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中國的珠寶店為什麼都姓周?老周家的財富密碼

「無三金,不成婚」,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生活中有些重要場合,總少不了穿金戴銀。

當然,人類對於貴金屬的追求,也不乏純粹愛美,或者投資保值的目的。

每到這種時候,有人就會犯愁,倒不是兜里錢沒揣夠,而是放眼望去,整條商業街幾乎全是姓周的珠寶店,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周百福、周金生、周大發......

進去店裏轉一圈,不僅產品品類高度相似,連導購也統一身着黑色職業正裝。左看右看,半天也不知道該買哪家。

為什麼這麼多珠寶店都姓周?這些姓周的品牌之間,到底又有什麼關係?

到底誰姓周?

多數人的直覺是,姓周肯定跟人名有關,大概率指創始人的姓氏。

很抱歉,你只猜對了一小半。

其實,這些名為「周XX」的珠寶店,絕大多數的創始人都不姓周。比如周六福的創始人姓李,周金生創始人也姓李,周百福由張氏家族創立,目前的控制人姓葉,周大發創始人則姓任。

周六福創始人姓李,如今在全國有3400多家門店。

回顧歷史,最早跟「周」姓有淵源的珠寶品牌,其實只有周大福跟周生生。

早在1929年,廣東順德人周至元,協同另一朋友創立金鋪,取名為「周大福」,官方自稱借用了傳統賀詞「五福臨門,大富大貴」里的兩個字,希望顧客能聯想到地位、財富和好運氣。

隨後周至元一家因戰亂遷往澳門,金鋪也一同轉移。40年代,周至元將金行事業發展到香港,生意越做越大,位於皇后大道的第一家分行也升為總行,從此周大福成為香港品牌。

如今,周大福也不姓「周」,而是姓「鄭」,就是跟李嘉誠並稱香港四大富豪的那位鄭裕彤。鄭裕彤原本在周大福打雜,因為做生意有頭腦被周至元看重,成了上門女婿,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周生生比周大福晚幾年出現,創始人叫周芳譜,同樣來自順德。但別想多了,他跟周至元可沒有血緣關係。周生生這個名字,據官方解釋,是參考了「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意象。

巧的是,跟周至元一樣,周芳譜也在戰亂時舉家遷往澳門,把金鋪開到了香港。後來他的兩房兒子分家,周生生也被一分為二。其中,二房一家把品牌經營上市,店鋪從香港開到全國,另一家則改名為「粵港澳湛周生生」,紮根香港跟澳門。

要說真正姓「周」的珠寶品牌,其實還有一家,只不過比周大福、周生生晚上個幾十年。

上個世紀末,深圳出現了一家叫周大生的公司,創始人也姓周,就是品牌名字看着跟周大福、周生生都有點關係。迄今,周大生也沒有正式做出過解釋,但在一次採訪中,有高層透露,公司名稱是來自《易經》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寓意天地之間最偉大的道德,是愛護生命[8]。

這樣來看,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都姓「周」算是巧合,那其他「周XX」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的名字還有個特點:離不開大、福、生三個字。

要麼用兩個字排列組合,比如周生福、周福生;要麼只取一個字,加上其他單字組成新詞,比如周大發、周多生。福字最受歡迎,有周百福、周喜福、周華福、周祥福、周瑞福、周金福.......

搞了半天,原來開家姓周的珠寶店,還得先學會組詞。

不止名字相似,有些品牌的出身也讓人迷惑。

比如周金生,官網介紹自己是一家香港企業,上個世紀90年代進入大陸[9]。然而,在一份提交給香港商標註冊處的文件中,李姓創始人卻提到他是在2005年創立品牌,第二年才進駐香港[10]。

更有意思的是,自稱香港企業的周金生,沒能在香港成功註冊商標,因為遭到了周生生的反對。當時,周生生直接指控周金生,抄襲了自家商標。

這樁案子並非個例。事實上,自從20年前周大福跟周生生進入大陸市場,姓周的珠寶品牌之間,圍繞商標發生的「戰爭」,就從沒停下來過。

裁判文書網上,輸入「周六福」、「商標」、「侵權」這幾個關鍵詞,你能找到178起案例。

這裏面,「周六福」告了「周六福」,因為兩家品牌背後的註冊公司,一個是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另一家是香港周六福黃金鑽石首飾集團,不仔細看,根本分辨不出。

還有些「頭鐵」的品牌,反過來指控原告。

幾年前,周六福把廣州周百福告上法庭,稱對方未經許可在產品上使用自己的商標。周百福不服氣,直接在庭上指控,周六福「山寨」了香港的周大福,不應受到法律保護。

結果周百福敗訴,周六福「山寨」的事實也未被認可,但爭議卻沒有結束。

有人發現,周六福的創始人其實是來自潮汕的李氏兄弟,並不姓周,官方對此也沒有解釋。早期的宣傳里,周六福身上還有「成立於18世紀初」、「香港品牌」的標籤,然而在香港,你能找到的「周六福」公司最早註冊於2009年。如今,周六福官網也沒了「香港」的影子。

