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折也要賣,潘石屹售賣中國資產

「2020年趕上了疫情爆發,黑石就徹底退出來了,之後SOHO中國還和高瓴資本傳出過『緋聞』,但高瓴無情闢謠了,現在市場上就再沒傳出過什麼信息了。」一位從事商業地產業務十餘年的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他甚至覺得,潘石屹這「八大金剛」難賣了。

一棟寫字樓,完成全過程的轉讓,即所謂的大宗投資交易,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尤其是股權交易,需要敲定很多細節,短的6—8個月,長的有一年的,甚至超過一年時間的都有。」前述人士表示,潘石屹這筆買賣想脫手,可謂十分不容易。

從最早媒體曝出SOHO中國擬以80億美元出售辦公大樓權益後,到黑石集團報價40億美元做私有化談判,潘石屹手裏的資產幾乎是對半降價。作為中國商界最會算賬的老闆之一,老潘顯然不樂意,他總說自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然而這樣的「純粹」如今很難為他帶來更大的利潤。

這自然也引起了網友對他的質疑。潘石屹一邊不斷向外表示會長期持有手中的優質資產,但另一邊則開始尋找買家出售,甚至是不惜打折出售。

在今年1月初表彰會後的媒體交流環節,對於私有化的進展情況,潘石屹沒有正面回應AI財經社的提問,只表示,去年一年公司就忙着發公告闢謠了,半夜三更還發了好多次公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還是看公告吧,這是最確切的消息。」

賣與不賣,他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

「擁抱」海外

一面是在國內賣賣賣,一面是在海外買買買。

圖/視覺中國

只是論花錢,老潘的眼光着實與眾不同了。2014年之後,他就不再選擇購置任何國內新項目。甚至,在陸續出清國內資產之前,潘石屹已經在國外開始了「買買買」。

李嘉誠出售中國大陸資產、買斷英國一半土地不同,潘石屹的選擇是在美國購入大筆資產。2011年,潘石屹便以7億美元,買下紐約曼哈頓廣場旁的港務局長途巴士站辦公大樓。2012年,他又花了6億美元,收購了曼哈頓公園大道廣場49%股權。

2013年,潘石屹的現任妻子,也就是SOHO中國CEO張欣又聯手巴西Safra家族,以14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大廈40%股權。此外,潘石屹長子還在英國成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拿下當地多個地產項目。

一連串的海外收購後,有媒體提出了質疑。老潘回應道,「在海外投資的錢來自家族信託,跟SOHO中國的公司行為無關。」但從股權結構來看,潘石屹夫婦持有SOHO中國63.93%的股權,其妻張欣為美國國籍。而自2015年起,潘石屹持有的SOHO中國股權,便全都轉至張欣名下。

2019年末,就在SOHO中國打算出售「八大金剛」期間,潘石屹再次靜悄悄地開始了一系列海外資本動作。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僅28天時間裏潘石屹先後註冊了7家公司,股東均為境外公司。新註冊的7家公司經營範圍中,除了天津潤石的經營範圍涉及境外投資和科技開發,其餘6家的經營範圍則基本一致,均為企業管理、經濟貿易諮詢、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服務、出租辦公用房等。

對於密集註冊7家公司的真正用意,SOHO中國並未公開對外回應。但在資產出售的關鍵節點,也不免讓業內人士猜測其真實意圖。西南證券董事張剛對AI財經社分析道,資產重組的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利潤分配,而註冊境外公司的一個重要考量便是可以合理合法的避稅。比如SOHO China(BVI-1) Limited公司的註冊地英屬維爾京群島便是一個避稅天堂,相比國內動輒20%的所得稅,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稅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地產老炮因投資事業開始往返於國內外多地,他曾經塑造的公益形象,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與其他地產大佬的低調形象不同,潘石屹熱衷於在微博上「開麥」,並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微博頭部大V,雖然他不是來自娛樂圈,卻有着超過2000萬微博粉絲。

這些年,潘石屹也沒少「不務正業」,有時幫甘肅天水農村老家賣蘋果,有時熱衷於發自己的攝影作品,有時候還會教人編程,不遺餘力地打造出親民的大佬人設。不過,這也引起了有心網友的關注,並由此發現了一些端倪。比如在去年國內疫情最嚴重時,潘石屹的公司及家族基金沒有捐出一分錢,僅僅在網上發了一條微博聲援武漢疫情,最後被網民們聲討。

事實上,潘石屹夫婦最大的一筆公益投入,還是把錢投入哈佛、耶魯等海外名校搞合作,捐款1億美元設立助學金。2014年時,潘石屹夫婦就向哈佛大學捐出了1500萬美元,而後成立基金會再次捐助1億美元給哈佛大學,同年,他們還向耶魯大學捐贈了1500萬美元。

