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人保資產 美加「藏金熱」

這已不再是北美淘金潮時期,中國南部沿海勞工蜂擁而至的19世紀中葉。百多年荏苒,大量的中國有錢階層千方百計把錢送來美洲大陸,以期永久地保有財富。王先生算是在中國轟轟烈烈的房地產造富運動中,佔到了先機,儼然時下風雲的「高淨值人群」一員。然而他也憂心忡忡地加入了這一波「藏金潮」。用他的話說:「千萬富翁在中國遍地走,手裏只有人民幣,『水分』太大。」先換了一部分美元到手上,他便開始尋思下一步。

購持外幣鎖定收益

「中國人在過去這一二十年迅速積累起財富,尤其靠房產,的確很容易發家。」矽谷一站式投資服務平台「YOUnPRO優普集團」合夥人Catherine對王先生的例子並不陌生。Catherine曾在中國金融系統工作。擁有1000萬至3000萬元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中國人,「這個人群體量非常龐大」。畢竟在大城市擁有一套自住房、一套投資房,身家超千萬幾乎不在話下。

針對高淨值人群的私人銀行業務□准入門檻通常在1000萬元個人可投資資產□短短十年其客戶增加十倍。

然而,像王先生這樣的炒房客們,現也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從十來年房價暴漲中獲利,同時也很難再找下一個價值窪地。人民幣超發、購買力下降,在中國最昂貴的這件商品□房子□上,表現再明顯不過。

投資客面對房市怯場,其他行業的景氣度優差互見,人民幣理財收益亦下降。外幣和境外配置的理念此時深入人心,不無巧合。

「全球配置,首要是幣種選擇。美元資產往往是中國投資人的首選。」 Catherine表示。

對王先生來說,增持美元,不僅是看中其成長性,更是加緊鎖定到手的利益。他不懷疑中國政府「貨幣維穩」的決心,而又認為人民幣確有貶值預期。換一部分美元,是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境外投資需求瘋漲

然而他很快發現:躺在帳戶里的美元,蠢蠢欲動,可境內的美元投向又是那麽少。積累兩三年的個人購匯額度,總要找一個出路,把眼光放到海外,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王先生這一個遠眺,眺望着中國人向來的海外投資重地-北美洲。2012年至2016年,人民幣相對加幣較強,不少人借勢向加國轉移一部分資產。多倫多地產、壽險經紀Jade表示,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中國投資客受加國房價吸引,又在匯率神助攻下,在當地房市可謂如魚得水。

「中國現階段一些領域投資回報還不錯,但有的行業確實不好做了。」Jade以先生在大陸做工程的經歷解釋:政府整風,批款變少變難。工程開工既少,工程款又很難回收。她和先生也成為近年加拿大移民、投資熱潮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從房產、壽險、基金等理財產品幫助客戶打理資產。

而美國藉着稅改東風,更是極易點燃投資人的熱情。

去年起,優普集團投資諮詢服務的需求量飆升,Catherine指出,不僅是中國一線大城市居民,二三線城市高淨值人群也「燃」了。

面對熱潮,Catherine冷靜表示,她依然看好中國經濟前景,但為了提高資產安全性,全球配置也不可或缺。「當然,在美國投資一樣有風險。」她打比方說,如同好的教育資源在中國是稀缺品,在美國也是稀缺品。一窩蜂把孩子送來留學,不根據孩子的興趣、志向與學校和專業來匹配,結果未必如意。投資是同樣道理。所以他們會根據客戶資金量的大小、風險承受能力偏好、不同稅務身分的考慮,以及投資目的等因素,為他們量體裁衣,在地產、稅務、股票、基金、保險、教育等領域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整體規畫建議。

螞蟻搬家繞過監管

得知王先生的資金量和投資意向後,住休士頓的朋友為其物色了中西部一處度假屋。買房,自是王先生的習慣性選擇。錢?動點小腦筋,已經到位了。

他不諱言也有通過「螞蟻搬家」匯錢。現在這算灰色渠道,沒遇到麻煩?萬一資金斷供,尾款跟不上,不曾害怕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規定不能向多於五個人拆借結售匯額度,他就不多用;還有境外朋友的中間帳戶來「掩護」最終收款帳戶。滴水不漏。

這已不是中國政府大舉鼓勵資金出海的前些年,卻又是全球配置理念已下行到中產殷實戶的年代。用Catherine的話說,「全球資產配置已經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

2016年起,中國外匯管理局確實是收緊了政策。「大陸的錢要出來,不像2013到2015年那麽容易。」優普集團有一期活動涉及資金進出的問題,也探討了外管局為何開始監管螞蟻搬家行為。Catherine表示,從宏觀層面來講,中國實體經濟正在轉型升級,過去二三十年來的經濟快速發展成果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消化。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反映了中國的貨幣、外匯和金融體系改革取得進程。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入籃」,又將倒逼中國資本帳戶開放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因此,她認為外匯政策的收緊只是暫時的,人民幣逐漸成為可自由兌換、可自由使用的貨幣勢在必行。

