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36號演習蔡英文總統(左)聽取第五作戰區指揮官王中將(右)說明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狀況。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台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
漢光演習
漢光36號演習執行「濱海決勝」階段。圖為海軍沱江軍艦射擊雄風三型反艦導彈。
今天來談台灣的漢光36號演習。漢光演習每年舉行一次,是台灣規模最大,也是全國性的三軍聯合防衛作戰演習。今年的演習很不一般,是蔡英文總統今年5月連任後所舉行的首次漢光演習,並且在中共船艦和戰機頻繁侵入台灣周邊海域的背景下展開,使得演習更具有針對性,在性質上從以往側重「防衛固守」,開始突出「重層嚇阻」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漢光36號演習的主要看點,是在7月15日執行的「濱海決勝」階段。台灣三軍透過精準彈藥實彈演習,驗證在濱海地區的聯合火力效能和聯合作戰的訓練成效。
請注意,所謂「濱海決勝」,它不是指狹義的沿海,而是指台灣海空兵力及岸置火力可以涵蓋的範圍,使得台灣三軍的聯合火力集中點,可以從灘岸向外延伸到濱海,拉大台灣的防衛縱深,同時慎選決戰的海域,形成局部優勢,發揮統合戰力,以阻滯並殲滅向台灣進發的中共兩棲登陸船團。這是目前台灣整體防衛構想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戰力防護」,第三階段是「灘岸殲敵」。漢光演習是按照這三個階段的想定而展開。
濱海決勝
漢光36號演習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對登陸敵軍發射火箭彈。
為什麼說「濱海決勝」是看點?因為它是台灣防衛作戰中唯一有機會在境外發動反制。按照台灣防衛的實際需要,目前的「濱海決勝」,相關作為還是相當保守,因為它以打擊共軍航渡台灣海峽或其他周邊水域的兩棲登陸船團為主要想定,而沒有對共軍在進犯台灣的同時對其進行遠距離的源頭打擊。
這個情況就像一個人,等到歹徒揮刀而至的時候才開始反擊,有點晚了。最佳的反制時機,是在歹徒拔刀出鞘的那一刻,就把刀打落在地。台灣面對中國的侵犯,情境也是如此,而台灣的海空兵力及岸置火力有源頭打擊的實力,為何要自我設限,讓共軍從容握有發起攻台的優勢呢?當共軍知道台灣有這個能力和決心後,才有可能打消對台動武的念頭。
這次漢光演習執行的「濱海決勝」,是在台灣南部屏東縣東南角的九鵬基地訓練場周邊海(空)域實施,面向西太平洋。如果三軍聯合精準火力能夠向東延伸到100多公里,甚至在今後的漢光演習向東延伸到200公里或更遠的海空域。以此面向台灣海峽,將會是怎樣的情景!共軍在海峽當面的攻台準備將被迫做出調整,或以更高代價來做攻台準備。
使強敵不敢輕取妄動,是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最高原則。
不對稱戰力
F-16V戰機實施精準炸射後拋射熱焰彈脫離。
什麼是「不對稱戰力」?至今沒有準確的定義。按照台灣防衛作戰的實際需要,「不對稱戰力」是指台灣擁有一系列當共軍侵犯台灣時最不願意看到,也最難預期的戰力,它需要達到三種效果:戰略上、打消共軍的犯台念頭;戰役上、使戰火燒到中國大陸而得不償失;戰術上、使共軍聯合戰力難以施展而陷入癱瘓。
戰略上,如何能使中共打消犯台念頭?首先是「美國因素」。中共越是抨擊美台關係升溫,就越是害怕美國介入台海衝突所帶來的衝擊。美軍一旦介入,即便是間接方式或在戰區外圍,都將使共軍攻台方案的難度係數大增,作戰方向更難掌握,甚至可能遭到美國盟邦的聯手抵制,而陷入外交被動。因此,蔡英文政府極儘可能,在地緣戰略上與美國取得一致性。這種戰略利益的交會,不僅帶來軍事效益,還會使中共面對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使其難以承擔動武的後果。
灰色地帶
聯合兵種營首次參演。圖為M60A3戰車炮向灘岸射擊。
再來是,中共的對台攻略,早就啟用「不對稱作戰」,運用輿論戰、心理戰與法律戰(又稱「三戰」),以及發動信息戰和網絡戰,散佈假新聞,動搖台灣的民心士氣;還以經濟脅迫,逐步侵蝕台灣的經濟;同時支持代理人,深化對台灣各階層的統戰;並且以機艦擾台等準軍事行動,偵測並壓縮台灣的防禦能力及縱深。種種作為,遊走於「灰色地帶」,以「切香腸」方式,逐步鬆懈並瓦解台灣的防衛能力。
毛澤東曾說,奪取台灣主要靠內應及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則把握更大。空軍和制空權有關,到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內應就是代理人或同路人,或在廣義上包含所有可以達到瓦解台灣民心士氣的島上資源。而廣義上的「內應」,達到一定強度時,往往能夠以非武力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相較於動武,毛澤東更看重內應。
以上是隱性威脅,比顯性的軍事行動更加難防,而台灣正深受其害,也為共軍攻台鋪平了道路。
今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發表就職演說。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她指出3個重要方向。第一就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她說: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的戰力發展,將着重在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來自中共的「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由此可見,蔡英文政府對中共的「不對稱作戰」,以及它所涵蓋的灰色地帶已有高度警覺,並且採取《反滲透法》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中共對台灣發動的「不對稱作戰」,藉此截斷共軍犯台時可供利用的一切內應資源。缺少內應,只有強攻,共軍對台作戰恐怕就不那麼容易執行了!
