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有一種高情商,你應該成為那20%的少數人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裏。

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後來人們把它稱作"二八定律""80/20法則",只有少數人能夠成為富人、精英,但他們卻掌握着80%的財富、知識等。

二八定律也適用於人際交往圈子:20%的人會共同前進,60%的人被動地被周圍的人同化,剩下的20%一直在退步。

01

我以前從未想過要成為那20%的少數人,這是實話。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也沒有渠道了解到這個定律,我唯一能想的就是好好學習,爭取下一次考試分數更高,讓未來有更多機會。

直到幾年前有一次無意中在雜誌上介紹"80/20法則"的一段話,大意就是:

●這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財富,80%的人掌握着20%的財富。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

●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計劃未來,80%的人早上起來才想今天幹嘛。

●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20%的人正面思考着,80%的人負面思考着。

●20%的人買時間,80%的人賣時間。

●20%的人重視經驗,80%的人重視學歷。

●20%的人知道行動才有結果,80%的人認為知識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樣做就會有錢,80%的人我要有錢我就會怎樣做

●20%的人愛投資,80%的人愛購物。

●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

●20%的人按成功的經驗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來做。

●20%的人可以重複做簡單的事情,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辦到,80%的人不可能辦到。

●20%的人記筆記,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80%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

●20%的人狀態很好,80%的人狀態不好。

●20%的人整理資料,80%的人不整理資料。

●20%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80%的人受以前失敗的影響。

●20%的人與成功人為伍,80%的人不願意改變環境。

●20%的人改變自己,80%的人改變別人。

●20%的人愛爭氣,80%的人愛生氣。

●20%的人鼓勵和讚美,80%的人批評和謾罵。

●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愛放棄。

你更願意成為哪一類人呢?

不是讓你成為那20%掌握80%財富的人,而是去不斷挑戰自己,有目標也願意行動成為20%少數人,過着精彩的生活。

02

生活中就普遍存在着"二八定律",學習也不例外。據調查,人們在工作甚至一生中習得的知識有約80%來自於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

北京師範大學余勝泉教授指出,非正式學習指在正規學校教育或繼續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學習時間和地點接受新知識的學習方式,它佔個體所學知識的75%以上,而人們對它的關注和投入卻不到20%。正因如此,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員以及家長對非正式學習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二八定律"在孩子的學習上同樣成立。那麼,孩子的非正式學習有哪些途徑?哥倫比亞大學教授Sharon Lynn Kagan提到:"孩子就像是海綿,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學習。

因此,應為他們準備良好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以及所接觸的所有媒體,以使他們獲取優質的教育經驗。"而其中,家庭以及孩子能接觸到所有媒體均屬於非正式學習範疇。值得強調的是,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孩子接觸的媒體信息,比如觀看的電視節目、使用的平板電腦和手機上的APP等在非正式學習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因此當你打開電視或將手機和平板電腦交給孩子時,你以為只是普通的打發時間,其實他正在學習,而且他所學習的知識最終將納入75%的知識庫中。

03

家庭教育中,我們都要力爭做20%的那類人。

1.20%的父母會堅持,80%的父母愛放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觀點。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這就是說,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使孩子自強不息,奮發向上。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並不是由於他們生來具有很高的天賦,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幼年時期的興趣和熱情的幼芽沒有被踩掉,並且得到了保護和順利發展。"所以都需要父母有耐心地引導和幫助。

比如喜歡思考的學習好習慣,比如早睡早起的生活好習慣,督促孩子堅持下去,總是有好處的。另外,爸爸媽媽也要以身作則,做事不要三分鐘熱度,給孩子一個能堅持不放棄的好榜樣。

2.20%的父母主動陪伴,80%的父母被動陪伴。

科學研究表明,在成長階段,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要比孤獨的孩子更聰明,性格更加樂觀積極,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陪伴不只是陪着,也不是孩子需要時的被動陪伴,而是你全身心地參與和傾聽。

帶着一個平和不焦慮的情緒,及時給與孩子最真實的反饋,在細節中有效地溝通和互動。不要等他脆弱時再安慰,你的關注、看見和接納,將成為他最大的成長力量。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如果父母不穩,孩子即使成功一時,也會在某一刻摔落下來。"

3.20%的父母鼓勵和讚美,80%的父母批評和打罵。

父母的讚美與鼓勵,是孩子前行成長的最佳動力。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最大的外在反映就是脾氣大。孩子吃飯慢,會生氣;孩子出門磨蹭,會生氣;孩子成績落後,會生氣。當然,生氣的後果,免不了一頓責怪和打罵。

但孩子的內心天生敏感,不問原因地呵斥和打罵,都會傷害到他幼小的心靈。

在我看來,好家長都會保持心態平和,都懂得用讚美和鼓勵贏得孩子的信任,從而收穫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好的教育效果。

批評往往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實現不了教育的目標。能夠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不斷自我成長的方式是鼓勵和表揚。表揚就像蜜糖,吃多了會蛀牙,而鼓勵就像主食,會讓孩子茁壯成長,這二者缺一不可。

那些被父母無條件信任,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人,無論起點有多晚,無論被外面世界絆倒過多少次,都會在某一瞬間找到點燃自己生命的興趣,繼而全力以赴。

4.20%的父母時刻表達愛,80%的父母習慣隱藏愛。

每位父母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但大多父母卻不會表達這份愛。也許是羞澀,也許是不善言辭,他們習慣於把愛藏在小細節里,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發現。

但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表達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聲說出來,讓孩子直觀地感受你的愛。隨時感受到愛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感的滋養,也會更加溫暖善良、積極樂觀。

5.20%的父母放眼長遠,80%的父母在乎眼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注重眼前得失而忽視孩子長久發展,家長必然會陷入無盡地焦慮和自責中。

聰明的父母,懂得注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對孩子有長遠的目標與規劃。不疾不徐,不驕不躁,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04

1.抓住主要矛盾;

2.打蛇要七寸;

3.尋找生命中的20%,讓它結出最甜美的果實。上帝和整個宇宙玩色子,但這些骰子卻被動了手腳。我們要去了解它是如何被動手腳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對付,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4.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二八定律告訴我們,團隊財富的百分之八十來自團隊百分之二十的成員所創造

生活和工作的質量取決於你的標準,以及你周圍人的標準。如果你真的想變得更好,你必須與對你有更高標準的人待在一起,擁有一個更高的平台和視野,讓你的圈子高端起來。

當然,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不斷努力奮鬥,用行動去證明自己能行。

一起加油,成為自己心目中那20%的少數人。在變得越來越優秀的路上,有我的陪伴,你不孤單。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23/154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