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胡平:沒有軍事政變 沒有流血內戰 李登輝領導台灣實現「寧靜革命」

—觀李登輝追思告別儀式有感

作者:
李登輝原本是學者,是農業專家,都快50歲了才加入國民黨,才開始從政;當他在1988年1月接替病故的蔣經國擔任總統時,既沒有自己的派系,也沒有自己的班底,和軍方更是素無淵源;在執政黨內部,實權在握的外省籍大佬不少人對他不以為然,在外部又面對民進黨的挑戰。在這樣看上去相當不利的環境下,李登輝不但坐穩了12年總統,而且還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台灣的民主轉型進行得十分平穩,既沒有發生軍事政變,更沒有爆發流血內戰,被譽為「寧靜革命」。

李登輝追思禮拜,台灣副總統率五院院長覆蓋國旗。(圖源:路透)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追思告別儀式於9月19日舉行,台灣總統蔡英文率領副總統、五院院長出席,來自美國的副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也到場致意。

蔡英文在致辭中說,李登輝在壯年時期進入政府體制,進而有機會領導國家,在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浪潮中,成就了台灣的寧靜革命。

李登輝在12年總統任期內,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而艱難的改革。然而,李登輝原本是學者,是農業專家,都快50歲了才加入國民黨,才開始從政;當他在1988年1月接替病故的蔣經國擔任總統時,既沒有自己的派系,也沒有自己的班底,和軍方更是素無淵源;在執政黨內部,實權在握的外省籍大佬不少人對他不以為然,在外部又面對民進黨的挑戰。在這樣看上去相當不利的環境下,李登輝不但坐穩了12年總統,而且還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台灣的民主轉型進行得十分平穩,既沒有發生軍事政變,更沒有爆發流血內戰,被譽為「寧靜革命」。這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很多評論稱讚李登輝深具謀略和膽識,曾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稱李登輝「幾乎是天才」。

以我之見,李登輝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引領台灣實現民主轉型,其實也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

首先,李登輝是國民黨,又是本省人。這樣,國民黨認他是國民黨,民進黨認他是本省人。兩邊都把李登輝看作「自己人」。這就使得李登輝可以成為橫跨藍綠的全民總統,從而在施政時避免了很多無謂的阻抗。後面的幾位總統,如馬英九和蔡英文,儘管在選舉中獲得過比李登輝更高比例的票數,但終究不能成為橫跨藍綠的全民總統。問題不在於馬英九、蔡英文自己想不想當全民總統,問題在於藍綠兩邊的選民不這麼看,你想當也當不成。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左)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右)出席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圖源:路透)

再者,在社會由威權轉向民主的過程中,最怕的莫過於原體制內的軍事強人發動政變。在李登輝就任總統之初,台灣就有一個這樣的軍事強人郝伯村。郝伯村的軍旅生涯長達半個世紀,不但戰功卓著,而且還是台灣在位最久的參謀總長,在軍中的威望無人可比。1989年年底,海外民運人士首次組團訪問台灣。在台期間,我們會見了不少高級官員,包括時任國防部長郝柏村。我清楚地記得,郝柏村對我們說到,在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接任總統之初,他完全有力量把李登輝搞下去,但是出於維護憲政體制,他沒有那樣做。郝柏村的原話我記不得了,但意思我絕沒記錯。台灣的軍事強人尊重憲政體制,這無疑是台灣能夠得以順利實現「寧靜革命」的重要因素。

回顧台灣民主轉型的那段歷史,各派政治力量分分合合,立法院裏時有肢體動作,街頭上更不乏群眾抗爭,但是大家都能尊重憲政體制,遵循正當程序,遵循民主的遊戲規則,於是成就了寧靜革命。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台灣的民主轉型堪稱模範。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30/150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