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人民幣兌美元創3年新高 孫大午被關生不如死 貿易談判重啟無望 中美接觸時代結束

澳以小搏大,北京三點失算;廣東電子廠「躺平」自救;歐美攜手,應對中共挑戰

近日大午集團創辦人孫大午案舉行了庭前會議,他流淚哭訴羈押期間生不如死,願為所有人擔責。習近平的「依法治國」哪裏去了?

最近製造業重鎮深圳東莞多家電子廠停工。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點評。

周四,美新任貿易代表與中方舉行首次會談,無重啟談判跡象。

中共戰狼外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為孟晚舟案施壓加拿大,毫無進展;制裁澳大利亞,效果甚微,反而是傷及自身。分析認為,中澳貿易戰,中共有三點失算。

此外,周四拜登政府與歐盟舉行首次高層對話,協調一致應對中共。

美國印太事務主管警告,美中接觸時代結束,進入激烈競爭,責任在習近平。

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兌美元創近3年新高。

孫大午:被關生不如死,願擔責換家人員工自由

日前,河北民營企業家、大午集團創辦人孫大午案舉行了庭前會議。孫大午披露自己在羈押期間生不如死,不見陽光,出入要黑布蒙頭。他在庭前會議上痛哭,表示為了家人及員工,他願為所有人承擔責任。

該案庭前會議從5月17日至22日上午結束。5月25日,大陸「民生觀察」網站披露了庭前會議的一些細節。

孫大午在18日庭前會議上說:「在監視居住期間,我想死代替大家來承擔這個罪名。」表示自己已經被「處死」了,對這個量刑無所謂。「我的家人都在看守所,五個孫子在家,我心急如焚,我解決得了嗎?」

孫大午19日說:「我可以承擔責任,即使是重罪。後面這些人都很可憐的,都應該是我的責任。後面這些人都是人質。我們有四五十億的資產,負債十個億我們承受得起……我希望我承擔一些罪,哪怕是重罪。希望放了後面這些人。我們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說完後他哭了,在場的家人也哭了起來。

孫大午繼續說:「我願意承擔責任。可是我承擔了,別人更重……我是帶着感情、帶着理想做企業。我很痛心。現在卻成了一個罪人。這個企業沒有任何股份,大家都是拿工資的。這種模式是我獨創的。我們是搞共同富裕……所有一切都是我的責任。放過他們,我願意承擔責任。」他說完又痛哭。

孫大午20日說:「我認了,是不是不再追究他們了?或者他們少承擔一些?我希望他們出去,企業要發展……是不是可以把我妻子放回去,兩個兒媳婦放回去?是不是把後面的人放回去?……我希望政府不要把企業管死。」

孫大午21日描述了自己及其他7個高層在監視居住期間的遭遇:「戴黑頭套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只要出了這個地方就要戴,包括看病都要戴。8個人看着我們,兩個小時一班。」

「在裏面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我絕食也要改變強制措施要求去看守所。」他說,「我要吃藥,也不告訴我時間。在裏面不知道時間,沒有鐘錶。我的妻子、兩兒子、兩兒媳都被抓了。壓力太大了!這種壓力下,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我寧願承擔所有的責任。我死都可以。只要把大家解放了,我死都可以。」

期間,孫大午直斥警方誘導他作供。公訴人稱,其去見孫大午時,孫說「無嚴刑逼供,公安對他好好」。

孫大午隨即反駁說:「我生不如死你問我了嗎?我三個月不見陽光你問我了嗎?說是我血脂高,不讓我吃雞肉豬肉、豬蹄,我只能問有沒有鹹菜,吃鹹菜。這個你們問過嗎?誘供的問題,你們問我了嗎?你們要這麼幹,咱們只能翻臉。我們有錯誤我認。」

孫大午的小兒子、大午集團副總經理孫福碩說:「我要調取訊問同步錄音錄像,我被拷了三十多個小時。還有一些證據我要跟我的律師說,因為我怕別人會損害我的證據。還有看守所和辦案單位裏面的錄像,因為他們對我的筆錄,是先威脅、恐嚇、洗腦,再後面在給我做筆錄,比如14號他們威脅我。」

