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胡平:美國警察對黑人特別暴力嗎?非也

—美國警察對黑人特別暴力嗎?

作者:
當警察要逮捕你的時候,千萬不要跑或是抵抗,也不能用手去觸摸警察肢體,這些都會容易讓警察有過度反應。

美國警察執法以教育為主要目的。圖為紐約警察在Port Authority公交樞紐戒備。(BRYAN R. SMITH/AFP/Getty Images)正體簡體

2020年5月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發生了一起警察致死一個名叫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黑人的事件。由此引發了一場蔓延全美的抗議運動。

佛洛依德之死本來只是一個個案,為何引起如此大的抗議運動?那是因為不少人有一種印象,認為美國的警察對黑人特別暴力,不把黑人的命當命;所以這場抗議運動最響亮的口號就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警察則成為眾矢之的,不少抗議者提出要「削減警費」(Defund Police)。

(一)不能只看一組數據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在美國,黑人只佔總人口的13.4%,但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人數卻占致死總人數的25.4%。單看這組數據,確實很容易得出黑人受到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對黑人特別暴力的印象。

但是,如果我們再看看別的數據,就會發現這種印象其實靠不住。

首先,在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人中,最多的是白人,占致死總人數的44.1%,是致死黑人數目的1.7倍。警察打死的白人要比黑人多得多,因此,要說警察對黑人有系統性種族歧視,要說警察有白人至上主義,總覺得有點不對頭。

不錯,在美國,白人佔總人口的60.4%。按人口比例,白人被打死的要比黑人少很多。在這個問題上,按人口比例做比較顯然更合適。在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中,就有一個「各族裔被警察暴力執法比例」。該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每百萬人中,白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有2.4人,而黑人高達6.3人。但黑人並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太平洋島民,太平洋島民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高達8.5人。白人也不是最低的,最低的是亞裔,亞裔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只有0.45人,還不到白人的1/5。

如果你說黑人因按比例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人數多,就表明黑人受到系統性種族歧視,那麼你是否必須說太平洋島民受到的系統性種族歧視更嚴重呢?亞裔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人數比白人還少得多,那是否表明亞裔在美國享有特權,受到系統性的種族優待呢?

順便一提,我發現,很多談論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人,總是只拿黑人和白人做比較,總是遺漏掉其他族裔,尤其是亞裔。事實上,只要引進亞裔的相關數據,那些結論就十之八九站不住腳了。

(二)與警察合作的人不會遭警察槍擊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美國警察沒有系統性針對任何一個特定族裔的歧視現象。2015年司法部對費城警察局致命武器使用的評估,白人警察比黑人警察和西班牙裔警察更少向沒有武器的黑人嫌犯開搶。哈佛大學黑人經濟學家教授羅蘭‧弗萊爾說:沒有跡象顯示,警察在開槍時有種族偏見。

華盛頓郵報》的數據庫顯示:警察在2019年開槍致死了999人。其中250人為黑人(25%),其中14人沒有武裝(1.4%),其中只有1人沒有以某種方式企圖逃避或抵抗逮捕(0.1%)。《華盛頓郵報》文章說,結論是清楚的:與警察合作的人不會遭警察槍擊。(1)

如果你企圖逃遁或抵抗逮捕,警察就可能對你開槍,不管你是什麼膚色。數據表明,各種膚色的人在逃遁或拒捕時而被警察開槍的概率幾乎是一樣的。任何族群,只要他們暴力拒捕的比例高,被警察槍擊的概率必然大。這和種族歧視無關,只和暴力拒捕有關。

(三)關於美國的警察暴力

在美國,華人被警察打死的很少,按比例也是很少的。主要原因就是面對警察執法,華人都很配合,極少暴力拒捕。

網上可以查到一份寫給華人新移民的「美國移民指南:在美國不聽警察的話後果有多嚴重」。其中寫到:「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民眾與警察直接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一旦遇到警察執法,民眾就需要了解自己能做什麼,必須作什麼以及根本不能做的事。比如駕車人被警察攔下,那可能就是因為警察認為你違反了交通規則,所以面對警察時不論你覺得有多大的理,也要非常小心地注意自己的語言、動作、肢體行為和情緒。首先絕不能同警察爭辯甚至是爭吵,因為你講的任何話都可能成為警察指控你的證據。除了不能亂說,還不能亂動,你的手一定要放在警察能看得到的地方,沒有警察命令,千萬不要用手去拿東西,因為你手中拿有有任何像槍的物品,警察都有可能人為你對他的生命構成威脅,極有可能先下手為強。當警察要逮捕你的時候,千萬不要跑或是抵抗,也不能用手去觸摸警察肢體,這些都會容易讓警察有過度反應。在現場不要對警察的處理抱怨,或是告訴警察是錯的甚至提出要告警察,這些都是屬於妨礙執法甚至是威脅警察。」

