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雙十一」天貓京東銷售額創新高 畸形現象難掩實體經濟疲態

中國「雙十一」購物節結束。電貿商阿里巴巴透露,天貓平台最終交易成交金額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有分析說,巿民釋放疫情期間抑壓的消費,有助加速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彰顯內需加快復甦。但有學者認為,大型網絡平台銷售一枝獨秀,並非健康現象,中國經濟是否真正反彈仍有待觀察。

2020天貓雙十一購物節結束時屏幕顯示的銷售總額。

中國「雙十一」購物節結束。電貿商阿里巴巴透露,天貓平台最終交易成交金額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有分析說,巿民釋放疫情期間抑壓的消費,有助加速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彰顯內需加快復甦。但有學者認為,大型網絡平台銷售一枝獨秀,並非健康現象,中國經濟是否真正反彈仍有待觀察。

「雙十一」購物節是電商平台年度盛事,今年更分為兩波進行。第一波提早在11月1日展開;第二波「血拼」11日凌晨零時開始。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平台成交額不斷刷新,系統錄得最高每秒超過58萬起交易。最終商品成交額49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

直到周三晚上11點,天貓實時物流訂單量突破22億5千萬,等於2010年中國全年速遞量的總和,在「雙11」期內成交額突破1億元人民幣的品牌超過450個。

另一間電貿商京東在「雙11」購物節累計下單金額27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

圖為,2020年11月11日18:06:02,電貿商京東在「雙11」購物節屏幕顯示銷售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老百姓釋放疫情期間抑壓的消費,有助加速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經濟學者秦偉平卻質疑,阿里巴巴等電商公佈的銷售數字可能存在水分,而且即使「雙十一」銷售額創新高也不足以顯示中國經濟正邁向復甦。

雙十一網絡銷售高潮可能反映其它通路消費力減弱

秦偉平:「一方面是商家有動力去把銷售金額做大,讓利的幅度也比較大,確實有消費者在埋單。兩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內的所有銷售,放在一天之內放大。正因為經濟比較差,消費者消費能力比較弱,更精打細算,他們可能要等着雙十一來消費。如果說網上銷售大幅增長,而其他實體經濟商店門可羅雀,會出現很多問題。」

近年電商在中國大陸商業領域掀起狂潮,相反,傳統實體店的交易額不斷下滑,市場份額不斷縮減。秦偉平認為這並非健康現象。

秦偉平:「現在是一個畸形的狀況,中國的實體經濟在一路下滑,但是網絡平台卻一路攀升,在正常社會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一段時間內全社會總的消費金額有明顯提升才能證明(經濟復甦)。我們打個比方,如果社會上有一萬個商業企業,淘寶也好,天貓也好,它是一萬個裏面唯一的贏家,然後贏家擠佔了其他九千多個小企業生存的份額,但是整體蛋糕並沒有多大,不能代表這個地方就富裕了。」

2020年11月12日,在光棍節購物節結束後的第二天,工人在湖南省衡陽市的郵政集團的倉庫中對包裹進行分揀,將其交付。

螞蟻集團在上市前夕被中國監管當局緊急叫停,旗下的消費金融業務」花唄「被金融部委點名批評,加上當局在雙十一期間宣佈出招打擊網絡平台壟斷行為,使人擔心阿里巴巴等電商能否持續風光下去。

秦偉平:「中國現在處於這樣一個關節口,可能不像官方所講的那樣繼續改革開放,它們可能不斷把手伸向企業,讓企業越來越失去自主權,實際上感覺是它們在變監管為接管。未來互聯網企業可能會被中國政府直接或間接控制,阿里巴巴也好,淘寶也好,騰訊也好。」

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前教授楊紹政也認為,外界不宜對「雙十一」的銷售表現過分解讀。

楊紹政:「居民手中有沒有錢,收入有沒有增加,這很重要。像中國的城鎮職工居民可能收入比較穩定,可是他們佔總人口的比例不會很大。體制外的農民,城鎮的非職工居民,這部分的人群收入不會很高。」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113/152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