2020年11月11日凌晨,孫大午及其親屬以及集團子公司法人等突然被當局抓捕。包括孫大午的家人(妻子、兩個兒子和兒媳婦)在內的25人被羈押至今。

今年4月21日,孫大午案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7名當事人被逮捕。

孫大午2020年10月13日在微博發帖,「有人說,什麼叫社會黑?晴天白日,你看不到事情的真相;熙熙攘攘,你聽不到不同的聲音;有權有勢的橫行霸道,有理有據的寸步難行;白天活見鬼,夜裏死見人。」

美新任貿易代表與中方首次會談,無重啟談判跡象

美中貿易代表周四(27日)舉行了電話會談,這是雙方自拜登總統上任以來的首次直接對話,但似乎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的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她在會談中討論了對美中貿易關係的「持續審查」。中共商務部則說,劉鶴副總理提出了「共同關心的問題」,但並沒有給出相關細節。

為期兩年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於今年12月結束。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數據,2020年中國對美國商品的購買量下降了40%以上。

戴琦在周四的美中貿易會談中說,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關係中仍然面臨「巨大挑戰」,這需要拜登政府全面關注。她同時強調,中國對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遵守情況,將決定華盛頓與北京如何前進。

「躺平」自救?深圳、東莞多家電子廠停工

中國經濟周刊》5月7日報導,隨着原油、鋼材、銅、玻璃、塑料等原材料價格出現「普漲」,深圳和東莞多家中小電子工廠,在生產成本上漲和訂單利潤不足的雙重壓力下,面臨着新一輪的洗牌。

一位在深圳從事電子產品出口的工廠運營經理表示,跟服裝廠、玩具廠相比,電子廠本身的資產投資比較大,涉及到的原材料種類又比較多,更容易受到突發漲價潮的影響。

他說,2016年以來,電子行業的利潤就已經不樂觀了,比之前幾乎縮水一半,這一輪價格持續上漲,將其他方面的壓力也放大了,資金鍊成為矛盾的焦點。

深圳市基德科技是一家鋰電池生產企業,其落款日期為2021年4月29日的公告稱:「公司近年來經歷了行業利潤下滑、成本上漲、外貿市場環境不斷惡化等諸多困難,再加上新冠疫情對市場經濟的影響,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負面衝擊,儘管公司採取了各種措施,但公司一直在負重前行,始終未能扭轉經營困難局面。」

公告稱,「自2021年4月29日停止經營,4月30日起解除與全體員工的勞動合同關係。」

與基德科技遭遇相似的還有東莞力安電源公司,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移動電源廠商在同一天宣佈做出「結束營業,解散公司」的決定。

東莞力安電源公司在公告中稱,黃曆新年返廠後,是「公司開業以來最困難的時刻」,由於物料成本大幅上漲、一些晶片嚴重缺貨、重要物料從月結改為現金採購等原因,公司資金鍊斷裂。公告坦言,「已經山窮水盡,如果繼續拖延下去,就無法發出工資」,還提到了「籌劃出售工廠設備」等細節。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在採訪的7家中小型電子廠中,有4家工廠在此次原材料漲價潮等壓力下選擇了停工。

一位曾在寶安區福永街道運營電子廠的老闆表示,與其冒着巨大的風險生產,還不如停工「躺平」,「這也是一種自救,起碼比被迫破產清算的結局要好得多。」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這些中小製造企業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也低,很多企業利潤很低,有的可能也就10%。而這次原材料價格大範圍、大幅度上漲,出現了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只能是停產歇業,否則生產越多虧損越多。

美印太主管:美中接觸結束,進激烈競爭時代,責任在習近平

周三(5月26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負責人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美中長達近半個世紀「接觸(engagement)」時代已經結束,正式進入了「激烈競爭」時代,這種轉變與習近平的外交政策不無關係。

圖為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

坎貝爾在史丹福大學沃爾特·舒思深亞太研究中心(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舉辦的一場會議上表示,美國只有團結其全球盟友,才能更有效地應對中共挑戰。

