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專家: 全球化2.0將重創中共

作者: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中關係一度重陷低潮。不過就在近幾周,兩國元首通了電話,大量中國醫療物資運抵美國,雙方似乎暫時「停火」。幾名美國投資人士和媒體人周二在一場視頻會議上說,美中科技關係同樣處在風口浪尖,持續合作正變得越來越艱難。

隨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經濟受到了近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衝擊。不過,也有一些產業在這場危機中嶄露頭角,激發了投資者的強烈興趣。

總部設在上海的中國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加利·雷歇爾(Gary Rieschel)周三表示,互聯網產業成了這場疫情的最大贏家。他列舉了遠程醫療、遠程教學和遠程辦公產業,並指出美國在這三大領域只用了個把月就完成了在正常情況下可能要花費幾十年才能看到的發展,而這背後需要的科技基礎是不言而喻的。

「我認為促進和協助互聯網產業發展的科技產業是投資者的重要機遇。這些產業背後需要的科技支撐很重要,所以企業構建的網絡基礎架構十分重要。」

同時,近期的產業數據也釋放出了強有力的信號。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近日報道,從上個月以來,全美的醫療機構都在快速完善遠程醫療環境。美國市場調研機構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估計,到今年年底,全美遠程醫療交流預計會超過10億次。

雷歇爾在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周三舉辦的視頻會議上說,這場大流行病正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前沿科技的功能和性質。他還借用人工智能(AI)產業舉例說,除了把這項技術看作是一個新興的作業系統,人們還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人工智能的工具性上。換言之,大家會更為關心它將如何協助人類找到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意味着,風投資金也會更為青睞這樣的技術應用。

疫情加速產業鏈轉移

早在新冠肺炎在中國集中爆發的初期,不少分析人士表示,這場公衛危機會成為逆全球化的又一大重要推手,迫使西方企業加快他們的產業鏈重組,而中國已經受到撼動的「世界工廠」地位會再次大打折扣。

曾在中國工作12年的全球商業戰略分析師雷歇爾指出,中國在全球化1.0階段扮演了無可替代的角色。但隨着全球逐漸走向全球化2.0階段,中國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市場考驗。

「全球供應鏈今後會變得更為分散,因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希望拓展他們的採購渠道和地區。這顯然會傷到中國。」

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公眾對本國企業繼續依賴中國普遍持消極態度。美國「哈里斯民意調查」機構(Harris Poll)本月3日到5日調查了近2000名美國人,了解他們對商界是否應該把製造業移回美國的態度。結果顯示,86%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某公司承諾會將其中國生產線移回美國,這會提升他們對這家公司的好感。

不過,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主編班安祖(Andrew Browne)認為,這些主張美企移回生產線的美國民眾也應該意識到,這會使得物價大幅上漲。他試問,這些美國人願意花2000美元買他們的下一台蘋果手機,或是花25美元買一雙襪子嗎?

儘管如此,班安祖指出,這場疫情讓全球供應鏈的弊病暴露無遺。

「新冠疫情凸顯了全球經濟的一個脆弱之處。西方企業榨乾了貿易和商品利潤,導致他們的供應鏈完全喪失了彈性。我認為這會發生改變。」

當被問及這場疫情會對美中科技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班安祖相當悲觀。他表示,疫情會讓這層關係蒙受一場致命打擊。鑑於美中正在打貿易戰、科技戰、人才戰、意識形態戰等等,兩國可謂打響了全面戰爭。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10/143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