有人說,華人配合警察執法,是因為華人膽子小;另外也是因為華人個頭小,美國警察都人高馬大,打不過,警察不會感到自己受威脅,所以也不必格外使用暴力。這些說法有多少根據,暫且不論。無論如何,守法總是應該的。不過話說回來,有些族裔抗拒警察執法的人多,那確實也和他們的塊頭大、爆發力強有一定關係。

但是,美國警察身上是有槍的。在美國,嫌犯暴力抗法並不少見。嫌犯明知警察有槍,為何還敢打還敢跑?合理的解釋是,因為他們知道警察不敢隨便開槍,如果你爆發力強又跑得快(且不說有些嫌犯自己也有槍或其他武器),經驗告訴他,和警察對打然後跑掉,成功是大概率。

這些嫌犯為什麼不肯和警察合作?因為他們多半是真的犯了事,如果配合執法,束手就擒,到頭來很可能會判罪會坐牢的。一般人若是犯了事,明知配合警察就會判刑就會坐牢,為什麼還去配合?就是怕打不過,跑不掉,就是怕警察開槍。如果你料定警察不會開槍,而且你又對自己的爆發力或者是對自己的武器很有自信,那多半就不會和警察配合了。

如果美國警察真是那麼動輒開槍,嫌犯只要犯的不是死罪或極重之罪,一見警察到場,哪裏還敢對打還敢逃跑?哪裏還會有那麼多人暴力抗法?借用《左傳》上水和火的比喻。火看上去很兇猛,一般人都會躲避,被火燒死的人反而少。水看上去柔和,很多人不害怕,敢去靠近水敢去玩水,被水淹死的人反倒更多。在這裏,死於水的人比死於火的人多,不是水比火兇猛,而是水比火柔和。在美國,警察開槍打死的人多,不是大多數警察隨便開槍,而是大多數警察不敢隨便開槍。俗話說得好,「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所以還是免不了有些嫌犯碰上警察開槍,結果被打死。但這種情況必定是小概率,所以其他的嫌犯並沒被嚇住,所以還是會有不少嫌犯敢暴力抗法逃之夭夭。

因為美國槍支泛濫,警察執法須帶槍,但警察有槍就有可能隨便打死人,所以又規定除非警察自己受到生命威脅否則不得開槍,但這樣一來又給嫌犯暴力抗法、成功脫逃提供了機會。畢竟,大多數嫌犯只是想逃跑,並無動機要傷害警察性命。因此在多數情況下警察都很難開槍。於是可能同時發生兩種弊端:

一種弊端是警察隨意開槍打死人,另一種弊端是嫌犯料你警察不敢隨便開槍,所以敢暴力抗法然後成功脫逃。

很多譴責警察過度暴力的人就是只講前一種弊端,不提後一種弊端。如果要問這兩種弊端哪一種更多?當然是後一種。因為若是前一種弊端多,就不會有後一種弊端了。如果警察真是隨便開槍,就沒什麼人敢暴力抗法了。《老殘遊記》裏寫到一位遠近聞名的清官,在他的治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其實這位清官是個酷吏。

正因為警察不敢隨便開槍,才會有很多嫌犯敢於暴力抗法然後逃跑;正因為敢於暴力抗法然後奪路而逃的嫌犯很多,總會有些嫌犯碰上警察開槍,因而被警察打死的也不少,所以警察開槍打死嫌犯的人數也多;於是很多人便誤以為問題出在警察亂開槍,其實正相反。正因為法網不嚴,所以才有很多人以身試法;正因為以身試法的人太多,法網再松也會有很多人陷進去。於是很多人就歸之為法網太嚴,其實正相反。

