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文革定性三度被改漢語表達傷上加殤

作者:

中國高中新版歷史課本封面截圖

9月1日開學伊始,內蒙古各中小學停止蒙語教學,而都採用漢語教學,引起軒然大波。但漢語作為中國的主要語言,自身也在經歷着危機。剛剛開學的高中生們赫然發現,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有關文革的定義再次發生變化。政治權力對語言和歷史的操控再次體現出驚人的破壞力。

最新高中歷史教科書關於文革的定義是,「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沒有自主性的語言:粗鄙、殘忍

這是2018年,高中歷史教科書把文革重新定義為「十年艱辛探索」、否認毛澤東對文革責任之後,對此前文革定義的回歸,基本符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的定調。

實際上,在2019年,歷史教科書對文革定義也做出過局部修改,只是本年度做了完整的更新,恢復到之前的定義。

沉重的文革十年,在國民的歷史教科書上,短短三年間連續三次修改,歷史教學和漢語書寫似乎完全沒有自主性。

海外民主期刊《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指出,自中國共產黨1949年建政以來,政治權力通過掌控語言而操控了思想,「從一開始就把讀者帶入到它的理論框架中,因為它的詞彙對事務的評價都是正面或負面的,你讀的過程中,一旦接受這些詞彙,也就接受了它對這些事務正面與負面的評價了。」

從這個角度去看,最新的文革定義實際上也並不讓人滿意。這個定義中提到,文革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的,意在對文革進行正確與否的兩分法定性。

推特賬戶名為「Jon」的網友批評說,「這種高中歷史書上的描述,不去探究文革發動的前因後果,好像就蓋棺定論了,不符合歷史唯物觀,沒有辯證思維,根本不配上歷史教科書。」

胡平還認為,政治對語言的操控窒息着人們的思想,「這對中文有很大的侵蝕作用,一些八股調、一些官腔官話,因為它的簡單化而起到窒息人們思考的作用。」

獨立中文筆會自由作家昝愛宗則告訴本台,政治標準下的敏感詞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寫作:「我認為這是對寫作的一種傷害,寫作本來是真實的表達,但現在我就說反話,說模稜兩可的話,有時候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所以有時候乾脆就不寫了。」

在另一面,政治操控下的語言質量也廣受外界詬病。

2017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說了一句「擼起袖子加油干」,被下級幹部當作口頭禪,大會小會上反覆使用;官媒人民網在評論中也把「擼起袖子加油干」當作是全國的「動員令」。當年底,文化刊物《咬文嚼字》還把這句口號評為2017年十大流行語之一。

但著名網絡作家慕容雪村認為,中國高層領導人在嚴肅的場合使用這種俚俗的語言,加深了中文的粗鄙化。他在幾年前給美國《紐約時報》的評論中指出,中共執政幾十年來,在中國社會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風格,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粗鄙和殘忍,而這並非中文的固有傳統。

政治話語獨佔網絡語言夾縫中生存

中國官媒憑藉其壟斷的媒體地位,在中共對語言操控的過程中起着極大的作用。中國中央電視台從2019年起開始推出一檔短視頻節目《主播說聯播》,試圖以更生活化的網絡語言來講述政治性話題,加大傳播主流聲音的效果。

但從主持人的用語可以看出,他們只是把中國政府的政治判斷進行了口語化表達,例如,「翻臉如翻書的美國」、「五星紅旗有十四億護旗手」和「港鐵你『出軌了』」等等。

中國政府對政治性語言的控制逐漸升級。多年來,中國教育部每年都發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綠皮書)。比較近幾年的報告可以發現,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網絡語言的狀況,他們注意到網絡語言的粗鄙化、低俗化。但官方媒體對此表露的態度是淨化、管理和規範,對於語言的自主性卻缺乏回應,對政治話語的自由更是隻字不提。

旅居法國巴黎的推友「圖百合」是第一批研究中國網絡語言的學者之一,她對網絡語言抱着開放的態度。圖百合在回複本台查詢時指出,「網絡語言的廣泛性,這是一個語言體系的爆發期間的火山「井噴」現象。……我們已經走入了一個新的語言生活節奏。」

但作為公開的秘密,中國網絡言論的鉗制逐漸加劇。自由作家昝愛宗告訴本台一個啼笑皆非的敏感詞例子:「比如法輪功有一個大法研究會,但『大法』這個詞又是很常用的,比如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寫作的時候就不時會碰到『大法』這個詞,那你該怎麼辦?」

在敏感詞盛行的同時,聰明而敢言的網友與網絡監控展開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大量借字、假字、諧音、同義的詞彙或符號被用來表達政治意見。例如,「六四」被網友用「5月35日」、「瓶反鹿死」或「8平方日」等等用語替代。

但網絡監控機構顯然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決心。今年才移民美國的前新浪微博審查員劉力朋告訴本台,這些替代性的詞彙對監控者來說都不是問題:「就是天羅地網,你逃不過。最重要的就是說,你可能完美繞過關鍵詞,但被轉發、被評論,早晚還是會被采中,然後被刪掉,這個樣本被(人工智能)學習了。」

網友圖百合則認為,「中文語境下的網絡語言使用已經很成熟了,高招和鐐銬已經擋不住人類頑皮和有趣靈魂想要自由表達的書寫,特別是快速書寫方式。」

圖百合對網絡語言的自由依然充滿信心。她強調,只能採用更多的幽默詼諧,用背水一戰的各種網絡語言規避關鍵字檢查體系而默默發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906/149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