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有一種尊重,叫做"凡事有交代"

作者:

讓人放心,是一個人最大的能力。

它包含的意思是:我能保證,在我的能力範圍你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所以說:放心體系了一個人的品格,也彰顯了一個人的修養。

身在職場,最希望得到的誇獎的一句話就是:「你辦事,我放心。」

這是對一個靠譜的人最高的肯定。

導讀:一個人最大的能力,是讓人對你放心,你們認為呢?

管住自己的嘴,別說不確定的話。

我始終覺得,說自己確定的話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但這個世界上,遇事不過腦便隨口答應的人多了,就讓那些靠譜的人變得難得又珍貴。用於戀人身上的「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卻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人際交往中。

生活中我們總能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嘴上的話說得很好聽,而承諾通常會大打折扣。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絕不會信口開河,想一出是一出。

他們應是富有責任和擔當,有始有終,一旦做出了承諾,就會拼盡全力去做到,時刻保持熱烈而坦誠的情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經歷越來越多的事情之後,我們會發現和「讓人放心」的人相處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愉悅與安定。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信滲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我們做出的承諾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對別人來說也可能是困難生活中的一點光亮。

父母從小教育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隨口答應,更不要輕易許諾。」

現在想來,這個教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一直教我這麼做事,這讓我非常輕信外人的許諾,以為每個人都和我一樣,言出必行。

最後獨自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但我卻一直為自己能堅持「不對沒把握的事情許諾」這個原則而感到驕傲,保持着一顆待人的真誠之心。

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答應人。

在所有討厭的事中,失信毀諾為榜首。

身邊平時總是信誓旦旦的同事一旦毀諾三次以上,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下次其他人再找他對接工作,就必定會抱着懷疑和不確定的態度。

未經考慮就脫口而出,一次兩次可能並無大礙,但隨意打破誓言的次數多了,就很可能透支你的信譽度,讓你跌下「信任神壇」,被流言反噬。

一句輕飄飄的承諾,不知別人對自己會抱有怎樣的期許。

無心去做的事情還是不要隨口答應,與其說過就忘,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讓別人抱有期待。

因此每次許諾前都一定要綜合自身的能力,想清楚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這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最起碼的尊重。

很少有人會在乎自己隨口答應的事情有沒有做到,也很少有人會在乎一個不熟的人的內心感受,因此很多人都不把忘記隨口一說的承諾當作一回事兒。

可是能夠記住那些自己說過的話並且做到即便結果並不是那麼完整的人真的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溫柔。我們都不是超人,而只是普通的一粒存在,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因此一個在答應別人之前能充分衡量考慮的人做出的承諾通常可信。

他們害怕自己做不到而讓別人失望,只想直接通過實際行動來提供幫助,為他人分憂解難。而這樣的人通常也能交到越來越多同樣真誠的朋友,生活質量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有一種尊重,叫做"凡事有交代"

公司的一位前輩突然就離職了,入職前公司說好的績效一直沒給我,他在走之前幫我把這事兒解決了,我心裏有着說不出的難受。

我們一起工作了很長時間,他在為人處事方面教了我許多。

他對於工作從不懈怠,和同事、下屬相處也很自然舒服,是我見過性格最溫和、辦事最靠譜的人。

難捨和感激的情緒交織,我只能祝願他前程似錦,希望有緣還能一起共事。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他的新書《價值》中談到自己對工作夥伴的看法:「工作帶來的最大幸福感應該是和靠譜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把同事當成你的事業合伙人。」

是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找靠譜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都擁有讓人放心、讓人依靠的能力。這一路上與他們同行,能讓日子變得輕鬆順心。「

讓人放心」這幾個字,看似十分簡單,要真正做到卻是困難重重。

還記得在一場職業介紹會上,台上一位成功人士和我們分享他認為自己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職業建議。

這是他在日本實習時,一位長者告訴他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建立好自己的名聲。這裏的名聲是說每一次演講、每一篇論文以及每一份交接給同事的工作,凡是給別人看的東西,都要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慢慢養成習慣,就會把事情越做越好。」

我對此深表贊同,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機會的數量取決於每一次辦事的質量和為人的品格。

要想走得遠,就要認真對待所有的事情,不敷衍不糊弄,愛惜自己的名聲,永遠做一個能讓別人對自己放心的人。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01/158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