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一些老年人,習慣了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鍛煉、買菜或者做早餐,常常鬧鐘一響就急着馬上起身,殊不知起得太早、太急,容易誘發中風、心腦血管疾病,甚至要了性命。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雞啼」即練,可能有害
老人在醒來後全身血流相對較慢,如果立即起身,可能導致大腦突然缺血缺氧進而產生頭暈、眼花等症狀。另外,清晨血液粘稠度較高,血壓容易升高,這個時候若一起床就出門運動,很容易發生心梗、腦梗等突發性疾病。
案例一:
晨練40個「下蹲」,大爺腦血管破裂
完成40個下蹲動作,這是70多歲的張大爺每日「鍛煉清單」上非常重要的一項。在一個下雨的早上,當張大爺完成了下蹲動作後,突然暈厥倒地,被送往醫院搶救。
檢查結果顯示:因張大爺患有高血壓,早上運動過量導致腦血管破裂,出現了腦溢血。
醫生提醒:晨起血壓偏高,高血壓患者不要太早晨練。平時鍛煉時,也不宜選擇下蹲、引體向上、掌上壓等力度較強的運動,並且要控制好運動量。
案例二:
「倒着走」易跌倒,69歲老太閃到腰
69歲的王老太是「倒着走」健身法的愛好者,但有次在鍛煉中不小心踩到了石板路上鬆動的石子,摔倒後閃了腰,因此在家修養了好長一段時間。
醫生提醒: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時,由於看不到後方路況,很可能會出現跌倒、磕碰等狀況。另外,老年人腿腳不靈活,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運動強度相對很小,對於心肺功能的鍛煉作用很小,從健身效果來說很不經濟。因此,老人儘量不要倒着走。
科學晨練記住「三不」與「三宜」
「三不」:不趕早、不空腹、不過量
1.不趕早
如果過早起床鍛煉,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會增加心血管病發作的風險。
建議:睜眼後不要立即起身,先躺五分鐘,伸伸懶腰、活動一下四肢,這樣能改善腦供血狀況;下床前,先把雙腿放在床沿半分鐘左右,然後再起身。
2.不空腹
經過一夜的消化,胃裏已經沒有東西了。清晨起來人體血糖普遍偏低,血液粘滯,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煉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
建議:起床後先吃點早餐,然後在室內走動走動,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待外面有陽光了,感到有明顯暖意時,再外出晨練。
3.不過量
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感到身體熱量外泄微汗為宜。
「三宜」:宜保暖,宜循序漸進,宜因人而異。
1.宜保暖
晨練時需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增減衣物,不宜穿得太少,以防早上溫度較低而受寒。經過10分鐘暖身活動後,待身體發熱時再逐漸減衣服。運動到微微出汗時要及時擦乾汗水,穿上外套,以防着涼。
2.宜循序漸進
晨練要按照「節奏緩、幅度小」的原則做足熱身活動,如果不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就開始鍛煉,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傷害。
3.宜因人而異
鍛煉時應按照個人身體健康狀況、體質特徵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老人鍛煉最好以舒緩的運動為主,如太極拳、散步、八段錦等。
同時,老年人晨練不宜進行倒立、較長時間低頭、驟然前傾彎腰、快速下蹲、仰臥起坐等活動,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