亞特蘭大的布魯克斯(Rayshard Brooks)就是暴力拒捕,奪過警察的電槍還對警察射擊,然後跑掉,警察開槍把他打死,引發軒然大波。因為抗議者認為,人家都跑了,對你警察又沒有生命威脅,你警察憑什麼還要開槍把他打死?跑了就跑了嘛。事實上,在大多數類似情況下,嫌犯就是在暴力抗法之後,成功脫逃。美國警察的做法,總的來說給人的印象是,寧可多一些嫌犯拒捕然後成功脫逃,也要少一些警察過度暴力把人打死。那種認為美國警察的主要問題是過度暴力,是不符合實際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

(四)「削減警費」不是一個正確的口號

由此可見,「削減警費」這個口號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把有高比例的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這件事歸咎於警察。其實警察只是奉命執法。哪個族群犯罪率高,哪個族群拒捕率高,哪個族群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率必然就高。黑人犯罪率高,黑人拒捕率高,所以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率就高。如果黑人的犯罪率降低了,如果黑人的拒捕率降低了,那麼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率自然就降低了。

去年看過一段視頻,一位黑人學者就說,要反覆告訴大家,面對警察執法,要配合,不要抗拒。

如果你堅持認為美國存在着對黑人的系統性種族歧視,那麼很明顯,這種系統性種族歧視並不存在於警察這個環節,並不存在於警察奉命執法這個環節,而是存在於之前或之後的環節。你應該致力於研究和改進的,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黑人的高犯罪率,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黑人更不願意配合警察執法。這都不是警察的問題。這是警察之外的問題。

和很多國家不一樣,美國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的龐大的警察隊伍。美國的警察都屬於地方。地方上的警察局長,地方政府就可以撤換,地方警察的經費,地方的議會就可以裁減。美國的警察並不是那麼強勢,並不能任意妄為。在美國當警察是有很高風險的。很多人只看到美國警察執勤殺死的人很多,他們沒看到美國警察執勤被殺死的也很多,比其他民主國家多得多。

去年一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最響亮的訴求是「削減警費」。警察似乎成了對黑人「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第一責任者。這顯然是不符合實情的。把據說是那麼嚴重那麼普遍的一個社會問題,讓區區警察來擔責。這本身就沒有說服力。

(五)由概率問題引出的問題

南卡共和黨參議員蒂姆‧斯科特(Tim Scott)說他曾多次被警察截停,以核實他開的豪華轎車是不是他的。不少黑人都有類似經歷。華人開豪車就很少遇到這種麻煩。這看上去是歧視黑人而不歧視華人。可是這些年來,美國政府在打擊盜竊知識產權和反情報調查中,華裔學者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懷疑對象,其中也出過冤假錯案。黑人學者則很少遇到這種麻煩。這看上去又是歧視華人而不歧視黑人了。這是怎麼搞的呢?

其實,這主要是個概率的問題。因為資源永遠是有限的,有關部門在執行某種任務時,不可能平均用力,總要劃出重點,免不了要根據某種特徵,把某類人當作重點審查對象。就像商場的保安,面對川流不息的人群,你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予以同等的關注,關注每一個人等於誰也不關注。你不能不根據某些外部特徵,把某一些人盯得更緊些。就像負責社區治安的警察局,總是要劃出某些地段、某些住宅樓列為巡查重點。派往這些地方的警察也總是配備較強的武力,這些警察也總是比在其他地方巡查要更緊張,不少誤傷誤殺就是發生在這些地方。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從展開工作的實際出發,像這種根據概率劃出重點的做法恐怕很難避免;但是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這種做法又確實有可能對某些族群造成某種被歧視的感受或後果。對此我們應該予以高度關注。但我們不能認為這就是系統性種族歧視。

(六)多數人不贊成削減警費

最後,再回到「削減警費」這個口號上來。就在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的高峰期,雅虎6月民調顯示,多數黑人並不贊成這個口號,50%的黑人希望街上有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警察。另外,眾所周知,在去年BLM運動期間,特朗普拜登都明確表態,不支持「削減警費」。確有不少民主黨支持「削減警費」,但拜登並不贊成。拜登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會議上對民權領袖們說:共和黨拿這件事大做文章,說我們支持「削減警費」,讓我們在選舉中丟了很多分。(2)上周,2021年1月27日,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發表一篇報道,根據一項對全美130位市長(其所在城市人口都超過75000)的最新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城市的市長都不支持「削減警費」。有80%的市長表示,他們認為他們去年的警察預算「差不離」。

注釋:

(1)連結: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raphics/2019/national/police-shootings-2019/

(2)連結: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2020-election/leaked-recording-biden-says-gop-used-defund-police-beat-living-n1250757

由議報轉載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11/155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