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家庭教育中的九個「不要」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智慧,很多時候往往家長的一個舉動、一句話都可能是教育過程中的致命弱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中的九個不要。

01

不要說孩子笨

有時在我們着急上火的時候,也許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樣笨!」每當這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如果這句話成了家長的口頭禪,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自信的笨孩子可能真的會誕生。

02

不要恐嚇孩子

有時,對調皮、貪玩或屢教不改的孩子,我們也許會說:「再不聽話,就讓大灰狼來吃你。每當這些恐嚇孩子的話語講出來的時候,確實能起短暫的效果。但是它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也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無法挽回的。一些孩子怕生人、怕黑、怕獨處很可能就是由於小時候家長的恐嚇教育造成的。

03

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家庭,夫婦雙方有矛盾,都想拉攏孩子,想讓孩子站在自己一邊。也有一些家庭,為了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或者實現目標,就採取許諾、賄賂的辦法。比如「你如果做得怎樣,我就給你什麼獎勵」,以此刺激作為動力。

前一種情況會把孩子攪進父母的是非之中,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而後一種情況,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當他不需要這些獎勵的時候,他的動力也就沒有了。

04

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可能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

因為當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長此下去,就可能塑造出一個沒有生活獨立能力,凡事依賴父母、縮手縮腳的孩子。所以,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正確的觀念。

05

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嘮叨是80%以上家長的通病,也是幾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點。

父母之所以嘮叨,是覺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注意、不改正,因而時時提醒、事事提醒,這樣就形成了嘮叨的習慣。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這樣的做法。

他們認為:有些話說一遍已經夠了,沒有必要不停嘮叨。過分嘮叨,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甚至產生很強的逆反心理,專門和父母對着幹,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嘮叨。

06

不要強迫孩子盲目服從

強迫孩子是許多家長常犯的錯誤。

雖然我們是出於為孩子好的目的,但卻做出了不尊重孩子、違背孩子意願,甚至傷害孩子的事情;很多時候,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

長此下去,可能扼殺孩子的個性,也會影響他分析、思考、判斷、選擇的能力。這樣的結果,也絕對不是我們家長所想要的。有時候,如果你想要孩子丟開他正做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要他做什麼。同時,也要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抱怨的自由。

07

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是部分家長常犯的錯誤之一。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隨意性很強,沒有規矩,或者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孩子同樣的行為,有時遭到處罰,有時得到表揚,有時則任由他去。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長此以往,不但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喪失,而且會使孩子養成沒有是非標準、凡事可以隨自己情緒而改變的無賴習氣。

08

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有些家庭,家庭關係不和諧,夫妻之間常常吵鬧。修養好的,還能顧及孩子,儘量避開孩子;修養差的,則根本無所顧忌,甚至專挑孩子在的時候吵鬧。這樣吵鬧的結果,既破壞了家庭歡樂、和諧的氛圍,又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還會讓孩子看不起父母。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聽誰的好。最後往往都是按一方的意見行事,長此下去,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不說,還使得讓步的一方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下降。

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真有非常大的分歧,也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孩子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不起作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母親大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03/155286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