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香港女孩告訴台灣:生命無法示範兩次

—生命無法示範兩次

作者:

有時候會想起香港,因為我已經好幾年無法進入香港,甚至過境,偶而懷念香港的朋友,經歷「反送中」運動後,如今多了幾分傷感。

昨天讀到一位22歲的香港女孩給台灣的信,信里說,她出生於97年回歸那年,港英政府走了,以為生命會很美好,長大後才知道並非如此,歷經街頭的拚搏,這位香港女孩說,香港已經為台灣做了示範,但是,生命不能示範兩次,讀完,內心激盪不已,香港呼喊自由的「布拉格之春」,還未完成,但是,台灣卻很可能自己斷送自由,從現實面來看,台灣根本就是香港。

12月31日,紅色小丑集體上街,包圍立法院,企圖阻擋「反滲透法」的立法,國民黨立委則扮演內應的杯葛行動,包含統促黨,新黨,勞動黨,藍天聯盟,紅色小丑一一現形,這批人過去還打着捍衛中華民國口號,遮遮掩掩,現在,乾脆丟開面具不演了,白狼更直接說,「我就是中共同路人,不只是代理人而已」,你能拿他怎樣?誠如國安局所言,這批人恐怕只是搞亂台灣社會的冰山一角,但是,長期以來,無法可辦,現在終於有了「反滲透法」,超過五成的民意認為必須立法,才能確保台灣安全,而打着「台灣安全」競選口號的老韓,卻以言論自由當擋箭牌,反對立法,難道,台灣安全要靠中共保護?或者說,台灣只有向中國投降,才能換取和平?

台灣長期被紅色中國螞蟻滲透,至少有10年以上,美國情治單位多次示警,去年地方選舉,境外網軍和內部被收買的媒體聯手,製造假訊息,搞造神運動,執政黨地方政權一夕崩潰,客觀來說,就算有些施政不如理想,但是,一口氣丟掉3分之2執政縣市,也是空前紀錄,因此,紅色滲透才引起注意,還記得那一句經典的話,「敵人早已經在國內」,政府的驚醒太慢,也成了台派團體不滿政府的所在。

2020大選,本來中共統戰單位認為已經勝利在望,培植已久的代理人成功被提名,不久可以順利操控台灣,為美中貿易戰爭扳回一城,氣死美國人,沒想到天意不從人願,或者說老天可憐台灣,國民黨候選人一路低劣演出,被看破手腳,把詭辯當作智慧,謊言當作武器,國政藍圖一片空白,假庶民真相被媒體拆穿,從別墅事件,炒樓事件,到麻將屋,砂石門,一堆不堪聞問的黑歷史被掀到桌上,形象一夕崩盤,加上選上市長後,開始權力膨脹,積極登峰,還沒想到高處不勝寒的典故,搶來的位置必定燙手,如今開始怨恨媒體的監督檢驗,也只顯示自己的心虛而已。

台灣認同是社會多數共識

但是,徘徊在中國和台灣之間,選擇中國認同或台灣認同,並不是罪過,就好像「天下雜誌」最新的民調,30歲以下的年輕人60%選擇獨立,30歲以上的公民有超過50%選擇獨立,這個數字顯示,台灣認同已經是社會大多數,如果中共能夠明白這個大趨勢,那麼,強迫台灣人要當中國人,甚至讓出土地,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台灣人永遠做不到,既然如此,大家坐下來開誠佈公,一套好的「國籍歸化法」,就可以解決台灣目前的困境,讓熱愛中國生活者回歸中國,而不只讓這批人成為兩邊游離的鬼魂。

藍營政客如果真愛台灣,不希望看到海峽戰火,霸權的一方,本來就應該先表示和平,撤除飛彈,宣示不會以武力侵犯台灣,承認台灣主權,這樣子才有和談的誠意,以及交往的理由,否則,台灣和中國脫鈎,將是新國會的首要工作。

我有不少眷村第二代朋友,他們的父祖輩回去故鄉後,仍然選擇落居台灣,可是遇到選舉,還是票投認同中國的政黨,這一點令人好奇,追根究底就是潛意識中國情感作崇,骨子裏卻是對台灣的歧見,就好像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看不起馬鈴薯一樣。

大航海時代透過植物種子大交換,南美的馬鈴薯來到歐洲大陸,因為歐洲社會根深蒂固的基督思想,把馬鈴薯當作是魔鬼的作物,他的根莖來自地獄,甚至認為吃了馬鈴薯的人,會罹患麻瘋病和梅毒,懷孕的女人吃了馬鈴薯,會產下怪獸,一直到18世紀,歐洲的馬鈴薯僅僅提供監獄的犯人食用,巴拉圭異議作家加里亞諾說,「這是來自宗教和歷史的偏見」,就好像今天這群替紅色中國出頭上街抗議的人,長期迷信大中國主義,被強迫洗腦,堅信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卻不願意理性看待歷史的證據,台灣被大清統治220年,名字也不叫中國,大清國是滿族建立的國家,過去稱呼女真族,日本人治台50年,戰後,台灣的主權至今沒有定論,他既不屬於中華民國,也不屬於中國,但是,1945年,國民黨政權受盟軍委託佔領台灣,或者說,台灣這塊土地在1949年拯救了兵敗的國民黨政府,就好像馬鈴薯在歐洲大饑荒,拯救了歐洲人民一樣,所以,請這些中國認同者,對台灣多一分理解,就可以多一分認同感。

97香港回歸後,自由民主的期待被中共摧毀,香港人用「反送中」運動的血淚故事,替台灣做了示範,宛若上帝給與台灣的恩典,台灣不願意變成香港,那麼實施民主防衛機制的「反滲透法」,更是守護台灣唯一的機會,要記住,生命不會做兩次示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04/139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