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中年以後最有福報的活法,就6個字

人生短暫,彈指一揮間。

尤其當步入中年後,壓力撲面而來,隨時可能出現各種危機,讓人不由得心生焦慮。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害怕中年的到來。

然而事實上,四十歲以後,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年齡。經歷了很多的事,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這個年齡的人最有福報的活法,其實就6個字!

四十歲以後——不懼

邁入四十歲的檻兒,就意味着一個人已經徹底成熟,步入了人生的另一階段。

常聽不少人說,人過四十,不如狗。

簡簡單單幾個字,輕易就把中年人的心酸表達得淋漓盡致,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四十歲,是一個人最累的時候,但也是最巔峰的時候。

當年陶淵明三年服喪期滿後,雖已臨近中年,但還是懷着「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次出仕。

後幾經輾轉,回到離老家不遠的彭澤當縣令,仍信心十足,想要憑藉自己所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戶口,尤其是當地的土豪劣紳,減免了老百姓每年都要繳納的稅米,受到了縣民們的大力支持。

後來即便被假借巡查之名索賄的督郵威脅,都絲毫不懼:「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說罷直接掛印而去,過上了自己理想中田園生活。

世人都說陶淵明淡泊名利,殊不知他一直都在為自己理想的生活奮鬥着,中年以後更是無所畏懼。

我們應該明白,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坎坷,大都因我們心存畏懼,才會變得困難重重。

所以,四十歲以後,只管收起內心的膽怯,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不憂不懼,日子自然會越過越好。

凡事只要積極面對,便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五十歲以後——不爭

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有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五十歲,看慣了世態炎涼,懂得了人生冷暖,也應該學會對人生「無所謂」。

在我老家的小區里,開了家不大的診所,醫生看起來不過五十歲出頭,精神矍鑠。

聽父母說,他原先是城裏醫院的中醫大夫,看不慣周圍人的勾心鬥角,也不想為了所謂的名利跌破了腦袋。

於是回來開了這家小診所,雖然收入不多,但勝在清閒。

是啊,不得不承認生命中的有些東西,並非是我們想要就能努力得來的,甚至有時你窮盡一生努力,都無法得到。

既然如此,不如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珍惜眼前,我們往往會更快樂,更幸福。

古人也有云:「五十望人而三不爭」

告誡世人,一旦過了五十歲,就不要在三件事情上不要再爭強好勝,也不要爭斤論兩,更不要爭權奪利。

所以,人過五十,要換一種心情,換一種人生活法。

學會看清,看輕,看淡,看開,即便是依舊一事無成,也別泄氣,保重好身體,也是一種成功。

在變老的路上,學會放下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想要過得好,都逃不過這兩個詞:

「拿得起,放得下。」

的確,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往往都只做到了「拿得起」,卻忽視了更重要的「放得下」。

其實餘生最好的活法,就一句話,學會放下。

當年紅極遍大江南北的李宗盛,最後也真如他年輕時那首《凡人歌》中唱的一樣,做回了普通人。

已過耳順之年的他,漸漸退出了圈子,沉迷於工匠和手藝中,有家人相伴,享受着天倫之樂。

放下,真的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前半輩子的辛勞已經足夠,後半輩子該好好享受幸福的晚年了,千萬別浪費大好時光。

席慕蓉也有一句名言:

「是時候了。好好地做個凡人。不和別人吵架。不需任何解釋。不論是否愛過。不說髒話……一日三餐一個不能少。11點之前睡覺……」

記住,拿得起放得下,重新出發,未來自然一片光明。

要知道,中年以後,全新的人生畫卷才剛剛展開。

四十不懼,直面生活的種種考驗,自信從容度過每一天;五十不爭,一切順其自然,後半生自然好過。

餘生不長,不懼不爭,學會放下,去活成最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每日一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04/16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