坎貝爾說,「被稱為『廣泛接觸』的時期已經結束」。美國對中共政策現在將在「一系列新的戰略參數」下運作,並補充說,「主要方式將是競爭。」

坎貝爾表示,習近平領導的對外政策是美國政策轉變的很大原因,他提到了中印邊界的軍事衝突、中共對澳大利亞的「經濟制裁」以及中共「外交戰狼」的興起。他說這象徵着中共朝着「強硬或硬實力」方向轉變,企圖主導國際事務。

周三拜登總統在一份聲明中說,他要求美國情報官員在90天內調查疫情起源,包括病毒可能來自武漢實驗室的可能性,中方則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中美兩國官員表示,他們可以在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但是在許多其他問題上,兩國關係卻變的更加冷淡,如對新冠病毒中共病毒,Covid-19)的溯源、南海問題、人權問題、台灣和香港問題等,兩國甚至針鋒相對。

坎貝爾還對習近平作出評價,他形容習近平「意識形態上很強烈,不會感情用事」,並補充說習近平「對經濟並不十分感興趣」。

他認為,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反抗中共的核心,將是聯合盟友共同抵抗中共,他提到美國建立包括印度、日本、澳洲在內的「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的重要性。

協調對華政策,美國拜登政府與歐盟首次高層對話

延續美國川普政府協調應對中國挑戰的對話機制,歐洲聯盟和美國拜登政府本周四就中國議題舉行首次高層對話會議。

圖:2021年5月26日,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與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薩尼諾(Stefano Sannino)在布魯塞爾就中國議題舉行首次高層對話會議

雙方在會後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說,美國和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涉及多個層面,包括合作、競爭和制度性對抗等元素。雙方對中國存在共同的憂慮,「包括在新疆和西藏繼續存在的違反人權的行為、香港自治和民主進程受到侵蝕、中國對外經濟脅迫和散佈虛假信息,以及地區安全,尤其是南中國海安全問題等。」

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兌美元創近3年新高

5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岸價升穿6.4人民幣兌換1美元關口,為近3年首見;離岸人民幣曾升破6.38,也創近3年新高。有業界人士認為,人民兌美元走強主要原因是美元疲弱造成的,並不是大陸經濟支撐人民幣走強。

澳中過招,坎培拉以小搏大,北京失算在哪?

一場本來希望讓對方丟盔棄甲的貿易戰,結果成了自家受損,中共很不甘心。

長達一年的中澳貿易戰,最近終於有了階段性結果:2020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創下歷史第二高水平,被中國制裁的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1480億澳元商品,僅比2019年創下的1540億澳元的最高記錄低60億澳元。

更讓中國有苦說不出的是:一年之中,澳洲出口盈利最豐厚的產業——鐵礦石的價格從每噸大約60美元漲到了超過200美元的破紀錄水平。

澳廣近日刊文指出,從三方面來說,中國對澳貿易戰都失敗了。

一是目標選擇上失算。

在西方國家中,澳大利亞相對較弱,而且被中共多年滲透,培養了不少代理人。在讓中共很不滿的五眼聯盟當中,美英屬於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不好硬碰;新西蘭則太弱,而且對北京比較服從,打擊它勝之不武,也容易傷害友華者。加拿大離美國近,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較弱,一個孟晚舟案件,中國施加傾國壓力,也未取勝。比較之下,選擇體量與實力均處中等、且對中國有嚴重經濟依賴的澳洲作為打擊對象,既容易達到目的,還可以立威,增強中國國際影響力。

但結果不但沒有制服澳大利亞,反倒傷及自身經濟,缺煤引發電荒,鐵礦石價格飆漲引發鋼材漲價。

二是北京以強凌弱的強勢外交遭遇挫折。

北京本意是希望利用澳洲對中國的經濟依賴,通過經濟制裁的方式脅迫澳洲改變對華的政治態度,結果是北京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三是教育了澳大利亞民眾:中共沒有那麼可怕。

現在,面對中澳貿易戰第一個回合的成績單,澳洲民眾終於認識到原則、國格比短期經濟利益重要。

接下去,北京是否還要繼續對澳洲開展貿易戰?到此情境當真應了一個三國典故,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中國繼續糾纏於貿易戰,沒什麼好處可言;但此刻放棄「制裁」,對將面子等同於尊嚴的中南海來說,情何以堪?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28/159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