而無數個王先生,在各種有利不利的形勢下把錢送到海外,也可見到中上產階層防備資產縮水的決心和能力,已成為推動貨幣自由行的一股股強大力量了。

房價已炒高?保值就好

身處資金出海的汪洋大潮,王先生所要面對的不太愉快的現實只是:先行一步的中國投資客已把一些地區房價炒高。而他很快也便接受了這一事實,並深信朋友的判斷:美國房市應該沒泡沫。

即便在灣區這等房價高地,市場似乎仍然穩健。矽谷地區前1%金牌經紀人Alexandra Zhou指出,有科技業坐鎮,當地工程師收入普遍高,以典型的雙碼農家庭為例,「父母再支持一點首付,貸款可以買到200萬元的房子。」聽起來天價?她表示,對照北京的房價收入比,矽谷房價不離譜。支撐市場的是剛需。

而矽谷,也令在中國見慣了花花娛樂世界的新移民容易適應。「中餐館、卡拉Ok、足療店…,有些開到深夜或通宵。雖然比不上國內,也算有了一些夜生活。」中國人喜歡的運動設施也在變多。1999年底,Alexandra Zhou剛到此地時,幾乎找不到打羽毛球的場子,現在從桑尼維爾(Sunnyvale)她的住處開出去車程20分鐘內,有五家羽毛球館。

王先生出於投資本能,選擇的雖不是具有文化歸屬感的新移民社區,卻也是追隨先行投資客的腳步。中國匯管收緊,資金出境成本變高,他看準中低端房產已受熱捧而必有後勁,對朋友的推薦二話不說。儘管美國房價處於上揚區間,幸虧仍有價廉物美的潛力屋。

稅改?美加魅力難擋

他有考慮過新稅案的影響。可享利息抵扣的自住房貸額從100萬降到75萬美元,對他那個非高房價高州稅地區應無礙。企業稅大降,地方上擴投資和增聘的預期,也未必能令他那個旅遊區段的樓市沾光。看起來可能沒大影響。沒影響就是好影響。

一個藏金人的心願,本就跟掘寶而歸的淘金客不同。「再不濟,就當把錢存在房子裏。不升值,也能保值。」

像中國房價短期翻五六番的「奇蹟」,在北美的確很難複製。而中國投資客所到之處,房價漲脫控制倒也不是新鮮事。在加拿大,Jade回憶2013到2016那三四年投資客湧入的時候,「薩省、曼省的房子,一年漲5%左右。多倫多、溫哥華一年平均漲20-30%,2016年下半年,甚至漲了50%!」那時貸款利率2%出頭,她碰到最低才1.9%;加之首付只需20-25%,海外客約在35%□當房價被捧到天際,政府不得已出手。前年8月、去年4月,卑詩省和安省相繼開徵15%的海外買家稅。「也就是買100萬的房子,有額外15萬元海外投資成本。」大溫和大多地區房價應聲而落。多倫多一棟120萬加元的獨立屋,到了去年年底,市場價才97、98萬。然而,溫哥華房市在海外買家稅推出一年後的去年初,又已回溫。在加拿大銀監會推出B20貸款新政,全面收緊住房貸款審批,貸款利息也升高的不利情勢下,海外買家又抖擻精神進場了。

藏富新的自由天堂

王先生的下一步?托朋友幫忙出租。美國相較於中國房產的租金令人垂涎。

朋友比他還急,趕緊用租金抵消維持成本是上策。聽說王先生在國內有一套房子空置一年,他簡直想罵人。真是國情不同。

擁屋成本高,加州註冊會計師Alice Ren指出,這是投資美國房產要考慮到的局限性所在。就說地產稅、租金收入所得稅、遺產稅…這些美國式稅務,常令老外一時難「消化」。更別提外國人只有6萬美元遺產稅免稅額。自然也有解法。Alice建議,在美國買房子不妨搭配人壽保險,可變現支付遺產稅。另外,考慮通貨膨脹率,美國人壽保險的投資回報率比中國的高。

Jade也會向房地產買家介紹壽險,以便於客戶家族房產順利傳承以外,兼顧理財投資。「加拿大的人壽保險業已發展了將近兩個世紀,比較成熟,誠信度高。壽險成本也比較低,因為是按加拿大人的人均壽命來計算。分紅類壽險,可以有6.5-8%的保證分紅。」外國人到加拿大旅遊至少十天以上,便可以在當地體檢和購買,可購保額因保險公司不同,約在10-25萬加元。

對於資產十百倍於王先生的富豪,藏富性的投資標的、比如巨額保單,就更是他們的心頭好了。

而美國因沒有加入去年生效的CRS共同申報準則,Alice表示,比之加入這一金融資訊交換機制的中國、香港、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01個國家和地區,恐怕更已成為追求資產保密性的豪富階層的天堂了。此前因肥咖條款(FATCA)嚇褪不少富人移民夢,現在以「非美國稅務居民」的身分,大可放心在美國持有資產。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108/105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