銀行把錢借出來的,它就不需要債務違約。但是現在,國內的銀行是不肯再把錢借給恆大,因為中共去年出台了一個房地產行業的新規,這個規定當時畫的三條紅線,恆大是這三條紅線全給踩了。所以按照中共的規定,是不能夠再給恆大貸款,你就是把資產抵押,銀行也不借你錢。所以恆大想靠貸款來償還債務,首先第一條路它走不通。

第二條路就是恆大出售資產,開始打折銷售它的房產。但是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放緩了。我做過一期節目提到,深圳今年8月份,一個2000萬人口的城市,只賣出了2043套房子。所以房地產現在的速度,大概只相當於原來的四分之一或是五分之一的樣子。

房地產一旦開始變緩了,恆大的房產也賣不出去。恆大8月份賣它的房地產的數量,已經下降了大概1/4,它打折也沒有提振需求,所以恆大賣房子現在很困難。

恆大還有一個資產,就是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它成立了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這個汽車集團的股票市值大概是100億美元,但是你能真的把這些股票全拋了嗎?可能你拋了也沒人買,只能造成整個這隻股票就崩了。因為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賣出一輛汽車,它只是一個概念。所以如果想把這個新能源汽車集團賣出去,比賣房子還難。

所以它出售資產賣房子賣不出去,新能源汽車賣不出去,從銀行借款銀行不借給它。現在恆大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夠出手幫助它,這是現在最後一條路了。

去年它給廣東省政府寫信,希望政府能夠出手救它,因為恆大覺得自己已經大到不能倒了,如果它要倒了,中國就會出現金融海嘯。但是據《金融時報》的分析,現在政府支持恆大看起來也是希望越來越渺茫。因為北京現在在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如果某一公司出問題,監管機構通常會拿它來殺雞儆猴,或者殺一儆百。如果廣東政府不去救恆大,那麼倒閉就可能是恆大最終的宿命了。

彭博社的分析就指出,恆大集團如果宣佈破產,大概有超過150家放貸的銀行將受到波及,就像當年的雷曼兄弟倒了一樣,整個金融領域就出現一次大地震,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咱們現在不知道這事什麼時候能夠發生,估計在年底之前就應該發生了,因為恆大在年底之前有89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10/164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