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反華還是反共?印尼反省60年代大屠殺

作者:

印尼華人聚居城市之一「三寶壟」的唐人街。(美國之音朱諾拍攝,2016年3月6日)

4月18日到19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了一場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會議的主辦方是印尼總統顧問委員會和國家人權委員會,而會議的內容是對印尼1965到1966年間大屠殺進行討論。一些印尼政府要員——包括安全和政治事務部長、總檢察長、司法部長等——以及學者、當年屠殺的受害者及家屬都參加了這個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被認為是印尼政府直面歷史、為尋求全國性和解邁出的第一步。不過,對於那場大屠殺的描述,中英文媒體有着明顯的區別。很多中文媒體認為那是一場針對華人的種族清洗;而西方媒體則普遍認為,那是一場針對共產運動的殺戮。

簡要回顧

上世紀60年代印尼大屠殺的背景正值全球冷戰升級之際,而其導火索是印尼軍隊內部的一場軍事政變。1965年9月30日夜裏,「叛亂者」綁架並處死了軍方的六位將領。幾天之內,軍隊將領蘇哈托指揮平定了這次「未遂的政變」,他也因此逐漸獨攬國家大權,實行了其後長達30年的獨裁統治。

蘇哈托的政府將那次政變的策劃者歸咎於當時極具影響力的印尼共產黨。其時,印尼共產黨號稱有200多萬黨員,是僅次於中共、蘇共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共產黨組織。隨後,在印尼全國範圍內開始了一場長達半年之久的大清洗。根據印尼全國人權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201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這場大屠殺是由軍隊、宗教團體、地方民團實施的,遇害者人數沒有官方的數據,不同的研究學者給出的數字從50萬到200萬人不等,另有數十萬人遭到長期囚禁。

在蘇哈托執政的30年中,這場「對人權嚴重侵犯」的大屠殺一直是極為敏感的話題,印尼官方對之諱莫如深,也不允許社會各界對其進行討論。美國導演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於2012年和2014年先後拍攝了兩部關於這場屠殺的紀錄片——《殺戮演繹》(The Act of Killing)和《沉默之像》(The Look of Silence),儘管兩部影片都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並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極大反響,但攝製組的印尼工作人員和一些被採訪的當事人都不得不以匿名身份出現在影片中。

華人受害者不到1%

長期以來,很多媒體將印尼這場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中葉的大屠殺定義為「反華」或「排華」事件,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媒體。一些西方媒體在將其定義為「反共」事件時,也有提及印尼華人是主要受害者。然而,對於受害者具體人數和細節的記錄卻並不多見。由於印尼政府長期以來對該事件信息的封鎖,印尼本土的學者幾乎沒有關於這場屠殺的論著,倒是澳大利亞學者們長期追蹤並深入實地調研,發表過一些權威性的報告。

2013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博士生傑茜·馬爾文(Jess Melvin)在《當代東南亞事務》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為什麼不是種族清洗?1965—1966年發生在亞齊的反華暴力事件》(Why Not Genocide?Anti-Chinese Violence in Aceh,1965–1966)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描述了當年印尼華人的構成,以及發生在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市和棉蘭市(Medan)針對華人的暴力和驅趕事件。

文章中說,當年亞齊的華人分成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是支持台灣國民黨政府的,另一派是支持北京政府的。不過,即使是親北京人士,真正加入印尼共產黨的人數也並不多。當年在亞齊的屠殺行為經歷了三波高潮,第一波的受害者是印共的骨幹人員;第二波是親印共的組織和相關人士;第三波才是針對親北京的華人社區。亞齊警方曾經對華人社區實施過保護措施,後來因穆斯林社區的暴力行為失控,才不得不將大批華人轉移到省府棉蘭市,並希望這些華人離開印尼避難。文章沒有給出當地華人遇難者的具體人數,但提到了華人社區遭洗劫的後期,暴徒們已經不再區分華人是親台還是親中,整個事件已經徹底轉化為對華人的暴力迫害。

