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超預期惡化 李克強與專家和企業家座談

圖為李克強。(圖片來源:美聯社

周一,中共總理李克強與部分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座談,強調不搞大水漫灌,並認為目前國內外形勢依然錯綜複雜。日前,中共國常會提出降准,中共央行隨即宣佈將全面降准,釋放1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對此,市場議論紛紛,猜測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出現了超預期惡化。

據中共政府網7月13日消息,李克強周一與專家和企業家座談,商討經濟形勢。

李克強表示,要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確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穩定經濟運行。

李克強並提及近期實行的降准措施,目的是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

據中共政府網消息,經濟學家馬光遠、馬駿和武漢愛帝、91科技、福建縱騰網絡等企業負責人發了言;孫春蘭、胡春華劉鶴、王勇、肖捷、趙克志、何立峰參加座談會。

繼上周三(7月6日)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適時降准後,中共央行上周五(7月9日)即宣佈,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人民幣。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學家Wei Yao分析認為,降準的歷史表明,這項工具從未在經濟表現良好的時候使用。既然現在降準的扳機已經扣動,有兩件事就很明顯了:首先,經濟表現不佳,這可能被公佈在即的二季度GDP數據證實;其次,中國的寬鬆周期已經啟動。

路透報導稱,一位資深政策觀察人士表示,「我擔心的是,從這一次政策操作的節奏、目的和時機,以及政策宣佈的整個技術上的處理來看,市場對這次政策的猜測會很多,而且會向悲觀的方向去轉。」

據該人士判斷,市場會猜測,經濟增長前景是否已超預期惡化,不然政策落地節奏怎會如此之快且堅決;如果不是經濟前景轉惡,則是否可能有較大的風險事件會「尾隨」而至?此番政策用以提前儲備流動性以穩定市場。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在其微博中亦認為,全面降准說明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已經很嚴重;又暗示資產價格將會上漲。

管清友寫道,「覆水難收,用來形容貨幣寬鬆與資產價格的關係,是再恰當不過了。」

荷蘭國際集團(ING)在最新一份報告中稱,中共央行超預期全面降准與國常會提及的有針對性地下調存准率(針對中小企業)並不相符,並且向市場發出了負面的信號。

報告指出,「坦白講,這次降准並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市場的波動性很可能會增加。」

而前述政策觀察人士表示,這一輪操作釋放的信號較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策效果。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對路透表示,中共央行此次降准意味着6月宏觀數據可能出現更加明顯的放緩,高頻數據顯示汽車和房地產銷售的數據6月確實已經進一步放緩,今年以來頻繁推出的行業整頓政策可能也影響了經濟的復甦。

路透報導說,今年以來中國信用風險事件頻發,在「三條紅線」和貸款集中度新規等「緊箍咒」下,從邊緣到主流的房地產企業紛紛出現非標、債券違約;而深陷困境的中國華融重組進程仍未可知,債務「黑洞」深不見底。

同時,近日關於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文件(被稱為「15號文」)在市場流傳,業內預計,嚴監管下城投乃至區域性風險爆發的概率進一步提高。

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7月12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中國經濟開始面臨著消費疲軟的壓力。在科技巨頭們紛紛給予巨額補貼、各種優惠漫天飛舞之後,中國消費這列巨大的列車似乎有明顯的減速跡象。這一點無論是從宏觀數據,或者是多數電商平台的銷售數據來看,都是如此。

彭博專欄作家John Authers表示,人們對中國經濟和資產已經明顯開始失去信心,降準的消息只會火上澆油。以標普/紐約梅隆的中國公司美國存托憑證指數為例(該指數的成份股是在紐約上市的大型中國公司),自中國股市在2016年初因人民幣匯改而觸底以來,該指數本已把MSCI全球指數遠遠甩在了身後。現在則戲劇性地被反超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14/161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