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網絡瘋傳文:2億新中產 正在變成「心中慘」

作者:
十公里之外的老潘也失眠了。大盤跌了五個點,一天虧了十幾萬。 與此同時,他家樓下的黛西則在抱着被子哭。方案改了十一稿,越急越改不出來。若不是筆記本太貴,恐怕當場就失控砸了。

凌晨2點,這是李希今年第67次失眠

前天她還沉浸在買了人生中第一套1000塊護膚品的滿足感中,然而就在昨天晚上,閨蜜竟然拉着她去專櫃買了一套6000元的護膚品。

十公里之外的老潘也失眠了。大盤跌了五個點,一天虧了十幾萬。

與此同時,他家樓下的黛西則在抱着被子哭。方案改了十一稿,越急越改不出來。若不是筆記本太貴,恐怕當場就失控砸了。

那天夜晚,這座城市崩潰得絕不止他們三個人。

圖片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焦慮,禿掉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你是否在上述描述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報告顯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焦慮猶如跟着人走的烏雲,時刻籠罩在這屆國人的頭頂。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去年,微信爆文《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集中展現了北漂一族的戶口焦慮、房子焦慮和工作焦慮,揭露了一個殘忍的真相:北京只有少數人的夢想和多數人的工作,你只是假裝在這裏生活。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雖然這篇文章遭到了很多人批評,但是不得不承認它能夠刷屏確實是因為戳斷了無數北漂脆弱的神經。

今年研三的小芳因為戶口的事,每天都掉一大把頭髮。如今戶口緊縮,只有大型國企和公務員能百分百保證戶口,但是那條獨木橋她能闖過去嗎?她一無所知。

不僅小芳這種初來大城市的人會對生活充滿無力。

每天凌晨五點,被鬧鐘強行喚醒的大李都很焦慮。年初,北漂13年的他終於在昌平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為了省高速費,又怕堵車,天不亮他就要開車走京藏高速輔路去上班。

蘇楠的焦慮比他倆加起來還多。疫苗事件曝光後,她查了三天終於確定兒子打了問題疫苗,差點沒瘋了。而10月2日豐臺搶孩子事件,讓她再次陷入恐慌,她想不明白,養孩子怎麼就這麼難?

沒錯,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焦慮就像瘟疫一樣在人群中蔓延。

為了緩解這份無助,焦慮經濟由此而生。Ayawawa認為向焦慮女性販賣生意最容易成功,何止是女性,向所有焦慮人群販賣生意都容易成功。不僅是ayawawa、咪蒙,還有無數知識付費課程內在邏輯都是如此。

很多人成為這些人或內容的擁躉,他們一定是笨或無知嗎?

他們也許恰恰是中國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一群人,只是在焦慮面前慌亂了手腳。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絕大多數焦慮人群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泛白領,用當下最時髦的詞來說,他們就是所謂的新中產:

80、90後為主力軍,25-40歲的人群佔比高達61.4%;

教育背景良好,本科以上學歷佔比59.7%;

多居於國內一二線城市,年收入10萬以上;

追求有品質、有態度的生活。

沒錯,這並不是一個「禿頭鑑定指南」,也不是「知乎用戶畫像」,就是一群在烈火烹油中沉沉浮浮的普通人。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不過,這群普通人中最慘的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處於婚育期的女性,而是鮮少發聲的80後男性。

焦慮的80後男人,崩潰得不動聲色

有一群80後男人,他們在大城市有體面的工作、有車有房、有老婆有孩子,集所有美好標籤於一身。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但是,大數據顯示,這些被外人所艷羨的人卻是中國焦慮最深的一群人。

33歲的賈飛前天抽了一夜的煙,因為4歲的兒子問他:「爸爸,我能和瀟瀟上一個小學嗎?我不想和他分開。」

賈飛的同事張力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但是同樣很焦慮。

這還不算完,孩子讓人操心的事想都想不到。

就算拚了半條命,搞定了眼前的事,還有毒疫苗、校園霸凌、猥褻幼童、公然搶孩子等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讓這些已經筋疲力盡的男人隨時崩潰。

有人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孩子是原罪,不生,堅決不生!

但是不生就能從此就告別焦慮,走向人生巔峰了嗎?還真不一定。

今年春節前夕,《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讓郭棟哭得像個孩子。因為那時,他的父親已經第二次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除了這些教育、醫療等常見焦慮,理財焦慮也很致命。

「股市一片綠比頭頂一片綠還讓人難受」,貿易戰開打,老潘已經損失了一百多萬。九月好不容易緩過點勁,十一後一開市,每天都跌三四個點。但是他從來沒有和家裏人說過這些,只是11號晚上,他獨自在天台待了很久。

圖片為老潘10月11日的股票數據。

總之,錢、教育、安全問題,就如三座大山一樣狠狠地壓在這些而立男人的肩膀上,讓他們的每一絲反抗都顯徒勞。

比較,焦慮的罪惡之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焦慮。焦慮不僅是人類的原罪,更是現代人的通病。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但是,阿蘭·德波頓認為在基本的生存壓力解決後,現代社會大多數焦慮源於比較。

首先,人類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人對我們的看法。

為了提高自身的社會評價,有時候,我們會做一些「滑稽」的事。

10月9號有則新聞:小謝逛超市時遇見了前同事小張。而就在幾個小時前,小謝看到了小張發得在杜拜度假的照片,小謝還隨手點了個贊。小謝向小張打招呼後,回去小張就把小謝拉黑了。

小張之所以這麼做,虛榮之心肯定有。但大概率也朋友圈焦慮「逼出來」的,在所有人都在全世界旅遊時,不曬點什麼總感覺低人一頭。

其次,現實無數次的告訴我們,社會始終在對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區別以待。

客觀上,社會地位高得人毫不費力就能得到醫療、教育、安全等各種稀缺資源,而社會地位低的人即使拼盡全力也可能一無所獲。

主觀上,在打破封建君主制後,人類陷入精英崇拜的怪圈:有錢有能力代表一個人勤勞智慧;平凡清貧,代表他懶惰沒出息。連小朋友都知道,說自己要成為科學家會迎來掌聲,說自己要成為一個司機只會得到嘲笑。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放大了這種比較焦慮。

十年前,我們的世界很小,只認識幾百個人;我們的距離很遠,看不見的地方我們一無所知。但是微博擴大了我們的世界,微信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今年4月社交媒體上有一波引發全員討論的焦慮,來源於一篇名為《膜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

然而網絡一次次打開我們的格局,同時也會一次次放大我們的欲望,當欲望無法滿足,只會導致無可估量的焦慮漩渦。

為了緩解焦慮,有人選擇吃喝玩樂。

但是,阿達吃了3個小時雞後,加班工作到凌晨4點。雯雯晚飯後塞了一個漢堡和一杯奶茶,事後偷跑到廁所催吐。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有人選擇買買買。

但是,「剁手一時爽,還錢火葬場」,長長的賬單讓李洋明白:「隱形貧困人口」才是最無助的人。

數據來源:《360「椒綠」人群研究》,360人類行為研究所出品

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了繼續努力,想着「得到了,就不焦慮了」。可是他們終究會失望地發現,一旦得償所願,就會增添新的欲望與焦慮。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119/120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