另外兩名澳大利亞學者羅伯特·克里布(Robert Cribb)和查爾斯·寇派爾(Charles A. Coppel)曾於2009年發表了題為《從來就不是種族清洗:對於1965—1966反華屠殺謎團的解釋》(A genocide that never was:explaining the myth of anti-Chinese massacres in Indonesia,1965–66)的論文。克里布曾經是澳大利亞媒體駐印尼的記者,寇派爾是歷史學家,他對印尼華人的研究曾經集結成冊,被認為是研究印尼華人的最權威著作。

克里布和寇派爾在論文中寫道:那場屠殺的針對對象主要是印尼共產黨黨員和印尼共產黨的同情者,受害者中絕大多數是爪哇族的阿班甘人(Abangan)。有別於原教旨穆斯林,阿班甘人雖然也是穆斯林,但在生活中也存在原始崇拜、甚至跨教崇拜,為極端穆斯林所不齒。阿班甘人多居住在農村,生活水平不高,對印共的理念多有認同。

作者在經過了多年的實地調研和暗訪後得出結論,在整個屠殺事件中,印尼華人受害的人數在2000到5000之間(偏2000),不到總受害人數(以50萬計算)的1%,低於印尼境內華人所佔的比例(2.6%)。所以,不能將那場屠殺定義為「反華」事件。

為什麼會有「反華」的說法?

寇派爾是「反華」一說的主要批評者,他曾經就印尼華人的問題發表過一系列的文章。在《從來就不是種族清洗》一書中,作者認為,60年代的那場屠殺主要是針對印尼共產黨的殺戮,極端穆斯林被煽動起來,對於推崇無神論的共產主義者大開殺戒,而針對其他種族和宗教信仰者的殺戮只在小範圍內發生。

作者認為,印尼華人加入印共的人數並不多(這點不同於馬來西亞),印共的領導層沒有一名華人。在那次事件前不久,印尼政府剛剛頒佈了法令,不允許華人在農村經營小型商業,所以,大批華人已經在此之前搬到了城市。而屠殺主要發生在鄉村。

那麼,為什麼「反華暴亂」的說法在其後的幾十年中越喊越響了呢?

寇派爾分析了可能的幾個原因。首先,對於這種提法主要是從西方媒體開始。他認為,這些媒體中,很多都沒有親歷那次事件,而是在後來的報道中以訛傳訛,慢慢形成主流。其次,西方社會當時是蘇哈托的支持者,很多媒體對於冷戰時期印尼對共產黨的清洗表示了支持。但是,當他們得知這場屠殺的受害者人數如此驚人時,這些媒體不能對自己曾經支持過的運動進行批評,便潛移默化地轉移了屠殺事件的性質。將「反華」這樣的種族清洗的作為話題,那些媒體可以回到道德制高點,尤其是在蘇哈托後來的獨裁與白色恐怖愈演愈烈時,西方媒體對其從支持轉為批評,而「種族清洗」是一個普世的罪名,正好可以借用。

另外,寇派爾認為,在印尼的歷史上,華人確實作為一個族群,遭受過多次歧視和迫害。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東南亞其他國家,而這些事件使得一些西方媒體形成了「臉譜化」的概念,認為幾乎所有涉及到族裔之間衝突的事件,華人都必不可少地成為受害者。實際上,寇派爾考證,1998年發生在印尼的暴力騷亂,也不是針對華人的,儘管有不少華人商店遭到搶劫。

實際上,在寇派爾的文章發表以後,西方媒體現在已經不再將那場大屠殺稱為「反華」事件了,倒是中文媒體還在以這樣的標題和內容進行報道。事實上,這樣的誤導無益於還原歷史、幫助認清事件的真相,無益於印尼各民族之間的合理共處,即使對於印尼當地華人來說,也未見得是一件好事。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821/981186.html