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陶傑:敦刻爾克的博弈 竟是希特拉有意放走英軍

—鄧寇克的博弈

作者:
希特拉以欽慕的語氣談起大英帝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將大英帝國與天主教會相比,聲稱是穩定世界的兩大要素。因此決定以鄧寇克為緩衝,給英軍足夠的時間撤退。

無論讀歷史還是看電影,兩者都是講故事,都是人生智慧的另類課程。

例如一九四〇年英國的鄧寇克(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年,邱吉爾剛上台,歐洲戰場失利,希特拉的德國閃電空襲,以傘兵和陸軍夾擊荷蘭、法國和比利時邊界,盟軍措手不及——原以為德軍只會從馬其諾防線來襲,而香港當年的醉酒灣防線,由荃灣經獅子山拉到西貢,也是英軍香港司令莫德庇的同樣意念——比利時與荷蘭投降;在法國的英軍則因德軍的接連猛攻、逼到水邊,在鄧寇克地區負隅頑抗。

此時英軍面臨只兩個選擇:第一是抵禦到底,全軍壯烈犧牲,但歐洲一樣會被德國佔據。第二是橫渡英法海峽,撤退回英國,靜待時機。

邱吉爾知道,英國孤軍作戰,美國的羅斯福和國會不肯介入。精銳軍隊撤走,固防本國,至少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成本,還可以換取時間。希特拉佔據歐洲之後,會不會也橫渡海峽攻打英國?機會是五十對五十。英法海峽和英格蘭南部的白堊懸崖始終是天險,邱吉爾可以賭那百份之五十機會。

德國的前線陸軍裝甲師軍官一度考慮先斬後奏,追剿退到鄧寇克海灘的三十多萬英法軍。可是希特拉一再對前線軍官下達措辭強硬的指令,要裝甲部隊停止推進,認為主要威脅在南方。史學家哈爾德回憶此事時,稱近比利時北部的「法蘭德斯」(Flanders)至沿海地帶充滿濕地湖泊,可能令裝甲部隊身陷險境,為免不必要的折損,將來全面攻打法國南部,須停師以保存實力。

後來的史料披露:希特拉之所以如此堅決,因一次五人秘密會議。列席的其中一位參謀,叫做布魯門特提。他後來憶述:希特拉以欽慕的語氣談起大英帝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將大英帝國與天主教會相比,聲稱是穩定世界的兩大要素。因此決定以鄧寇克為緩衝,給英軍足夠的時間撤退。

事後證明,邱吉爾的決定正確,鄧寇克大撤退之後,邱吉爾取得了時間,即展開橫渡大西洋的秘密外交,等到珍珠港事變。

這就是英美簽署的大西洋憲章的由來。

沒有前面的鄧寇克,也就沒有後來的諾曼第。

英國導演基斯杜化諾蘭以此為藍本,拍了「鄧寇克大行動」一片;可與史匹堡的「雷霆救兵」平行共賞。

兩部大片,那一出好看?我認為以歷史事件之深層結構,鄧寇克之役比諾曼第更引人入勝;以戲而論,還是史匹堡的那一出勝一籌。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20/160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