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成年人的潛規則:說話有分寸感

作者:

畢淑敏曾說:「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在與人交往期間,沒有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說話沒有分寸感,容易引起爭端,產生是非,朋友之間會漸行漸遠、親人之間會不歡而散……

而成年人的潛規則,就是說話要有分寸感。

01

說話的分寸,能看出情商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為了慶祝自己四十歲生日,特別邀請了四個朋友,在家中吃飯慶祝。

三個人準時到達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遲遲沒有來。

這人有些着急,不禁脫口而出:「急死人啦!該來的怎麼還沒來呢?」

其中有一人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對主人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我們是不該來的,那我告辭了,再見!」說完就氣沖沖地走了。

一人沒來,另一人又氣走了,這人急得又冒出了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

剩下的兩個人,其中有一個人生氣地說:「照你這麼講,該走的是我們啦!好,我走。」

說完,掉頭就走了。

又把一個人氣走了,主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

最後剩下的這一個朋友交情較深,就勸這人說:「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應該留意一下。」

這人很無奈地說:「他們全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說他們。」

最後這朋友聽了,再也按捺不住,臉色大變道:「什麼!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莫名其妙,有什麼了不起。」

說完,鐵青着臉走了。

在與人交往中,說話是一門藝術。

不是說的越多就越好,有時候說的話詞不達意,表達不恰當,讓別人產生了誤解,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而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是一個高情商的人,懂得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

而不是說話只過嘴巴,沒有為他人考慮,在無形之間得罪了別人。

正如朱自清在《說話》中寫道: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有說好過幾句話。

誠然,說話很容易,但是要會說話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修行。

在很多時候說話的分寸,也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

02

說話的分寸,能看出修養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才是相處之道。

說話時把握分寸,不說破不追問,不把說話沒分寸感當成幽默,好好說話才是一個人的高級修養。

在別人說錯話時不是揪住不放,不賣弄自己,不讓他人難堪。

而是把握住分寸,化解他人的尷尬,表現得明理得體,給他人留有顏面,讓別人感到舒服和尊重。

一個人的修養,往往體現在分寸感里。

03

說話的分寸,能看出運氣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語言的傷害。

一個小男孩總是無緣無故對他人發脾氣。

有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告訴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在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釘子很快就沒有了,後來小男孩漸漸學會了好好說話。

他的父親又讓他拔下柵欄上的釘子,當小男孩拔完柵欄上的釘子時卻發現,柵欄上留下了無數無法修復的小孔。

父親拉着小男孩的手說:「孩子,你做得很好。

不過你看,釘子是全拔下來了,但那些小孔卻永遠存在,圍欄再也回不到原來那個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脾氣的時候,你那難聽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子一樣,會在別人心靈中留下疤痕,已經形成的疤痕將無法彌補。」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稍不注意的話語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發脾氣說出的話語就像那個釘子一樣扎進了別人的心裏,儘管你和別人道歉,但是在別人心裏形成的傷害卻永遠無法抹去。

蔡康永在《說話之道》中提到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深以為意,說話有分寸的人,會在相處中讓他人感到舒服,這也決定了你會到達什麼高度。

說話的分寸感,不是給人以束縛,而是在人際交往中說出合適的話語。

說話有分寸,不僅讓人乍見之歡,更能久處不厭。

你想要有所成就的,就需要學會把握說話的分寸,這樣可以收穫更多的善意和幫助,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你的運氣也會越來越好。

《春秋穀梁傳》中有云:「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說話,每個人都會的,未必每個人都會好好說話。

和說話有分寸感的人在一起,明白了什麼是高情商的人;

和說話有分寸感的人在一起,明白了什麼是有修養的人;

和說話有分寸感的人在一起,明白了什麼是好運氣的人;

願你餘生好好說話,做一個情商高、有修養、有好運氣的人。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哲學人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16/156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