其他公司打得不可開交,「老大哥」周大福這邊,早有過行動。

2002年,進入大陸市場不久的周大福,跑去告周大金背後的一家上海公司抄襲商標,結果不僅敗訴,還搭進去幾千塊錢受理費。之後,周大福就「佛」了,很少參與周姓品牌之間的混戰。而周大金,現在是深圳一家知名珠寶企業旗下品牌。

即便只差一個字,在法律層面,商標是否構成近似都不好判定,需要考慮文字的形狀、發音、字體,還有圖形的結構和組成元素等等。真打起官司的話,即便是大公司,也不一定能獲勝。

比如海底撈就曾在跟「河底撈」的大戰中落敗,一氣之下兩天內申請註冊了263個商標,有「池底撈」、「撈底海」、「粵底撈」等等。

上海冠生園旗下的大白兔品牌曾被多次抄襲,山寨品牌有小白兔、奶白兔、野白兔等等

品牌一旦火了,就會有被抄襲和模仿的風險,這是哪個行業都逃不開的潛規則。打官司成本高,於是搶註商標,成了企業的「防禦」手段。

與此同時,「周XX」的隊伍還在不斷壯大。

在天眼查上用「周珠寶」這個關鍵詞,檢索企業名稱,光過去一年新註冊的就有700多家。裏面有很多企業的註冊地,都位於同一條街道——深圳羅湖區翠竹街道。

這當然不是巧合。很多人熟悉的周大生、周六福,也把公司註冊在翠竹街道。

走進這條街道,眼前高樓林立,到處是大型黃金珠寶批發交易,和展覽中心,一些老舊建築物的牆上,密密麻麻掛滿了珠寶公司的招牌。每天,全國各地的珠寶商人都會來到這裏提貨。

街道轄區內,有個叫水貝的社區,被稱為中國「寶都」。這裏賣出去的黃金、鉑金、鑽石飾品,佔據全國市場份額的大半個江山,年營收有1200多億,足夠吊打全國99%縣城的GDP

水貝片區一座新建成的大廈,集甲級寫字樓、准五星級酒店和珠寶黃金交易中心為一體

正是在水貝這個地方,一大批姓周的品牌發了家。

說起來,幾十年前,水貝還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它的變化,其實是深圳珠寶業崛起的縮影。

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什麼珠寶業的,深圳也沒有。但在1984年,深圳拿到了國內第一張黃金生產加工和銷售的牌照。因為毗鄰香港,有地緣優勢,再加上低廉勞動力,深圳從此開始起飛。

接下來十幾年,深圳先開始做代工廠。周大福、謝瑞麟的代工廠,當時就設在深圳鹽田區的沙頭角,跟香港僅一街之隔。

當時,圍繞這些知名品牌,還衍生出一批代工企業,包括星光達、甘露、百泰、翠綠、粵豪等。這些名字你可能沒聽過,但周大福、周生生有許多產品,都來自它們的工廠[21][22]。

1990年代,十幾家工廠所在的深圳羅湖鑽石加工園,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鑽石加工地

90年代末,這些企業開始聚集在營商環境更好的水貝[23],註冊公司,設立工廠、珠寶展廳跟交易中心,建立起中上游的珠寶產業鏈。

與此同時,深圳的代工廠里,有人不甘心只是待在生產車間,賺點加工費。

1999年,在創業道路上摸索七年後,福建福清人周宗文創立了「周大生」品牌。11年前,他也跟很多人一樣,從老家來到深圳,進入了一家珠寶加工廠工作[24]。

同樣以生產製造起家的,還有潮汕人李偉柱。他最初是在水貝做珠寶鑲嵌加工,給廠商供貨。2004年,工廠辦了兩年後,李偉柱決定跟哥哥開始做珠寶品牌,「周六福」由此誕生[25]。

珠寶行業內,有個秘密人盡皆知:做品牌,比搞加工更賺錢[26]。同一家工廠代工的鑽石飾品,貼上知名品牌的標籤,價格浮動甚至可以達到300%。牌子知名度越高,溢價能力就越強[27]。

有了知名度,品牌的收入渠道也會增加。拿加盟來說,周大福1998年進入大陸市場後,只用了2年時間,就開了100家店,收穫了一大筆加盟費和品牌授權費。

周大生、周六福也走上了相似的道路。目前周六福的主營業務收入里,有八成都來自於加盟[29]。

成功的模板一旦建立,精明的珠寶商人就絕不會放過機會。2010年左右,翠竹街道上,一批姓周的珠寶品牌不斷「冒」了出來,有周百福、周大發、周金生、周大昌、周萊福......

接下來的十年裏,更多姓周的品牌加盟店,出現在了全國各個城市的商圈、步行街和超市門口。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浪潮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04/156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