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說話時只要牢記這3點,無需高情商,也能處處受歡迎

鏡子物語:真心關注他人,就是最好的社交。

說話,是一件既簡單,又複雜的事。

簡單,因為說話人人都會,張口就能說;複雜,因為它是一種社交工具,說話方式不同,產生的社交效果也大不相同。

我們往往以簡單來應對複雜,以為只要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就可以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事實並非如此。以至於很多人自認不會說話,情商低,甚至產生了社交恐懼。

我也試圖學習過一些說話技巧,發現方法很多,但多數並不奏效。因為每種技巧都對應着某種特定場合,而真實的世界是千變萬化的。想在講話瞬間,從腦海中調用出合適的技巧是很難的。

那要怎麼辦呢?我漸漸領悟到:其實不必糾結於那些細枝末節。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只要把握好幾個大原則,就能夠成為一個被接納、受歡迎的交談者。

原則一:言不稱「我」

如果你留心,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大多數人在交談時,都是言必稱「我」。

人們雖然也試圖理解別人,但通常會下意識地把讓別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常常是別人話音剛落,就急着說:「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覺得……」

我們雖然在聽,也確定聽到了對方的話,但並沒有把全部注意力投射在對方身上,而是在不停地思索「我接下來該怎麼說。"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裏,把這種現象稱作「自傳式回應」

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被理解。但由於「自傳式回應」的普遍存在,真正的理解其實非常稀缺。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克服這種傾向,多說「你」,少說「我」,是很容易贏得好感的。

有「高情商」之譽的影星黃渤曾說過,人際交往有一條不二法門,就是「把優越感讓給別人」。具體怎麼讓?最簡單的,多說「你」,少說「我」就可以了。給出空間,讓別充分表達自己,他就很容易把你視為知己。

要表現對別人的關注,你可以記住四個字:你怎麼想。在溝通中,沒有什麼比這四個字更有力了。梭羅就曾在他的日誌中寫道:「今天我得到的最大恭維就是有人問我,我怎麼想的,並真誠地聆聽了我的答案。」

與此相似的問題是:你能多跟我講講嗎?你有什麼計劃?你是如何開始的?你是如何做到的?等等。這些以「你」開頭的問題,會給予對方以極大的滿足感,幫你開啟良好人際關係的大門。

在職場中,「言必稱我」的現象也是非常突出的。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人,不管做成一點什麼事,都要彰顯一下自己:你看那誰誰誰是我推薦的吧?你看這件事沒有我的建議做不成吧?你看我不叫你,你不會來吧?你看這個事都是我組織起來的吧……

更有很多企業管理者,開會也好,討論也好,別人都不能講,只有他一個人在說。事情做成了,是我領導有方,是我指導的結果。

真正有格局的領導,懂得「功成而弗居」,雖然自己有領導之功,可是要說:這是大家的功勞啊!是你們通過努力做成的。這樣的領導,才能使下屬真正信服,使團隊更有戰鬥力。

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經》中講:「寸而退尺,以退為進,善於處下,方能居上。」言不稱「我」,就是善於處下,抬高他人,以退為進。這既是一個很好的人際交往原則,更是一種睿智的處世哲學。

原則二:永不傳遞「負能量」

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做過一項大數據研究——世界上13種語言的正面和負面表達頻率,結果發現,在過去的200年中,中文的負面表達是全世界最明顯的。

全球很多語言體系都有一種積極傾向,也就是積極的表達要多於消極的表達。但中文的表達呈現消極傾向:有太多的人,習慣於使用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的語言進行溝通,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對方明白道理,遵守規則。

比如,有的老闆指導工作,喜歡夾槍帶棒,冷嘲熱諷,讓下屬產生挫敗感;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一張口都是批評指責;有些夫妻之間,平時不怎麼交流,一交流就開始互相攻擊;還有很多人總在抱怨,喜歡罵人,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看到的都是社會的黑暗面……

人們常常輕視自己說出口的話語:「我就是有什麼說什麼,應該沒什麼關係。」我們不知道的是,每一句話語都是自帶能量的,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心態和命運,包括人際關係。

為了研究語言對人的影響,曾有心理學家錄下了60家公司開會時的所有對話,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生意紅火,三分之一的公司運轉得還不錯,而剩下的三分之一瀕臨破產。

然後心理學家將這些公司在會議對話中的每個句子,按照積極和消極的詞語進行分類,並算出積極與消極的比例。

結果發現,其中存在一條明顯的分界線——當積極詞語與消極詞語的比例大於2.9∶1時,公司就會蓬勃發展;當低於這個比例時,公司的經營狀況就不好。這個比例以其發現者馬塞爾·洛薩達命名,被稱為「洛薩達比例」

隨後,有其他的心理學家用同樣的方法統計了一些夫婦在某個周末的談話。結果發現,如果談話中積極詞語和消極詞語的比例低於2.9∶1,那就意味着這兩個人快要離婚了。

負面語言是一種負能量,破壞力巨大。正如財經作家水木然所言:「你以為你很直爽,其實是只圖自己痛快,罔顧對方感受,本質上是自私;你以為在關心別人,其實是不懂分寸,沒有邊界意識,本質上是冒犯;你所謂的下定論,也往往是管中窺豹,以偏概全,本質上是偏見。」

