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首次峰會召開!北京「被迫」迎接一個轉折點

東南亞國家聯盟周二與中國和六個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三方峰會。對於東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中國的首次峰會,分析指出,目的旨在擴大經濟參與,增強抵禦能力,應對因美國提高關稅而動盪的全球貿易體系。

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周二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首次峰會將開啟對話與合作的新篇章。周二早些時候,安瓦爾在東盟-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另一個論壇上表示,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挑戰,兩大集團之間的夥伴關係對於應對日益複雜的世界至關重要。

海灣合作委員會是由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組成的區域性組織。中國方面由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該峰會。李強周二在峰會上表示,三方合作將惠及各方,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與和平。

科威特王儲薩巴赫周二表示,海灣合作委員會和東盟於2023年在利雅得舉行了首次峰會,雙方將在此基礎上深化合作,並「提高我們應對危機的能力」。他表示,海灣合作委員會是東盟第七大貿易夥伴,2023年雙方貿易總額將達到1307億美元。

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和東盟已互為主要貿易夥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總額達到2340億美元,4月份中國對泰國、印尼和越南的出口大幅增長,這一現象歸因於原本打算銷往美國的中國商品改道。中國也是海灣合作委員會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23年海灣合作委員會與中國的商品貿易總額達到近2980億美元,而海灣合作委員會佔中國當年原油進口總額的36%。

東盟與海灣國家及中國峰會:經濟外交轉折點?

東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中國峰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 REUTERS - Hasnoor Hussain

東南亞國家聯盟一直保持中立政策,與北京和美國都有接觸,但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全面徵收關稅,對東盟構成打擊。東盟六個成員國受創最嚴重,在暫時停止之前,關稅稅率一度在32%至49%之間。東盟正尋求與川普就關稅問題舉行峰會,同時致力於拓展與中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尋求加快其貿易網絡多元化的努力。路透社此前曾消息人士報道,中國擔心其他國家對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造成的巨大貿易轉移感到擔憂,並擔心這些國家可能因此被華盛頓說服設置經濟壁壘。

東盟經濟外交的轉折點

用東盟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的話說:「地緣政治秩序正在發生轉變。」海灣合作委員會代表周一和周二齊聚吉隆坡,標誌着東盟經濟外交的轉折點。馬來亞大學的邱英輝告訴法新社,「這不僅僅是一次拍照機會,」他認為這是「多邊外交」,「展示了東盟如何嘗試與各個集團進行戰略接觸」。向海灣君主國開放是出於一種迫切的需求。法新社看到的一份東盟聯合聲明草案稱,美國的「單邊關稅措施」構成了「複雜且多維度的挑戰」。各國領導人將對這些新的貿易壁壘表達「深切關注」。

但據法新社報道,儘管東盟今年早些時候宣佈不會對華盛頓的關稅措施採取報復性措施,但該組織目前正致力於拓展與其他貿易集團的關係,「包括歐盟」。

尋求多元化發展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莊嘉穎博士(Chong Ja Ian)就此對法新社表示,東盟經常因冷漠或不作為而受到批評,傳統上一直充當着美國和中國等發達經濟體之間的「中間人」。但「鑑於與美國經濟關係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東盟成員國正在尋求多元化發展。」 「促進海灣地區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是這種多元化發展的一個方面。」

這位分析人士指出,馬來西亞是東盟輪值主席國,周一在東盟第46屆峰會上開幕時,成為這一倡議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適時且深思熟慮」

與此同時,受川普加征關稅重創的北京,也在尋求鞏固其其他市場。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中國一直致力於將自己塑造成東盟地區可靠的盟友。法新社報道引述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國際與戰略研究系副教授邱英輝(Khoo Ying Hooi)分析說,中共總理李克強出席此次峰會「適時且深思熟慮」。因為「中國將此視為鞏固其作為可靠經濟夥伴形象的機會。」然而,東盟今年早些時候已宣佈不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邱英輝分析認為「東盟不太可能正式支持對美國關稅採取親華立場。」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先生周一表示,他已致函川普先生,要求今年舉行東盟-美國峰會。據該國外交部長穆罕默德·哈桑,美國尚未就此回應。川普政府對亞洲的請求回應遲緩,缺乏對話的態度與中國的熱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訪問印度尼西亞後於周一抵達馬來西亞時,他警告地區國家警惕「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因為這威脅着「國際經濟秩序」。 「安瓦爾·易卜拉欣在周一東盟開幕致辭中指出「隨着我們目睹多邊主義的崩潰,保護主義正在死灰復燃。」

南海緊張關係

儘管安瓦爾先生周一告訴李強,「無論發表什麼言論、面臨什麼情況、什麼複雜情況,我們都是中國的朋友。」但法新社指出,但任何與北京更緊密的結盟都會引發問題。中國與幾個東盟成員國在南海的緊張關係持續影響着雙方關係。菲律賓領導人費迪南德·馬科斯周一表示,「迫切需要」在該地區通過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

東盟傳統上對美國和中國持中立立場。北京只是東南亞第四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落後與美國、日本和歐盟。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28/222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