捐款之時,張欣是這麼解釋的,「讓中國的貧困學生到世界一流大學去讀本科。」但人們很快發現,捐款沒多久後,潘石屹的兩個兒子先後入讀耶魯和哈佛。曹德旺曾意味深長地評價這筆慈善:「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

資產滑鐵盧

回望過去,SOHO中國並不是沒有機會變得偉大。

2007年,這家港股上市公司,曾創下過亞洲最大商業地產IPO紀錄。意氣風發的潘石屹夫婦高調喊出了「五年之內過千億,超萬科」的口號。三年之後的2010年,SOHO中國創下了184.23億元的年度營收,體量超過了恆大,更是融創的近3倍。

圖/視覺中國

不少業內人士都把SOHO中國這段時期的成功,歸功於潘石屹的土地投資眼光。他向來以低價拿地,後建成高價值寫字樓項目而出名。比如,據媒體報道稱,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房均價還處於6725元/㎡,潘石屹卻以2萬/㎡的單價、7億元的總價,將尚都SOHO出售給了一位山西老闆,售價足足高出市場價3倍。

2013年之前,SOHO中國便已經接連創造出了北京SOHO現代城、三里屯SOHO、中關村SOHO等地標建築。那些像蜂窩煤一樣造型的寫字樓,被張欣包裝成華爾街美學和高階設計水平,最終以高昂的售價名冠京城。鼎盛之時,它佔據了北京CBD地區近半地產項目銷售額。

與此同時,潘石屹也逐漸成了大眾偶像。2012年,他甚至登上了中國微博意見領袖排行榜第一名,名氣壓過馬雲、李開復、郎咸平、方舟子等一眾名人。有媒體報道稱,當時消費額度超過5000萬元的客戶可以和他吃個飯,猶如「中國版巴菲特的午餐」。而因為人氣火爆,飯票門檻很快漲到了1億元。

只不過,多年後的事實證明,老潘努力的姿勢不太對。五年之後的SOHO中國,不僅沒有完成業績目標,反倒要進行業務轉型。

2013年,商業地產陡然遇冷,潘石屹開始轉變公司經營模式,SOHO中國的業務由以往的「開發-銷售」,轉為「開發-持有」模式。這種新模式讓SOHO中國多地的商業物業,開始轉為自持出租,潘石屹則搖身一變成了「包租公」,他還決定賣掉那些和租賃沒什麼關係的業務,SOHO中國便自此拉開了拋售商業資產的大幕。

轉型的不僅僅是公司。從2013年開始,潘石屹也逐漸在」不務正業」的路上越走越遠。他不僅賣蘋果,出書,大搞攝影,還做過木匠,學過編程,甚至持續監測過PM2.5,更是被一些網友親切的稱之為「小潘潘」。

但不管老潘公眾形象經營得多麼成功,一個不爭的事實是,SOHO中國在陸續「清倉」大陸商業資產之下,也自此失去了成為一線地產品牌的可能。

轉賣商業資產的背後,其實是SOHO中國面臨的租金回報率困境。潘石屹曾經公開表示,」中國租金回報率我都不好意思說,在北京這樣的城市,SOHO中國的租金回報率不到3%,但銀行貸款的資金成本超過了4%,這幾乎是地產業最低的資金成本,但在此情況下,這意味着全年的物業經營仍然會虧損2%,這個生意怎麼做呢?」

所以,對於潘石屹而言,賣樓所得轉化出的豐厚分紅,才能讓其夫婦二人的個人財富不斷攀高。2019年,潘石屹夫婦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個人財富達到215.7億元,排名第597位。這個財富量級在富豪榜的位置雖說算不上頂尖的,但是他們手握的現金可謂是十分可觀。

據媒體統計,2006年至今,SOHO中國累計實施分紅12次,累計實現淨利潤442.58億元,累計現金分紅達到207.78億元,分紅率為46.95%。按潘張夫婦所佔股比計算,夫妻二人累計取得分紅現金約133億元。

把大把的現金揣進了自己的兜里,這很難不引起輿論熱議。網友們乾脆把「精緻利己主義」的標籤貼了上去。

多年前,從甘肅平涼走出來的潘石屹還曾談及夢想。他說自己心嚮往之的,是回到西北老家,住窯洞裏、放羊,面前是青青的河水,網上也沒有人罵我了。

人們心裏都清楚,老潘所言的衣錦還鄉到底是說笑了。他內心真正渴望的應該不是這些。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AI財經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17/156930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