當然,不傳遞負能量,不代表不能發表意見。我們只需要把握住一點:多闡述事實,少作主觀評判。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把房間弄得很亂,可以說:「我看到你把玩具堆在床上,把襪子扔在地上,我感到很生氣。」而不是:「我說了多少次,要收拾好你的房間,你怎麼屢教不改呢?」

「經常、總是、從來」之類的詞,都帶有主觀評判的意味。當老闆對一名員工說:「你最近經常遲到,是家裏有什麼事嗎?」這就是一句評判。事實的表達應該是:「周一和周三,你上班都晚了二十分鐘。是不是家裏有什麼事?」

如果你在溝通中,習慣使用負面語言,經常把事實和評判混為一談,無論你溝通的初衷有多么正直,最終只會產生反向的作用。所以,永不傳遞「負能量」,儘可能地使用正向的、客觀的語言,也是我們應該牢記的一點。

原則三:一定要「溫暖」

溝通中應該把握的第三個大原則就是兩個字:溫暖。

如果你自認情商不高,不會講話,沒關係,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渙兮其若冰之將釋」。這句話是老子說的,意思是,我們對別人說話時,要始終給人以溫暖,就像要把人心裏的堅冰一點點融化一樣。

社會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你講一些冷硬的話,大家就會覺得有道理,很「酷」;如果你講正面的話,別人反而會認為你很虛偽,說你在「裝」。這是一個社會心態問題,很多人在言語中總是充滿攻擊性,似乎不如此不足以顯示自己很有思想。

比如前段時間,一名醫生因為連續做了4個小時的手術,極渴之下捧起輸液用的一瓶葡萄糖當水喝。照片被傳到網上,大家評論說醫生太辛苦了,但是馬上有人來了一句:「這瓶葡萄糖誰付錢?」引來一片附和。

不知那位醫生看到這樣的評論,內心會作何感想。在這個網絡時代,人們經常會被一些冰冷的語言所傷。比如那些所謂的「噴子」,作者辛苦奉獻一篇文章,不收取任何報酬,卻被他們罵得一無是處。他們喜歡躲在一個安全的角落裏,把內心的冰冷展示到網上。

語言對人的傷害就像釘子釘在牆上,你就是把釘子拔出來,那個眼還在。那些說話沒有溫度的人,或許也曾受過傷害,於是選擇了以冷漠對抗冷漠。而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方式,於人於己都十分有害。

而那些願意時時予人以溫暖語言的人,即便沒有什麼社交技巧,人際關係也一定差不了。

具體怎麼做呢?首先,要做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內心溫暖的人,才能夠溫暖別人。

世上之事總有好有壞,而一個人內心的溫度並不取決於外界,只取決於其注意力選擇。正如著名心理學大師羅伯特·西奧迪尼所言:你注意什麼,什麼就是最重要的。想讓內心溫暖,只要多多注意那些讓我們感到溫暖的人和事就可以了。

如果你總對經歷的壞事耿耿於懷,不妨嘗試一下「重構過去清單法」:在一張紙上列舉出3件曾經發生在你生命里的重要負面事件,然後想一想,你從這3件事中,分別能得到什么正面的收穫?把它寫下來。堅持練習一段時間,你看問題的角度就會發生巨大的轉變。

此外,每天寫下你的祝福和謝意,經常翻看家人、同學的相冊,給老朋友打電話,告訴你的父母你愛他們,把展現歡樂時光的照片放在你的房間中,類似的做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試着體會他人的感受。想要傳遞溫暖,不論對方說什麼,你只需要體會並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就可以了。

比如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和你說話有什麼用?你從不好好聽。」如果你是這位媽媽,與其回應:「我怎麼不好好聽了?」不如說:「看起來,你有點不高興。」當你這麼說時,孩子就會立刻改變攻擊的姿態,願意跟你說說,自己為什麼會不高興。

第三,回應別人的情感需求。生活中,人們很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一個丈夫在看到一隻鳥飛過花園時,會對自己的妻子說:「快看,外面有隻漂亮的小鳥。」其實,他說這句話並不是為了誇獎那隻鳥,而是希望能從妻子那裏得到一種回應。

妻子此時面臨兩種選擇:她既可以迎合、關心丈夫的這種情感需求,說:「它真的很漂亮!」「在哪兒?讓我看看!」也可以持冷漠、鄙視、批評的態度:「一隻鳥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你能不能做點兒有用的事情!」顯然,前者才是溫暖的溝通。

溝通中,我們需要用心體會他人話語中包含的需求。比如上面那個例子,當孩子對媽媽說「和你說話有什麼用?你從不好好聽」時,媽媽除了說「看起來,你有點不高興」之外,還可以進一步體會孩子的需要:「因為你需要得到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孤獨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不會表達,但時刻渴望着他人的情感回應,你只要用心一些,就能感受得到這種需求,成為一個傳遞溫暖的人。

言不稱「我」,不傳遞負能量,時時予人以溫暖,這就是無需技巧,也能讓你處處受歡迎的三大原則。這些原則不僅能幫你改善人際關係,也能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七稜鏡2010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30/159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