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政策要變? 貨幣不跟美 財政學德國

中國經濟近期大事連連,諸如生擒滴滴、團滅教培,嚇殘美團之類,個個故事都曲折。雖然這些故事都在數十年未見之大變局之列,但大方向大政策真要變起來,才算驚天動地。

中國在貨幣政策上的改變,近日已有些端倪。圖為人民幣。(路透數據照片)

中國經濟近期大事連連,諸如生擒滴滴、團滅教培,嚇殘美團之類,個個故事都曲折。雖然這些故事都在數十年未見之大變局之列,但大方向大政策真要變起來,才算驚天動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開經濟工作會,因形勢不大樂觀,會議公報都出得極短又套話,但卻就埋伏了大政策之變,那是用兩個挺學究的話:一是「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一是「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有學者指這提法是「理論上的重要創新」,雖有逢迎之意,但隱含政策要變的提醒。至於現在就強調今明兩年政策銜接,就更有要變的意思。

中國領導層會議治國、政策領政,在經濟層面上最重要的宏觀政策,不外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而兩大政策之變,近日已有些端倪。

先看貨幣政策之變,近期中共領導人在部分會議和文檔中,已隱含了意思,就是未來貨幣政策不再跟美國走了,可理解為他想「獨立自主」,也可以理解為他在防備「脫鈎」。中國改革開放40年,貨幣政策學習和陪伴美國40年,不跟美國要跟誰,答案其實已經有了。

7月間中國經濟界有本潮書,書名是「金融的謎題」,副題為「德國金融體系比較研究」。這書名特別是副題,聽上去有些學究,但極有可能是中國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的變局的原始藍本。

這本書的作者張曉朴,是位官學一體人物,現任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局局長。中財辦是中國副總理劉鶴的地盤,劉又分管着金融。張曉朴雖負責宏觀經濟研究,但他個人主攻金融,過去在中國銀監會任政策研究局副局長,還在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

張曉朴那本「金融的謎題」,其實就是剖解德國金融體系,配合中共領導人現在全面喜歡德國,有意把中國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引向德式道路。

財政部分, 中共領導人也有意大變,這方面也有一個低調的學者站到前台,即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主任劉怡。劉怡學術上是所謂「土鱉」,即所有學位都是在中國拿,本科在中國財政部下屬的中央財金學院念,碩士更是財政部財科所讀得,博士才跑到北大去念。

劉怡比較低調,一個原因是她較喜歡教書,如果不是7月28日中共中央開那個「黨外人士座談會」,指定劉怡以「黨外人士身份發言」,外界不大熟悉她。

劉怡雖是中國本土學者,但她近年着力跟蹤美國的稅制和美國的稅改,可以猜測,她向中共建言的財政政策和財政體系之變,會從美國稅改、中國消費談起。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08/162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