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三中全會公報表述有變 暗示中共有大動作 一詞出現7次

28日十九屆三中全會閉幕,新華社發佈十九屆三中全會公報,其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列席會議的措辭是首次出現,或預示中紀委架構出現變動。政治學者胡平表示,這次三中全會主要做了三件事。另外,公報全文出現7次"統一"二字,強調必須統一思想。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6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28日,新華社發佈十九屆三中全會公報。

公報表述有變 暗示中共有大動作

此次三中全會公報的表述是〝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而以往的中共全會公報普遍是〝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據公開資料,本屆中紀委副書記包括楊曉渡、張升民、劉金國、楊曉超、李書磊、徐令義、肖培和陳小江等8人。

而中紀委常委包括8名副書記在內,共計19人。中紀委委員則有133名。

外界觀察人士認為,公報表述突變,可能說明中紀委架構發生變化。目前,各地監察委員會都已成立,合併了原來的監察機構和檢察院反貪部門,並與中紀委合署辦公。由於監察委已取代中紀委大部分職能,中紀委結構會有相應變動。而中紀委也很快將向國家監察委過渡,內部也有可能已在調整當中。

另外,列席三中全會的中紀委官員,從委員或常委變成副書記,也可能是有意提升了列席官員的規格。

港媒:公報全文出現7次"統一"二字

港媒蘋果日報報道,大陸媒體剛剛發佈的本次會議公報中,全文出現7次"統一"二字,強調必須統一思想,堅決維護以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黨媒:習近平執政思路 黨是領導一切的

中共中央級喉舌人民日報報道,公報提到首要任務自然是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公報說,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等等,這些表述無一不在強調這次機構改革的總抓手,就是加強黨的領導,因為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和關鍵。

人民日報強調,這個思路是習近平執政以來最鮮明的一個特色。「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在黨。前五年,全面從嚴治黨獲得了很大成效,接下來就要通過機構改革,把黨的全面領導的原則以制度和組織的形式,貫徹下去、固定下來。

分析:三中全會主要做了三件事

政治學者胡平28日在BBC中文網撰文表示,按照三中全會公報,這次三中全會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

二是全會通過了擬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公報雖然沒有公佈名單,但人們普遍相信王岐山榜上有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上,王岐山將出任國家副主席應無懸念。自十三屆全國人大後,習王體制正式出台。

三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但具體內容目前我們尚不得而知。

2017年1月的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就重提毛澤東在文革期間提出的口號: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後來還把這句話寫進了十九大通過的黨章。在去年兩會上,王岐山有個講話,談到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他說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胡平強調,習近平以反腐敗為名打倒了那麼多高官和將領,居然沒遭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原因之一是反對者方面缺少一面堂堂正正的旗幟。

畢竟,反對反腐敗總顯得是為腐敗分子鳴冤,名不正言不順,理不直氣不壯。可是,反對復辟斯大林、毛澤東式的無限期個人獨裁這種說法,就冠冕堂皇、義正詞嚴多了。如果今後黨內發生激烈的權力鬥爭,反對者很可能舉起這面旗幟。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301/107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