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5億人或將面臨的糧食缺口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到2013年止,飢餓人口1.58億,隱性飢餓人口3億,中國仍是全球營養不足人口最集中國家之一。中國的糧食由出口到2002-2015年,進口量增長了780%!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依賴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那麼,是什麼導致一個農業大國,必須依靠進口糧食才能生存?

你有多久沒有體會過飢餓的感覺了,你有多久沒有為溫飽問題而憂心了。你還在繼續的大魚大肉,浪費糧食嗎?你經常看到非洲的人民饑荒遍野的報道,覺得離自己很遠對嗎?

我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愛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也許,很快我們就會成為下一個非洲,你和你的孩子都將會在飢餓和恐慌中度過。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腳下的大地養活了我們上下五千年的中國人。傳統農業的發達以及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是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事,因為,這是我們生存的保證。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到2013年止,飢餓人口1.58億,隱性飢餓人口3億,中國仍是全球營養不足人口最集中國家之一。中國的糧食由出口到2002-2015年,進口量增長了780%!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依賴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那麼,是什麼導致一個農業大國,必須依靠進口糧食才能生存?

看看那些被破壞掉的農田,觸目驚心!

五指山某房地產商盤下來的幾百畝農田,幾年不開發,致使農田變荒地。

南寧橫縣的上千畝沃土,沒有因地制宜,企圖機械化管理,在施工過程更沒有按《農業工程施工規範》操作,致使土地底層的紅泥、白土和砂石被翻了上來,將表土覆蓋。土質被嚴重破壞,致使無法繼續耕種。

這原本是一片農田,村委將它流轉給別人做過一段時間的觀光旅遊項目,在撤資後,曾經的農田和花海變成一片荒地,無人耕種。

還是開發商,盤下來的海口置地廣場,多年沒有開發變成換地,雜草叢生。

六盤水,曾經的沃土農田,因煤礦污水橫流,良田徹底變成荒地,無法耕種。

電白某村委,非法出售良田300畝,導致多數家庭無田可耕。

老一輩農民的老去,農村人口流入城市,農村無人再願意種田,大量農田丟荒。

徐州經濟開發區,大廟鎮的2000畝農田強征,卻因層層利益關係,擱置四年,現已雜草叢生。

如上述圖片的情況,在中國大地比比皆是,似乎不糟蹋一下,就跟不上這個社會的節奏了。

城市的擴張使得中國的耕地面積開始減少。越來越多的進口糧湧入中國,引發了業界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農民到城市務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卻沒能享受到市民該有的福利。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農村居民到城市來就業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間接消費的糧食將會增加20%。一正一反,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使得大宗商品如石油、鐵礦石等的價格持續下跌,跌幅甚至達到「腰斬」的地步。但在眾多大宗商品中,糧食卻是個異類。

從2000年開始,糧食價格開始緩慢增長,15年時間上漲了50%。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和2010年,糧食價格迎來兩波高峰,而從2011年開始,糧食價格有所下跌,並從2016年開始再次呈現漲勢。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範圍內對糧食的需求將增長50%以上,而到2025年將有36個國家的14億人將陷入缺少食物的危機中(中國目前尚有1.3億左右的飢餓人口)。世界經合組織—糧農組織則指出,未來10年農產品價格保持較高的態勢將成為市場非常明顯的特點,農產品和水產品的價格將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中國的糧食供需關係

人口的增長、消費需求的提升,產能的不足。致使無法滿足內需。而到了2015年這一缺口達到了2000萬噸。而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將上升到5.54億噸,但糧食需求大約為7億噸,有近2億噸的缺口

與此同時,中國的糧食價格也在不斷增長,2009年至今小麥和大米的價格分別上漲59%和69%,糧價的上漲也進一步推高了食品價格。

越來越多的進口糧湧入中國,引發了業界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在經濟學人最新公佈的《2016世界糧食安全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在42位,西方國家佔領了全球糧食安全係數排行榜第一梯隊。大大領先於中國的,包括糧食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18位)和韓國(24位)。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

城鎮化加速糧食危機

中國城鎮化進程開始加速。從1978年至2015年,中國的城鎮化人口從1.72億人增加至7.7億人,城鎮化率達到56.1%。與此相對的是,鄉村人口已減少到6億人。從1978年到2000年,中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63個,建制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而到2015年中國人口超過千萬的大城市達15個。

城市的擴張使得中國的耕地面積開始減少。2003年中國的糧食進口量開始大幅增長,這一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火熱,是巧合還是背後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耕地面積大幅下降

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2014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從1981年的6720平方公里擴增至2014年的4.99萬平方公里,增長了6.44倍,年均增長率達6.27%,呈現明顯擴張態勢。其中,2000年以來年均淨增長高達1940平方公里。

同時,人均城市建設用地也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城市人均建設面積為129.57平方米,大大超出國家標準的85.1至105平方米/人,也明顯高於發達國家人均84.4平方米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與此對應的是,中國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的快速下降。

中國的耕地面積從1991年開始便逐步減少,年均減少433萬畝,至2013年下降至1.3億公頃,占土地面積11%。人均耕地面積更是減少到0.08公頃,即人均1.2畝。對於一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美國1/6、不到俄羅斯1/10的國家來說,這種下降更值得警惕。

房地產過熱是誘因

尤其是房地產的狂熱發展,導致大量的可耕地被佔用。

從2006-2010年,房產開發用地從6萬公頃左右增至15萬公頃左右,可見此時的房產市場火熱,而佔用耕地面積也有增無減。據國土資源部發佈的數據,每年國家及省份批准的建設用地佔用耕地數量均在20萬公頃左右,直到2015年才下降到16萬公頃。

耕地被侵佔,房子占的土地多了,種糧食的土地少了,因此就造成了糧食供應量減少,糧食進口數量增加,糧食價格上漲。

在中國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大幅下降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土地卻無人耕種,「撂荒」的現象在農村也越來越普遍。看更多加微信:zhanglin1866國土資源部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萬畝,這對中國的糧食安全而言,無異於背後插刀。

而造成撂荒這一現象,依然要從城鎮化說起。

隨着中國城鎮化率的提高,大量農民轉移到城市成為「市民」,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或經商的數量也一直飆升不下。

務農人員減少是本質

2004-2015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呈直線上升,10年來增長48%,再加上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中國農民工總數維持在2.7億人左右。

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放棄農業生產,把土地留給家中的婦女或者老人耕種,直接造成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業空洞化和農村破產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再加上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農田水利基建滯後,使得種地成本增加,抗風險能力較弱,農民無利可圖。

而在脫離農業的人口中有近1/4沒有在農業生產中投入過多時間,一代農村居民在脫離土地,他們的子女(尤以80後、90後為主)讀過大學後留在城市,更成為普遍現象,家鄉的土地逐漸被遺忘。

農民到城市務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卻沒能享受到市民該有的福利。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農村居民到城市來就業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間接消費的糧食將會增加20%。一正一反,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

這不能責怪於農民。農民也是投資者,他們可能對收益率沒有概念,但對務工和務農的收入有着直觀的對比,在城市務工每月可拿3000-4000元的工資,收益遠大於務農,這也是他們在權衡之後做出的合理行為。

以上種種,杞人憂天也好,多管閒事也罷,請那些知道實情的人,以及想知道真正情況的人,多留心,畢竟每一個小趨勢所帶來的將是大改變!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19/12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