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新規下,子女再鬧也沒用

截止目前,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沒有統一的數據,但是我們可以從很多關於房產的零散文獻材料中計算出來,根據西南財大一名學者分析,他經過核算1998年至2013年的房產建設面積,初步估計我國住宅面積超過207億平方米。

從2014年至2017年國家統計局每年公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來看,這3年裏累計銷售達到56億平米(2014年為12.1億平方米、2015年為12.85億平方米、2016年為15.73億平方米、2017年為16.94億平方米),另外,2018年-2020年依然保持這個態勢。

由此核算,我國現存的住宅面積達到265億平米以上(這是保守估計),按照人均居住30平米(國際合理居住面積為30平米左右),那麼265億平米房產足夠8.8億-9億人居住。而截至2020年底,我國的城市化率才60.6%,城市常住人口8.4億人,所以說,這些房子遠遠供大於求了。

北師大教授董藩還拋出了另一類大家忽略的房產:小產權房和宅基地房。這兩種房子歷史悠久,數量是商品房的4-6倍左右。按照董藩教授給出的這個比例計算,小產權房相關房產數量足夠20億人使用。由此可見,房地產行業經常說的「中國房子足夠30億人居住」此言非虛。

無獨有偶,原萬科董事長王石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同樣直言,當前房地產已經過剩了,所以我(王石)建議大家不要急着買房子,未來你會繼承很多套來自爺爺奶奶、來自父親、母親們的房產,還不繼承都不行,所以根本就不缺房子住,(王石說)你還擔心沒房子住嗎?

在房產過剩、庫存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一個新問題如約而至,將來父母親老了之後,房子如何留給子女更恰當、如何分配更公平合理?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一方面父母們需要權衡子女們之間的「養老貢獻度」,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子女們之間「利益」均衡關係,同時還需要關照「家庭和睦」問題。畢竟一套房子價值200-500萬元,如果子女能多繼承一套,就可以少奮鬥20年,為了多獲得父母房產,不少家庭分崩離析、連兄弟姐妹都做不成,甚至對簿公堂。

新規下,2021年「繼承權」變了?今後父母房產一律「這樣辦」,子女再鬧也沒用了。

現階段關注程度較高的新版本《民法典》從2021年開始正式實施,這部新規中,增加了不少對「子女繼承父母房產」的新規定,特別是在遺囑訂立過程、遺囑效力等方面做出了明確。另外還規定了幾種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的情形。想要順利繼承父母房產,這些事情應該提前知曉。

一、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完全有理由。

在哪些情況下子女是無法繼承父母房產的?筆者根據新的規定梳理有2種情形:

1、父母親不願意把自己的房產和家庭財產交遺留給子女們,而通過遺囑的方式把房產繼承給了其他人(可以是旁系親屬,也可以是一位朋友)。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按照傳統觀念,家庭中的兒子會承擔父母親100%的養老義務,同時繼承家庭100%的房產和家庭財富,那麼父母親通過遺囑的方式把房子交給「外人」合規合法嗎?答案是肯定的,父母親購置的房產、置辦的家庭財產,屬於父母親的共同財產,財富所有人為父母親,根據繼承法規定,只要父母意識清醒、完全具備獨立民事能力的情況下,是可以100%隨意處置自己房產的。

舉個例子:一位法國的老人膝下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這位老人奮鬥一生購買了2套價值7000萬法郎的別墅,但是2個兒子和女兒全部長期工作和居住在英國。老人年邁之後,只有一位女性保姆陪伴,老人去世之前立下遺囑,把自己的這2套價值7000萬元的別墅全部遺留給保姆。

2、如果房子是共同持有,或者設置了居住權等特殊情形,子女們也是無法100%繼承和使用這套房產的。這一點,光明網曾刊發《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房產?「繼承權」新規來了!》一文就有相關闡述,光明網認為,按照以往的規則,不管父母的房產屬於何種狀態,只要房子是父母的,那么子女們繼承情理之中,但是2021年起的新規定下,就不一定了。

第一種是父母如果與別人共同有的房子,自己的子女不能夠獨立完全繼承;第二種是設置了居住權的情況下,如果父母公證設置房子給張三使用,一直使用到張三離世,那麼即便子女繼承了房子,這套房子依然無法處置。

二、新規還擴大了繼承人範圍。

新的規定要求,擴大繼承人範圍,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等都可以依法繼承父母房產,不過有前提條件,繼承人是區分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的,這些遠房親戚想要繼承房產,還需要在順位繼承人缺失的情況下,方可有補位的概率。

例如,老王經營一生,創辦了2家企業,價值30億元以上,還購買了超過20套房產,但是沒有結婚生子,所以膝下無兒無女,將來這些資產在沒有第一、第二等繼承人的情況下,老王這些資產就很有可能會被外甥、侄兒等繼承。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星座小桔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21/155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