後備戰力
後備兵力參演並首次進行105榴彈炮射擊。
另外,共軍最不願意看到台灣具有高昂的抗敵意志,以及有效的全民動員。今年的漢光36號演習,對於後備動員能力做了一次驗證,確定可動員徵用的後備戰力約20萬人,加上現役的常備部隊約19萬人,總兵力近40萬人。不同以往的是,這次演習中,徵用的後備兵力首次與常備部隊,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兵實彈演練,以驗證後備戰力與全民力量支援軍事作戰的成效。
今後類似的演練還會增多,並逐步推展到其他作戰領域。以此來看,共軍若要登陸奪佔台灣全島,需要4-5倍多於台灣的守備兵力才能形成優勢。這對共軍的挑戰是空前而巨大的。
在戰役上,共軍攻台首先要封控台灣全島,斷其外援,把戰場控制在台島周邊的海空域之內,不波及中國大陸,尤其要確保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運轉不受衝擊。台灣的「不對稱戰力」,就要反其道而行,以遠程精準火力進行反封控,對共軍進行源頭打擊,從後方打亂其在前沿前線的部署,使封控難以為繼。
布雷作戰
為了影響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運轉,台灣可以運用空中、水面及水下載具等方式,在中國重要港口和主要對外航道附近海域,快速機動布放智能型水雷。一方面是針對共軍的登陸船團,另一面可對其他商業和能源類的船隻造成震懾,而減少其運輸量,同時增加它的運輸成本。
根據台灣海軍的研究評估,不論從武器載台成本、作戰人力成本和作戰時間成本來看,布雷作戰對台灣最為有利。當一次布放上千枚水雷後,共軍需要在絕對的海空優勢下,至少需要1個月時間才能清除水雷。即使999枚水雷被清除,只要有1枚水雷引爆成功,造成船隻損傷,就達成雷區效益,因為所有船隻將被迫改變航道或停駛,否則就要承受風險。
水雷的製造成本低、效益高、布放簡單快捷,台灣能夠自主研發量產,敵方在短時間內又難以反制,完全符合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的要求。
從戰術上看,各式導彈,雖然比水雷貴,技術門檻更高,但是和戰機、船艦等大型主戰裝備相比,導彈還是相對便宜,台灣可以自主量產,而且機動性和存活率更高,是絕佳的戰術型「不對稱戰力」。
精準導彈武器
設想,當共軍發起攻台行動時,它最不願意看到,對手能夠運用各類精準武器對它及其後方發動反擊,同時又很難標定這些武器的座標和位置。或是,當共軍突破防線,越是接近台灣本土時,越是遭到台灣防衛部隊的頑強抗擊。
綜合來看,能夠發揮如此作戰效益的,就是靈活機動的各式導彈,而大型主戰平台恐怕在共軍前幾波的攻擊中毀傷大半。相比之下,導彈的攻擊重心,除了共軍的大型主戰平台,更重要的是她的指揮鏈路和通信節點,使她無從發揮聯合戰力而陷入癱瘓,最終不得不撤軍。
當然,發展「不對稱戰力」不是絕對的,而需要與傳統的基本戰力相輔相成,互為攻守。不論是什麼戰力,能夠讓敵人最不願意看到,也最難預期的戰力,就是最好的戰力。
聽眾朋友們,您現在收聽的是自由亞洲電台的「軍事無禁區」欄目。我是欄目主持人亓樂義。謝謝大家收聽。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